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现代教育原理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30402242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19
- 出版时间:2017-11-25
- 条形码:9787304022426 ; 978-7-304-02242-6
内容简介
《现代教育原理/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包括:教育概说、教育的历史演进(上)教育制度、(下)教育思想、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形态、教师、学生等十一章内容。
目录
**节 教育的含义
一、 历史追述
二、 基本含义
三、 相关范畴
第二节 教育的基本要素
一、 教育者
二、 受教育者
三、 教育内容
四、 教育手段
第三节 教育的本质
一、 教育的本质
二、 教育的本质特性
第二章 教育的历史演进(上)-教育制度
**节 学校
一、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
二、 学校教育活动
三、 学校文化
四、 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一、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二、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
三、 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四、 我国当前学制的新规范
五、 义务教育与终身教育
第三章 教育的历史演进(下)-教育思想
**节 外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一、 泛智教育思想
二、 绅士教育思想
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四、 要素教育思想
五、 主知主义教育思想
六、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
七、 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八、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九、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十、 “一般发展”的教育思想
十一、 终身教育思想
第二节 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演进
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思想
二、 职业教育思想
三、 平民教育思想和乡村教育思想
四、 生活教育思想
五、 “三个面向”
六、 素质教育
……
第四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五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六章 教育目的
第七章 教育内容
第八章 教育途径
第九章 教育形态
第十章 教师
第十一章 学生
节选
《现代教育原理/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 教育本质要回答“教育究竟是什么”,即回答教育活动与社会上其他各种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对教育本质的清醒认识、科学回答和准确的把握是属于教育观的问题。 教育本质虽属抽象的教育哲学问题,但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之中处处都有它的体现。从宏观上看,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着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育评价标准、教育发展战略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以及教育投入、教育管理方式的确定,等等;从微观上看,对教育本质的不同把握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观的形成。因此,认真研究教育本质,对科学教育观的树立意义十分重大。一、教育的本质在分析教育本质问题时,必须首先确定教育的范围和本质的含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执,使论者有共同的论域。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教育是“教育一般”,它的外延是古今中外现在未来各级各类教育,而非某一国家或某一种形式或某一阶段的教育。我们这里讨论的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的根本性质,对于该事物来说,就是它本身的特殊本质;对其他事物而言,就是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本质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但比较起来,本质的含义要更宽泛一些,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综合。不能把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功能混为本质。本质是相对现象而言的,现象指一事物的外在表现。教育有着多种多样的外部表现形式。从原始教育到当代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从观察模仿到言传身教,千百年来,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不断地更替、发展,其外部表现可谓变化多样。但如果我们能够透过这些变化多样的外部现象,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找到潜藏在现象中的同一的、普遍的、稳定的东西,便是找到了教育的本质,找到了决定着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根本区别的特殊规定性。 因此我们认为,人类从古至今纷繁复杂的各类教育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稳定的,且又是与其他的社会活动根本区别的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根据一定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培养人的过程。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我们强加给教育多少个属性、多少个性质,都无碍于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的本质规定。教育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也必定还是——人的培养,这便是教育的本质。二、教育的本质特性本质特性即是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稳定的、普遍的特性。教育的本质特性,即是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只要教育活动存在就永久起作用的特性,不管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还是教育自身的逐渐完善,都无法使其有所改变。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之所以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而不是利托尔诺所说的生物现象、孟禄所说的心理现象,其立论依据是动物界不存在教育,教育并非源于人的生物本性。阐明这一点是确定教育是人的社会活动而不是动物的生存活动的关键。 (一)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尽管在动物界,尤其是高等动物界的代与代之间也存在着类似于人类的“教育”和“教”与“学”现象,但这两种表面类似的现象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1.所谓动物的“教育”和“教学”完全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不是后天的习得行为。它的产生与动物的生理需求直接相关,其内容也紧紧围绕生存本能。无论是鸟会飞、鸭游水,还是猫捉老鼠、动物表演等,都是建立在本能基础上的,而非教育的结果。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相比,*大的差别在其社会性上。人的教育需要,不是直接产生于生物本能,而是产生于社会延续与发展的需要。教育一开始就是一种为了社会的活动。 ……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偏见
¥19.0¥5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