5分
中国的历史:陆:从明朝到清朝 清朝二百余年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211064946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0
- 出版时间:2013-12-01
- 条形码:9787211064946 ; 978-7-211-06494-6
本书特色
《中国的历史》是柏杨与司马辽太郎高度推崇的历史作家——陈舜臣代表作。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日本学界盛赞的中国历史读本!
史学+文学+实证+推理,独特视角,构建中国通史!
以史诗笔法、工匠精神,写尽中华上下五千年,揭示华夏王朝的隐匿真相!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从明朝到清朝 ; 清朝二百余年两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紫禁城时代 ; 西洋取宝船 ; 帖木儿的西域 ; 永乐之后等。 《中国的历史.第6卷》讲述的是从明朝到清朝,以及清朝的二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和王权兴衰。这是封建王朝的没落时期,也是与我们距离*近的两个王朝。不管是作为*后一个汉人封建王朝的明朝,还是作为*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清朝,都有着让人说不完道不尽的历史故事。明、清都是极具性格的朝代,明朝有“远迈汉唐”的辉煌,也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气节;清朝从八旗入关到康乾盛世,每一段都是重要的历史,也是秘史。在本书中,陈舜臣以时间为轴,以影响时代进程的事件或人物为中心展开描写,不戏说、不盲从,通过比较不同史学家的记载、论述,经过条分缕析、严谨缜密的推理论证,为我们呈现出这一段历史的风云变幻,揭开尘封的历史真相。
目录
紫禁城时代
西洋取宝船
帖木儿的西域
永乐之后
土木和夺门
北 虏
明朝和日本
宫廷日夜
乱民和逸民
下天风
摇摇欲坠的万历
亿兆离心
清朝二百余年
努尔哈赤崛起
满洲八旗征伐
通往帝国之路
紫禁城的黄昏
黄云蔽野
圆圆曲
创业时代
风扫南方
兵马之后
三世之春
夕阳西斜
年表
节选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他的诗文集命名为“十全集”。所谓“十全”,指的是乾隆时期的十次远征,其中准噶尔两次、回部一次、金川两次、台湾一次、缅甸一次、安南一次、廓尔噶两次。 准噶尔和回部就是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代称新疆的北部为“准部”,南部为“回部”。 准噶尔在蒙古语中是“左”的意思,就是蒙古的左翼军团。以蒙古草原为中心分为东西两部分的话,准噶尔是蒙古西部。东部的蒙古族因为靠近满洲族的居住地区,从清朝创业时代开始就与清国保持友好关系。满洲族得到东部蒙古族的支持合作才获得霸业的成功。 包含顺治帝的生母在内的太宗皇太极的后妃,与在《清史稿?后妃传》中立传的五个后妃全部都是蒙古博尔济吉特人。顺治帝的后妃中也有几个是蒙古族人。有人认为,清初宫廷里多有蒙古族女子,是因为满洲族认为产生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的蒙古族比自己的血统高贵,所以努力予以吸收。前面说过,入关之前的军团牛录多是满蒙混合部队。 东蒙古与清是亲戚关系,西蒙古与清的关系不是很密切,只要蒙古出现试图统一东西蒙古的人物,西蒙古就会对蒙古草原施加压力,侵扰清国边境。噶尔丹就是一个典型,他为了统一东西蒙古,利用蒙古族的喇嘛教信仰,进兵西藏,导致康熙、雍正两朝的远征西藏。 在清远征军的打击下,噶尔丹自杀。像他这样的英杰为什么会在阿尔泰山中悲观绝望地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他也想重返准噶尔部以图东山再起,但这个时候的准噶尔部已经被他的侄子策妄?阿那布坦所篡夺。 当时的准噶尔部势力强大,曾进兵南疆。南疆多回教徒,所以称“回部”,但也居住有自称穆罕默德后裔的和卓一族以及自称成吉思汗后裔、察合台汗国后继汗的人们。和卓族也很有实力,但此时分裂为黑山派和白山派,兄弟争吵不休。准噶尔趁机出兵,抓捕南疆的全部实权派人物,带回自己的根据地伊犁。 但即使如此,信仰喇嘛教的准噶尔也难以直接统治信仰伊斯兰教的南疆,在伊斯兰教圈内需要一个宗教领袖。于是,准噶尔部让黑山派的达尼亚力返回南疆,他的长子留在伊犁作为人质。这样,准噶尔部对南疆实行间接统治。所以,当时的新疆是从哈密、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属于清朝的势力范围,其他地区由准噶尔部统治。乾隆时期,这个势力强大的准噶尔也发生内讧,开始衰败。 准部自噶尔丹以后,三世皆枭雄,能用众。至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死,所部遂乱。 这是魏源《圣武记》中《乾隆荡平准部记》的开头部分。噶尔丹?策零死后,遗族发生纠纷,后来达瓦齐即汗位。