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25201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5
- 出版时间:2019-02-01
- 条形码:9787302520184 ; 978-7-302-52018-4
本书特色
移动群智感知是一种利用普适移动设备有效地搜集数据从而提供各种新颖物联网应用的新模式,具有组网成本低、系统维护易、服务灵活性强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物联网应用效率。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在移动群智感知网络领域科研工作的总结,内容组织上以移动群智感知网络对物联网应用的支撑为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典型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数据收集、感知质量、数据传输、激励机制、安全与隐私保护、典型应用系统,并展望了物联网感知技术发展前景。本书面向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特别是对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的扩展阅读材料、研究生专业课程教材。
内容简介
21世纪的信息社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竞相发展、一浪高过一浪。勇立风口浪尖上的物联网领域,创新技术和颠覆性应用不断涌现。物联网前沿理论与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智能处理是物联网的核心能力,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基于(手机、车载)移动设备感知能力、新的物联网感知模式,我们称之为移动群智感知,这种模式克服了传统感知网络组网成本高、系统维护难、服务不灵活的局限性,大大降低了物联网应用成本、提高了物联网应用效率。目前,移动群智感知网络在国际国内形成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也开展了大量应用。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的产生背景2
1.2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的研究现状和挑战7
1.3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的主要研究内容10
1.4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的应用14
本章参考文献16
第2章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数据收集20
2.1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收集概述21
2.2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系统架构22
2.3移动感知终端23
2.3.1智能手机24
2.3.2车载感知设备25
2.3.3智能可穿戴设备26
2.3.4其他便携式感知设备27
2.4移动终端的感知技术28
2.4.1位置感知28
2.4.2交通方式感知31
2.4.3运动方式感知31
2.4.4设备放置方式感知32目录〖4〗〖4〗〖3〗〖3〗〖5〗移动群智感知网络2.4.5社会活动感知32
2.4.6周围环境感知32
2.5移动终端的节能技术33
2.5.1数据传输节能33
2.5.2定位服务节能35
2.5.3情境感知节能36
本章参考文献37
第3章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感知质量42
3.1机会覆盖率43
3.1.1机会覆盖模型43
3.1.2覆盖间隔时间分布规律45
3.1.3城市机会覆盖率分析47
3.2城市分辨率49
3.2.1城市分辨率的概念49
3.2.2城市分辨率变化规律52
3.2.3城市分辨率分析55
3.3地点覆盖率56
3.3.1CrowdSense@Place系统及数据收集57
3.3.2地点覆盖率分析58
3.3.3地点覆盖率预测58
3.4基于压缩感知的感知质量增强60
3.5基于多源数据相关性的感知质量增强61
3.6感知数据准确性64
3.6.1离散型任务64
3.6.2连续型任务67
3.7数据质量可信性67
本章参考文献70
第4章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数据传输74
4.1移动机会网络75
4.1.1移动机会网络基本概念75
4.1.2移动机会网络体系结构76
4.2移动机会网络中的路由技术76
4.2.1机会路由算法评价指标76
4.2.2机会路由算法设计需求77
4.2.3机会路由算法分类77
4.3移动机会网络信息扩散模型82
4.3.1信息扩散模型概述83
4.3.2基于传染病机理的信息扩散模型84
4.3.3基于节点分布时空相关性的信息扩散模型86
4.4移动群智感知网络中机会数据收集89
4.5采用数据融合的机会数据收集91
4.5.1采用数据融合的协作机会数据收集架构92
4.5.2采用数据融合的传染路由机制95
4.5.3采用数据融合的二分喷射等待机制98
本章参考文献103
第5章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的激励机制107
5.1娱乐激励108
5.1.1地理位置数据收集游戏108
5.1.2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收集游戏110
5.1.3地理知识数据收集游戏111
5.2服务激励112
5.2.1直接交换形式的服务激励112
5.2.2间接交换形式的服务激励113
5.3货币激励114
5.3.1通用的货币激励型群智感知平台115
5.3.2面向货币激励的实验性研究118
5.3.3面向货币激励的博弈论方法119
5.4在线货币激励机制127
5.4.1系统模型128
5.4.2零“到达离开”间隔模型下的预算可行型在线激励机制130
5.4.3一般间隔模型下的预算可行型在线激励机制137
5.4.4仿真验证141
5.4.5节俭型在线激励机制143
本章参考文献144
第6章移动群智感知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147
6.1安全与隐私的概念147
6.1.1安全的基本概念147
6.1.2隐私的基本概念149
6.2隐私威胁150
6.3身份隐私保护152
6.4位置隐私保护155
6.5数据隐私保护160
本章参考文献165
第7章移动群智感知网络的典型应用168
7.1城市空气质量监测168
7.1.1城市PM2.5监测169
7.1.2城市PM2.5监测系统170
7.2路边停车位统计172
7.2.1停车位探测的需求分析172
7.2.2系统架构173
7.2.3探测传感器选择173
7.2.4停车位探测算法174
7.2.5利用环境位置校正停车地图175
7.2.6系统原型部署176
7.3公交车到站时间预测177
7.3.1系统架构177
7.3.2系统设计特点178
7.3.3公交定位方法178
7.3.4公交车检测方法179
7.3.5公交路线分类179
7.3.6到达时间预测180
7.4室内定位181
7.4.1系统概述182
7.4.2关键技术分析182
7.5移动设备视频众包184
7.5.1可扩展移动端众包视频混合云架构: GigaSight185
7.5.2基于GigaSight架构实现的系统原型186
本章参考文献189
第8章物联网感知技术展望190
8.1非传感器感知190
8.2无源感知192
8.3纳米感知194
8.4智能感知网络196
8.5感知大数据200
8.6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应用202
本章参考文献203
作者简介
马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973计划项目“物联网体系结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现任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执行院长、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1995年7月在北京中科院计算所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多媒体专委会副主任、传感网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他长期从事多媒体系统与网络、物联网与传感网等领域研究工作, 负责和参与完成20多项国家和部委级研究项目,在多媒体传感网、物联网体系结构、流媒体传输与调度、多媒体内容理解等方面取得被国际同行认可的原创性或突破性成果,在国际国内重要刊物如IEEE/ACM Transactions等和国际重要会议如IEEE INFOCOM、ACM Multimedia等发表论文200多篇;著作教材4部;获得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2.7¥45.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6.0¥48.0 -
落洼物语
¥11.0¥28.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年版)
¥14.3¥23.0 -
精读韩国新闻,学地道韩语韩国新闻导读教程
¥13.6¥36.0 -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部委级规划教材西方服装史(第3版)
¥16.9¥49.8 -
剧本写作教程
¥21.6¥45.0 -
欧美卷-外国文学史-第五版
¥14.3¥39.0 -
房屋建筑学(第六版)(赠教师课件,含数字资源)
¥51.2¥62.0 -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
¥57.2¥78.0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经典著作导读(第2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37.6¥61.0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经典老课本中药学新世纪第2版
¥45.9¥69.0 -
普通心理学学习手册
¥20.8¥36.0 -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管理学(本科教材)
¥19.2¥48.0 -
高绩效教练(原书第5版)
¥50.8¥79.0 -
服装手绘快速表现
¥14.5¥39.8 -
刀锋
¥24.1¥39.8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
¥15.0¥43.7 -
物流地理
¥1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