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08763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510876394 ; 978-7-5108-7639-4
本书特色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作家之一,从“俳优”到“帮闲”,到“文化商人”,其形象变异承载着时代的观念变迁。本书从李渔的生活美学、文学创作、人生道路选择、饮食文观等方面对李渔进行了详细而又扎实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李渔本体研究,还将视野扩展到了当时的社会和时代,在全面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并分析了李渔身上一个十分有趣的特点“矛盾”—这是他亦文亦商、亦士亦优的基础,是其“仕”而又“不仕”的原因,更是其“风流”而又“道学”的关键。本书丰富翔实,观点新颖,尤其是对李渔饮食书写进行的分析,见解独到。 本书将李渔置于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下,将其与同时代其他社会阶层,以及他们采取的生活方式、秉持的思想主张加以比较,比较其间的异同,从而对其社会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探究李渔的特殊社会角色对其艺术世界的影响,尤其是其艺术审美的独特性与代表性,旁涉其审美独特性的成因,切实填补了目前学界的研究空白。
内容简介
李渔是明末清初的重要作家之一,从“俳优”到“帮闲”,到“文化商人”,其形象变异承载着时代的观念变迁。对这样一个复杂、多变、毁誉参半的作家做出中肯和深入的分析是比较困难的。 本书从李渔的生活美学、文学创作、人生道路选择、饮食文观等方面对李渔进行了详细而又扎实的探讨,不仅仅局限于李渔本体研究,还将视野扩展到了当时的社会和时代。其中,对于李渔出仕问题的探讨、亦士亦优的生活方式的考察,尤其是对李渔饮食书写的分析,都有十分精辟的论述,见解颇为独到。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让李渔的形象可以更加贴近历史的真实。
目录
作者简介
魏琛琳
本科就读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就读于香港大学。主要从事古典小说、比较文学、文学翻译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