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海滨故人
读者评分
5分

海滨故人

本书依据1925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本重排,为庐隐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海滨故人》和十三篇具有代表性的短篇作品。

¥10.9 (2.9折) ?
1星价 ¥21.7
2星价¥21.7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024727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1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40247270 ; 978-7-5402-4727-0

本书特色

庐隐作品的风格是流利自然。她只是老老实实写下来,从不在形式上炫奇斗巧。
——茅盾
她那微近男性的谈吐,她那时似傲慢的举措,她那对于爱的热烈追求,这些使她的老友对她常有微词的地方都可以显示她是有个性的,有使她不落于庸俗的个性。
——冯沅君
庐隐的天真,使你疑心时光不一定会在每一个人心上走过;喝酒是她爱的,写文章是她爱的,打麻雀是她爱的,唯建是她爱的。
——邵洵美
我平生瞧不起锋芒外露或浮而不实的人,对于庐隐不仅不讨厌,竟反十分喜欢。这中间有两种原因:一则佩服她敏捷的天才。……二则庐隐外表虽然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甚或骄傲得难以教人亲近,其实是一个胸无城府、光明磊落的人。”
——苏雪林
庐隐就是这么一个很痛快的人,高兴起来,就哈哈大笑;烦闷的时候,就痛饮几杯;伤心的时候就大哭一场,看不顺眼的事情,就破口大骂,毫不顾到什么环境不环境。

——谢冰莹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1925年商务印书馆《海滨故人》初版本重排。 《海滨故人》为庐隐**部中短篇小说集,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具有浓厚的自传色彩。收录了久负盛名的中篇《海滨故人》和十三篇具有代表性的短篇作品。 中篇《海滨故人》描写了露沙等五位天真浪漫的女青年,她们用幻想编织着未来的美好理想。露沙小时缺乏父母的爱,又经历感情失败,难得有几位相知的挚友,但又不能长相聚。小说好似用多愁善感的女子和无数泪珠串成,有着巨大的感染力。短篇作品多以女性知识青年为主人公,或写她们对爱情的憧憬和追求,或写不幸的婚姻给她们带来的痛苦,或写她们在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感情冲突下的悲观、苦闷与觉醒。 另外的短篇和《海滨故人》异曲同工,描写和反映了一些女性的感情世界,大胆地涉及了女子“同性之爱,爱而不得”的敏感领域。这些作品弥漫着忧郁、感伤的情绪,多用书信、日记来直抒人物情怀,真切地反映了“五四”后寻找出路的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也打着“五四”退潮中思想变迁的烙印。

目录

总序


一个著作家

一封信

两个小学生

灵魂可以卖吗?