但是,由于拥立达瓦齐的阿睦尔撒纳专制霸道,达瓦齐准备捕拿他。乾隆十九年(1754年),阿睦尔撒纳逃跑降清,进言讨伐准噶尔之策。 第二年,乾隆帝派远征军讨伐准噶尔。因内讧而四分五裂的准噶尔面对清朝大军毫无招架之力,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这是清朝的**次远征准噶尔。向清朝进言远征准噶尔,并担任远征军北路副将军的阿睦尔撒纳对清朝的战后措施感到不满。他原本希望以战功让清朝封自己为准噶尔的汗,但由于清朝备尝准噶尔部顽强抵抗的苦头,对这个地方存在实力强大的政权心怀不安,决定分而治之。清朝虽然允许阿睦尔撒纳即汗位,但所管辖的只是被分割成几个地区中的一个地区。阿睦尔撒纳气愤不平,举兵叛清。 清朝任命兆惠为总司令,派遣第二次征讨准噶尔的远征军。这一次也几乎是所向披靡,背叛者阿睦尔撒纳自然得不到准噶尔部民众的支持。他仓皇逃亡,死于西伯利亚。当时这个地方瘟疫流行。 死于瘟疫和死于屠杀的人数各占多少不得而知,但清军惨绝人寰的屠杀是不争的事实。清自建国以来,一直受到准噶尔部的侵扰,成为一块心病,大概想趁机彻底扫荡吧。 十全中对回部的一次远征是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这可以视为消灭准噶尔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前面说过,清朝将准噶尔部的黑山派达尼亚力树为当地的宗教领袖,实行对回部的间接统治。在**次远征准噶尔的时候,即汗位的阿睦尔撒纳派遣白山派的兄弟取代达尼亚力。在第二次远征准噶尔部的时候,清军歼灭阿睦尔撒纳后,还必须在南疆,即回部剿灭阿睦尔撒纳的傀儡、白山派的和卓。 白山派和卓家族的哥哥波罗尼都在喀什、弟弟霍集占在莎车分别进行抵抗,但无法击退兆惠的进攻。兄弟俩逃进帕米尔山中,投奔帕米尔的拔达克的素勒坦沙。但素勒坦沙杀俩兄弟,献首级给清朝。伊斯兰教徒素勒坦沙在杀害自称穆罕默德后裔的和卓兄弟的时候似乎曾犹豫不决,但如果不这样做,他们一旦蹂躏拔达克,自己必定受到清军的威胁,所以大概是不得已而为之吧。 清军对准噶尔部实行严酷政策,但对回部采取截然相反的态度,除和卓兄弟一伙外,其他人全部赦免。回部居民与准噶尔部勇猛的卫拉特蒙古族不同,是温良谦和的回纥族,而且历史上也没有与清作对。就这样,清朝在喀什设置参赞大臣,将整个新疆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 香妃的故事与这次远征回部有关。白山派的弟弟霍集占的妻子是一个绝世美女,连北京的宫廷都有风闻。乾隆帝在兆惠出征的时候,命令他把霍集占的妻子带回来。 《香妃戎装像》据说是仕于清朝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作品,上面描绘一个头戴兜鍪、身穿盔甲的女子。画上有人题写“史略”如下: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体有异香,不假熏沐,国人号之曰香妃。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清高宗闻之,两师之役,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师。 据说香妃总是白刃藏袖,以死拒帝。乾隆帝的母亲圣宪皇太后十分担心,劝说儿子对这种性情刚烈的女子要不赐死要不送还故乡。但是乾隆帝对她难以割舍。于是圣宪皇太后趁儿子出外祭祀不在宫里的时候,命宦官缢杀香妃。乾隆帝知道后,痛哭一场。 《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容妃是回部和卓氏的女子,从贵人晋升为妃。根据其他史料记载,容妃晋升为妃是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死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比乾隆四十二年八十六岁死去的圣宪皇太后还长寿,所以容妃不是上述传说的主人公。喀什市郊外和卓家族墓群中有一座传说的香妃墓,不是伊斯兰教徒的汉人称为香娘娘庙,也都来参拜。我三次来这里访问,据当地传说,香妃二十九岁死去,乾隆帝派遣一百二十个卫兵和轿夫,花费三年时间将她的灵柩运回喀什。运送灵柩的棺轿至今还保存在墓室里。除容妃外,和卓家族中可能还有另外的女子在紫禁城的后宫晋升为妃,她名叫香妃。 位于紫禁城武英殿西北面的裕德殿是白瓷砖铺贴的浴室,据说是乾隆帝为讨得香妃的欢心而修建的。说到武英殿,这里是皇家出版所,这里出版的书籍称为武英殿本,使今天的我们得到莫大的裨益。在这里工作的人们身上污脏印刷油墨,因此裕德殿有可能是为他们而修建的。如果是香妃的浴室,应该修建在内廷,在外廷不合情理。 香妃的传说不仅说明紫禁城的内廷已经国际化,更显示乾隆时期远比康熙、雍正时期成熟绚烂。不仅宫廷如此,由于国力的强盛,这种绚丽的光彩一直渗透到底层。 清末诗人龚自珍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他懂事的时候已是嘉庆时期,三十岁时进入道光时代。嘉庆、道光是清代的斜阳时期。龚自珍有这样的诗句: 我生乾隆五十七,晚矣不及瞻前修。 另外他还吟咏“却无福见乾隆春”。在斜阳时期的中国人看来,乾隆年间是令人向往憧憬的时代。