思潮

余泪

月下的回忆

或人的悲哀

丽石的日记

彷徨

海滨故人

沦落

旧稿

前尘


附录

黄庐隐

庐隐论


展开全部

节选

海滨故人 二 她们搬进学校了。暑假里浪漫的生活,只能在梦里梦见,在回想中想见。这几天她们都是无精打采的。露沙每天只在图书馆,一张长方桌前坐着,拿着一枝笔,痴痴地出神,看见同学走过来时,她便将人家慢慢分析起来,同学中有一个叫松文的从她面前走过,手里正拿着信,含笑的看着,露沙等她走后,便把她从印象中提出,层层地分析,过了半点钟。便抽去笔套,在一册小本子上写道:—— “一个很体面的女郎,她时时向人微笑,多美丽呵!只有含露的荼蘼能比拟她。但是*真诚和甜美的笑容。必定当她读到情人来信时才可以看见!这时不止像含露的荼蘼了。并且像斜阳薰醉的玫瑰。又柔媚又艳丽呢!”她写到这里又有一个同学从她面前走过。她放下她的小本子,换了宗旨不写那美丽含笑的松文了!她将那个后来的同学照样分析起来。这个同学姓郦,在她一级中年纪*大。——大约将近四十岁了——她拿着一堆书,皱着眉走过去。露沙望着她的背影出神。不禁长叹一声,又拿起笔来写道:“她是四十岁的母亲了,——她的儿已经十岁——当她拿着先生发的讲义——二百余页的讲义,细细的理解时,她不由得想起她的儿来了。她那时皱紧眉头,合上两眼,任那眼泪把讲义湿透,也仍不能止住她的伤心。 先生们常说:‘她是*可佩服的学生。’我也只得这么想,不然她那紧皱的眉峰,便不时惹起我的悲哀:我必定要想到:‘人多么傻呵!因为不相干什么知识——甚至于一张破纸文凭,把精神的快活完全牺牲了……’”一阵吃饭钟响,她才放下笔,从图书馆出来,她一天的生活大约如是,同学们都说她有神经病,有几个刻薄的同学给她起个绰号,叫“著作家”,她每逢听见人们嘲笑她的时候。只是微笑说:“算了吧!著作家谈何容易?”说完这话,便头也不回的跑到图书馆去了。 宗莹*喜欢和同学谈情。她每天除上课之外,便坐在讲堂里,和同学们说:“人生的乐趣,就是情。”她们同级里有两个人,一个叫作兰香,一个叫作孤云,她们两人*要好。然而也*爱打架。她们好的时候,手挽着手。头偎着头,低低地谈笑。或商量两个人作一样衣服,用什么样花边,或者作一样的鞋,打一样的别针,使无论什么人一见她们,就知道她们是顶要好的朋友,有时预算星期六回家,谁到谁家去,她们说到快意的时候,竟手舞足蹈,合唱起来。这时宗莹必定要拉着玲玉说:“你看她们多快乐呵!真是人若没有感情,就不能生活了。情是滋润草木的甘露,要想开美丽的花,必定要用情汁来灌溉,”玲玉也悄悄地谈论着。我们级里谁*有情,谁有真情,宗莹笑着答她道:“我看你*多情,——*没情就是露沙了。她永远不相信人,我们对她说情,她便要笑我们。其实她的见地实在不对。”玲玉便怀疑着笑说道:“真的吗?……我不相信露沙无情,你看她多喜欢笑,多喜欢哭呀。没情的人,感情就不应当这么易动。”宗莹听了这话,沉思一回,又道:“露沙这人真奇怪呀!……有时候她闹起来,比谁都活泼,及至静起来,便谁也不理的躲起来了。” 她们一天到晚,只要有闲的时候,便如此的谈论,同学们给她们起了绰号。叫“情迷”。她们也笑纳不拒。 云青整天理讲义,记日记。云青的姊妹*多。她们家庭里因组织了一个娱乐会。云青全份的精神都集中在这里,下课的时候,除理讲义,抄笔录,和记日记外,就是作简章,和写信。她性情极圆和,无论对于什么事,都不肯吃亏,而且是出名的拘谨。同级里每回开级友会,或是爱国运动。她虽热心帮忙,但叫她出头露面,她一定不答应。她唯一的推辞只说:“家里不肯。”同学们能原谅她的。就说她家庭太顽固,她太可怜,不能原谅她,就冷笑着说:“真正是个薛宝钗。”她有时听见这种的嘲笑,便呆呆坐在那里。露沙若问她出什么神?她便悲抑着说:“我只想求人了解真不容易!”露沙早听惯看惯她这种语调态度,也只冷冷地答道:“何必求人了解?老实说便是自己有时也不了解自己呢!”云青听了露沙的话,就立刻安适了,仍旧埋头作她的工作。 莲裳和他们四人不同级,她学的是音乐。她每日除了练琴室里弹琴,便是操场上唱歌。她无忧无虑,好像不解人间有烦恼事,她每逢听见云青露沙谈人无味一类的话,她必插嘴截住她们的话说:“呀!你们真讨厌。竟说这些没意思的话,有什么用处呢?来吧!来吧!操场玩去吧!”她跑到操场里,跳上秋千架,随风上下翻舞,必弄得一身汗她才下来,她的目的,只是快乐。她*憎厌学哲理的人,所以她和露沙她们不能常常在一处,只有假期中,她们偶然聚会几次罢了。 她们在学校里的生活很平淡,差不多没有什么意外的事情发现。到了第三个年头,学校里因为爱国运动,常常罢课。露沙打算到上海读书。开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来了,只短一个露沙,云青、玲玉、宗莹都感十分怅惘,云青更抑抑不能耐,当日就写了一封信给露沙道: 露沙: 赐书及宗莹书,读悉,一是,离愁别恨,思之痛,言之更痛,露沙!千丝万缕,从何诉说?知惜别之不免。悔欢聚之多事矣!悠悠不决之学潮,至兹告一结束,今日已始行补课,同堂相见,问及露沙,上海去也。局外人已不胜为吾四人憾,况身受者乎?吾不欲听其问,更不忍笔之于此以增露沙愁也!所幸吾侪之以志行相契,他日共事社会,不难旧雨 重逢,再作昔日之游,话别情,倾积愫,且喜所期不负,则理想中乐趣,正今日离愁别恨有以成之;又何惜今日之一别,以致永久之乐乎?云素欲作积极语,以是自慰,亦勉以是为露沙慰,知露沙离群之痛,总难恝然于心。姑以是作无聊之极想,当耐味之榆柑可也。 今日校中之开学式,一种萧条气象,令人难受,露沙!所谓“别时容易见时难”。吾终不能如太上之忘情,奈何!得暇多来信,余言续详,顺颂康健! 云青 云青写完信,意绪兀自懒散,在这学潮后,杂乱无章的生活里,只有沉闷烦纡,那守时刻司打钟的仆人,一天照样打十二回钟,但课堂里零零落落,只有三四个人上堂。教员走上来,四面找人,但窗外一个人影都没有。院子里只有垂杨对那孤寂的学生教员,微微点头。玲玉、宗莹和云青三个人,只是在操场里闲谈,这时正是秋凉时候,天空如洗,黄花满地,西风爽竦。一群群雁子都往南飞。更觉生趣索然。她们起初不过谈些解决学潮的方法,已觉前途的可怕,后来她们又谈到露沙了,玲玉说:“露沙走了,与她的前途未始不好。只是想到人生聚散,如此易易,太没意思了,现在我们都是作学生的时代,肩上没有重大的责任,尚且要受种种环境支配,将来投身社会,岂不更成了机械吗?……”云青说:“人生有限的精力。消磨完了就结束了,看透了到不值得愁前虑后呢?”宗莹这时正在葡萄架下,看累累酸子,忽接言道:“人生都是苦恼,但能不想就可以不苦了!”云青说:“也只有作如此想。”她们说着都觉倦了,因一齐回到讲堂去。宗莹的桌上忽放着一封信,是露沙寄来的,她忙忙撕开念道:—— 人寿究竟有几何?穷愁潦倒过一生;未免不值得!我已决定日内北上,以后的事情还讲不到,且把眼前的快乐享受了再说。 宗莹!云青!玲玉!从此不必求那永不开口的月姊——传我们心弦之音了!呵!再见! 宗莹喜欢得跳起来。玲玉云青也尽展愁眉,她们并且忙跑去通知莲裳,预备欢迎露沙。 露沙到的那天,她们都到火车站接她。把她的东西交给底下人拿回去。她们五个人一齐走到公园里。在公园里吃过晚饭,便在社稷坛散步,她们谈到暑假分别时曾叮嘱到月望时,两地看月传心曲,谁想不到三个月,依旧同地赏月了!在这种极乐的环境里,她们依旧恢复她们天真活泼的本性了。 她们谈到人生聚散的无定。露沙感触极深,因述说她小时的朋友的一段故事: “我从九岁开始念书,启蒙的先生是我姑母,我的书房,就在她寝室的套间里。我的书桌是红漆的,上面只有一个墨盒,一管笔,一本书,桌子面前一张木头椅子。姑母每天早晨教我一课书,教完之后,她便把书房的门倒锁起来,在门后头放着一把水壶,念渴了就喝白开水,她走了以后,我把我的书打开。忽听见院子里妹妹唱歌。哥哥学猫叫,我就慢慢爬到桌上站在那里,从窗眼往外看,妹妹笑,我也由不得要笑,哥哥追猫。我心里也像帮忙一块追似的,我这样站着两点钟也不觉倦,但只听见姑母的脚步声,就赶紧爬下来,很规矩的坐在那里,姑母一进门,正颜厉色的向我道:‘过来背书,’我那里背得出。便认也不曾认得。姑母怒极,喝道:‘过来!’我不禁哀哀地哭了,她拿着皮鞭抽了几鞭。然后狠狠的说:‘十二点再背不出,不用想吃饭呵!’我这时恨极这本破书了。但为要吃午饭,也不能不拼命的念,侥幸背出来了,混了一顿午饭吃。但是念了一年,一本《三字经》还不曾念完。姑母恨极了,告诉了母亲把我狠狠责罚了一顿,从此不教我念书了。我好像被赦的死囚,高兴极了。 有一天我正在同妹妹作小衣服玩,忽听见母亲叫我说:‘露沙!你一天在家里不念书,竟顽皮,把妹妹都引坏了。我现在送你上学校去,你若不改,被人赶出来,我就不要你了。’我听了这话,又怕又伤心,不禁放声大哭。后来哥哥把我抱上车,送我到东城一个教会学堂里,我才迈进校长室,心里便狂跳起来。在我的小生命里,是**次看见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人,况且这校长满脸威严。我哥哥和她说:‘这小孩是我的妹妹,她很顽皮,请你不用客气的管束她。那是我们全家所感激的。’那校长对我看了半天说:‘哦!小孩子!你应当听话,在我的学校里,要守规矩,不然我这里有皮鞭,它能责罚你。’她说着话,把手向墙上一捺。就听见‘琅琅!’一阵铃响,不久就走进一个中国女人来,年纪二十八九,这个人比校长温和得多,她走进来和校长鞠了个躬,并不说话,只听见校长叫她道:‘魏教习!这个女孩是到这里读书的,你把她带去安置了吧!’那个魏教习就拉着我的手说:‘小孩子!跟我来!’我站着不动。两眼望着我的哥哥,好似求救似的,我哥哥也似了解我的意思,因安慰我说:‘你好好在这里念书,我过几天来看你。’我知道无望了,只得勉勉强强跟着魏教习到里边去。 这学校的学生,都是些乡下孩子,她们有的穿着打补钉的蓝布褂子,有的头上扎着红头绳,见了我都不住眼的打量,我心里又彷徨,又凄楚。在这满眼生疏的新环境里,觉得好似不系之舟,前途命运真不可定呵。