但是,清朝的衰退期可以说始于乾隆时代。我刚才用成熟绚烂来形容,其实这就是颓废衰败的前兆。 乾隆帝活到八十九岁,在他八十五岁乾隆六十年的时候,以治世不能超过祖父康熙帝为由退位,将皇位让给第十五子(嘉庆帝),自己成为太上皇帝,隐居,但威望影响犹在。乾隆帝*信任的大臣和珅其实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伪君子,贪得无厌地中饱私囊,乾隆帝竟然毫无察觉。许多人心知肚明,但只要乾隆帝存在一天,谁也不敢动手。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乾隆帝一死,嘉庆帝立刻历数和珅二十条罪状,命其自杀。 和珅正红旗出身,家族的爵位不算很高,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他世袭三等轻车郡尉这个中级封号。乾隆四十五年,他从户部侍郎升为兼任军机大臣的户部尚书的时候,不过三十一岁。不知为什么乾隆帝对此人异常信任,甚至还让和珅的幼子与自己六岁的女儿订婚,从而使和珅与皇室结为亲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省发生起义,和珅与猛将阿桂一起去镇压。建树战功是清朝晋升的捷径。乾隆帝派他上前线,目的是希望他建功立业。和珅大概立功心切,便冒领军功。此事被揭露出来,就会受到严厉处分。乾隆帝立即召他回京,任命为兵部尚书。观察御史曹锡宝弹劾和珅之穷奢极欲与其身份不符,乾隆帝反将曹锡宝撤职查办。于是,谁都明白和珅是乾隆帝的“宠臣”。 其实和珅并没有高超的政治手腕,只是性极贪婪,欲壑难填,乾隆帝从其他大臣的弹劾中应该知道和珅的情况,却一直把他放在身边,令人不可思议。乾隆帝将自己的女儿下嫁给和珅的儿子的时候,乾隆帝已经七十岁。只能说这个明君也因为年迈而产生精神的糊涂吧。 乾隆帝的死去也就决定了和珅的命运。他的财产悉数没收,抄家粗略计算,有黄金一百五十万两、赤金五百八十万两(换算成白银,为一千七百万两)、砂金二百多万两、银元宝一千个(一个一百两)、元宝银九百四十万两、端砚七百多方、大红宝石一百八十多个、小宝石九百八十多个、大小蓝宝石共四千零七十多个……长长的清单。大珍珠比皇帝使用的还要大。其财产折算成银子,和珅在十几年间利用权力搜刮的金银财宝等相当于国家十年的财政收入。本应进入国库的收入有一半被宠臣中饱私囊,这不能不说乾隆帝也有责任。 ……
相关资料
中国的历史zui久,中国的历史书册zui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zui懵懂!不是我们忘本,而是史学家、文学家没有把艰涩的古文史书转化成现代语文,没有把所谓学院派刻板的叙述,转化成趣味盎然的大众言语。如今,陈舜臣先生,这位文化界的巨手,担起这项重任!
——柏杨
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
——(日)司马辽太郎
日本小说界无出其右者。
——李长声(旅日学者)
作者简介
陈舜臣,日籍华裔历史作家。1924年生于日本神户,祖籍中国台湾。通晓印度语、波斯语、汉语、英语、日语五种语言。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创作领域涉及小说、历史、随笔、游记等。1961年开始推理小说创作,并先后荣获江户川乱步奖、直木奖、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是推理史上的首位三冠王,从而奠定了他在日本推理文学界的地位。1967年开始创作以中国历史为内容的作品,先后有《鸦片战争》《小说十八史略》《甲午战争》《秘本三国志》《太平天国》《耶律楚材》《秦始皇》《郑成功》《成吉思汗》《诸葛孔明》等名作问世,至今畅销不衰。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6.0¥7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4.0¥49.0 -
清朝穿越指南
¥14.4¥45.0 -
两晋其实很有趣
¥9.2¥35.0 -
人类酷刑简史
¥20.1¥59.0 -
万历十五年
¥16.3¥25.0 -
朱元璋传
¥14.0¥39.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7¥3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1.7¥39.0 -
唐潮:唐朝人的家常与流行
¥23.1¥68.0 -
胡同里的姑奶奶
¥27.8¥78.0 -
至道无餘蕴矣:梁漱溟访谈录
¥24.1¥68.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创造圣经的城市
¥19.7¥58.0 -
中国近代史
¥6.0¥20.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8.9¥29.8 -
告别与新生-大师们的非常抉择
¥16.0¥45.8 -
康雍乾盛世中的君臣关系
¥16.3¥39.8 -
中国通史
¥18.5¥45.0 -
硬核原始人
¥21.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