迷糊中不知走了多少路,只见魏教习领我走到楼下东边一所房子前站住了。用手轻轻敲了几下门,那门便‘呀’的一声开了。一个女郎戴着蔚蓝眼镜,两颊娇红,眉长入鬓,身上穿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衫,微笑着对魏教习鞠了躬说:‘这就是那新来的小学生吗?’魏教习点点头说:‘我把她交给你,一切的事情都要你留心照应,’说完又回头对我说:‘这里的规矩,小学生初到学校,应受大学生的保护和管束,她的名字叫秦美玉,你应当叫她姐姐,好好听她的话,不知道的事情都可以请教她。’说完站起身走了。那秦美玉拉着我的手说:‘你多大了?你姓什么?叫什么?……这学校的规矩很利害,外国人是不容情的,你应当事事小心。’她正说着,已有人将我的铺盖和衣物拿进来了。我这时忽觉得诧异,怎么这屋子里面没有床铺呵?后来又看她把墙壁上的木门推开了。里头放着许多被褥,另外还有一个墙橱,便是放衣服的地方,她告诉我这屋里住五个人,都在这木板上睡觉,此外,有一张长方桌子,也是五个人公用的地方,我从来没看见过这种简陋的生活,仿佛到了一个特别的所在,事事都觉得不惯。并且那些大学生,又都正颜厉色的指挥我打水扫地,我在家从来没作过,况且年龄又太幼弱,怎么能作得来。不过又不敢不作,到烦难的时候,只有痛哭,那些同学又都来看我,有的说:‘这孩子真没出息!’有的说:‘管管她就好了。’那些没有同情的刺心话,真使我又羞又急,后来还是秦美玉有些不过意,抚着我的头说:‘好孩子!别想家,跟我玩去。’我擦干了眼泪,跟她走出来,院子里有秋千架,有荡木,许多学生在那里玩耍,其中有一个学生,和我差不多大,穿着藕合色的洋纱长衫,对我含笑的望,我也觉得她和别的同学不同,很和气可近的,我不知不觉和她熟识了,我就别过秦美玉和她牵着手,走到后院来。那里有一棵白杨树,底下放着一块捣衣石,我们并肩坐在那里,这时正是黄昏的时候,柔媚的晚霞,缀成幔天红罩,金光闪射,正映在我们两人的头上,她忽然问我道:‘你会唱圣诗吗?’我摇头说‘不会’,她低头沉思半晌说:‘我会唱好几首,我教你一首好不好?’我点头道:‘好!’她便轻轻柔柔地唱了一首,歌词我已记不得了。只是那爽脆的声韵,恰似娇莺低吟,春燕轻歌,到如今还深刻脑海,我们正在玩得有味,忽听一阵铃响,她告诉我吃晚饭了。我们依着次序,走进膳堂,那膳堂在地窖里,很大的一间房子,两旁都开着窗户,从窗户外望,平地上所种的杜鹃花正开得灿烂娇艳,迎着残阳,真觉爽心动目。屋子中间排着十几张长方桌,桌的两旁放着木头板凳,桌上当中放着一个绿盆,盛着白木头筷子和黑色粗碗,此外排着八碗茄子煮白水,每两人共吃一碗,在桌子东头,放着一菠萝棒子面的窝窝头,黄腾腾好似金子的颜色,这又是我从来没吃过的,秦美玉替我拿了两块放在面前。我拿起来咬了一口,有点甜味,但是嚼在嘴里,粗糙非常,至于那碗茄子,更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又涩又苦。想来既没有油,盐又放多了,我肚子其实很饿,但我拿起筷子勉强吃了两口,实在咽不下,心里一急,那眼泪点点滴滴都流在窝窝头上了,那些同学见我这种情形,有的诽笑我,有的谈论我,我仿佛听见她们说:‘小姐的派头倒十足,但为什么不吃小厨房的饭呢?’我那时不知道这学校的饭是分等第的,有钱的吃小厨房饭,没钱就吃大厨房的饭,我只疑疑惑惑不知道她们说什么,只怔怔地看着饭菜垂泪,直等大家都吃完,才一齐散了出来。我自从这一顿饭后,心里更觉得难受了,这一夜翻来覆去,无论如何睡不着,看那清碧的月光,从树杪上移到我屋子的窗棂上,又移到我的枕上,直至月光充满了全屋,我还不曾入梦,只听见那四个同学呼声雷动,更感焦燥,那眼泪又不由自主的流下来了。直到天快亮,我这才迷迷忽忽睡了一觉。 第二天的饭菜,依旧是不能下箸。那个小朋友知道这消息,到吃饭的时候,特把她家里送来的菜,拨了一半给我,我才得吃了一顿饱饭,这种苦楚直挨了两个星期,才略觉习惯些,我因为这个小朋友待我极好。因此更加亲热,直到光复那一年,我家里搬到天津去,我才离开这学校,我的小朋友也回通州去了。到光复以后我已经十三岁了,我的小朋友十二岁,我们一齐都进公立某小学校,后来她因为想学医到别处去,我们五六年不见,想不到前年她又到北京来,我们因又得欢聚,不过现在她又走了——听说她已和人结婚——很不得志,得了肺病,将来能否再见,就说不定了。” “你们说人生聚散有一定吗?”露沙说完,兀自不住声的叹息,这时公园游人已渐渐散尽,大家都有倦意。因趁着光慢慢散步出园来,一同雇车回学校去。 露沙自从上海回来后,宗莹和云青、玲玉,都觉格外高兴,这时候她们下课后,工作的时候很少,总是四个人拉着手,在芳草地上,轻歌快谈。说到快意时,便哈天扑地的狂笑,说到凄楚时便长呼短叹,其实都脱不了孩子气,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究竟!不过嘴里说说,真的苦趣还一点没尝到呢!

作者简介

庐隐(1898—1934),原名黄淑仪,福建闽侯人,“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与萧红、苏雪林和石评梅等人并列为18个重要的现代中国女作家之一。 庐隐出生于生于福建闽侯县一户殷实人家,但是一生命运多舛。五岁时父亲去世,她随母亲寄居舅舅家。童年时她渴望读书却不被允许。九岁时入读教会学校,因条件简陋,差点病死。1912年考入女子师范学校,算是踏上正式的求学之路。中学毕业后,当时没有女子大学,别的大学又不开女禁,她升学无望,只好在学校里任教。个人爱好加上性格原因,任教经历并不顺利、愉快。 1919年庐隐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国文系。大学期间,庐隐读书、写作、研究和参与社会问题,非常活跃。1921年,庐隐加入文学研究会。大学毕业后,庐隐到安徽一个中学任教,这段经历也是极不愉快的。1923年夏,她不顾家庭、朋友的反对和强烈的社会舆论,与有夫之人郭梦良在上海举行了婚礼。婚后生活与理想的差距,让她充满苦闷,期间她创作了《胜利以后》、《父亲)、《秦教授的失败》等短篇小说。1925年出版一本小说集《海滨故人》。后来几年间,她的母亲、丈夫、哥哥和挚友石评梅先后逝世,悲哀情绪浸透在这个时期出版的作品集《灵海潮汐》和《曼丽》之中。1930年,庐隐与李唯建结婚,1931年出版了二人的通信集《云欧情书集》。婚后他们一度在东京居住,出版过《东京小品》。 “一二八”淞沪战争后,她在艰苦的条件下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地上的乐园》和《火焰》。1934年5月,庐隐因难产手术逝世,年仅三十六岁。 庐隐的作品带有浓厚的自叙色彩。她的抒情风格清浅直切,又不失隽丽潇洒,缠绵悱恻与慷慨悲歌间有,这在“五四”小说家中可谓首屈一指;她的语言自然、真切、纤细而不失酣畅;她小说的结构趋向散文,深受中国古典言情小说和婉约派诗词影响,行文中浸透着浓郁的感情,基调悲戚,沉哀入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