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5889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71页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567588929 ; 978-7-5675-8892-9
本书特色
法语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袁筱一的十一堂法国现代经典文学课。 书中附有二维码,完整收录全书在线视频,扫码即可观看。 群星闪耀的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建立属于一个时代的文字传奇:萨特、波伏瓦、加缪、杜拉斯、罗兰·巴特、萨冈、罗布-格里耶、勒克莱齐奥、米兰·昆德拉。 孙甘露、毛尖、张一兵倾情推荐。 文字的来源处,是奋不顾身的爱。——袁筱一 凭借理性和思考,承受小说世界里无所不在的细节之美对我们感官所造成的冲击。 著名法语翻译家袁筱一拥有多年外语教学及翻译经验,以精准全面的视角,为读者呈现出法国现代文学巨匠们的精神世界。
内容简介
什么样的作家是法国现代经典作家? 现代经典作品的定义是什么? 萨特、波伏瓦、加缪、杜拉斯、罗兰·巴特、萨冈, 罗布-格里耶、勒克莱齐奥, 还有米兰·昆德拉, 这一批出生于二十世纪的作家, 突破性地继承了法国小说传统, 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他们开启了法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 所谓萨特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 文字显示出它*后炫目的力量, 它在延续一种以性感对抗死感的法兰西文学神话。他们, 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目录
**课 绪论:法国现代经典
好的小说家都是魔法师
细节之美
用文字的性感抵御存在的死感
第二课 萨特和《恶心》
**讲 人在何种程度上是自由的
第二讲 坐在废墟中央的罗冈丹
第三课 波伏瓦和《名士风流》
**讲 一个终身没有摆脱萨特影响的女权主义者
第二讲 双重视角,双重悖论,双重幻灭
第四课 加缪和《局外人》
**讲 不会留下阴影的太阳
第二讲 一出难以承受的社会喜剧
第五课 杜拉斯和《情人》
**讲 生命的文字游戏
第二讲 一本舍我而去的书
第六课 罗兰?巴特和他的文论
**讲 一个在解构中构建快乐的批评家
第二讲 十八世纪的贵族睁着眼睛听音乐 今天的资产阶级闭着眼睛听钢琴
第七课 萨冈和《你好,忧愁》
**讲 无法和解的青春
第二讲 你镌刻在天花板的缝隙 你镌刻在我爱人的眼底
第八课 阿兰?罗布-格里耶和《橡皮》
**讲 零度写作的典范
第二讲 走出虚假主体的“新”小说家
第九课 勒克莱齐奥和《流浪的星星》
**讲 我找到了我的永恒
第二讲 看见疼痛,不再流浪
第十课 米兰?昆德拉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讲 小说家是存在的探索者
第二讲 行至半程的堂吉诃德
第十一课 自由与理性之后的当代法国文学
差异性和零度情感
甜蜜而温暖的背叛
法国小说现状
后记
节选
再版序 袁筱一 不知不觉,距离《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的初版,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里,也有过再版这本书的想法和提议,但是我自己竟然有些没来由的怕,怕重新审视自己在新世纪来到的**个十年里的情绪与文字。更何况,自从2008年书出版之后,“法国现代经典文学”这门课就没有再开过。在2015年,倒是和学院的两位同事一起开了通识课“二十世纪世界文学: 经典与阐释”,所涉及的作家与作品虽然和这本书里有一点重复,但角度竟完全不同。世界文学的课连续开了三年,可能还会继续下去,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讲稿没有出版。 十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文学的读者,以及作为文学读者之一的我,还有书里涉及到的小说家。书出版后不久,罗布-格里耶就去世了。继萨特和波伏瓦之后,十年里,陆陆续续地,加缪、杜拉斯、罗兰?巴特都迎来了百年诞辰的纪念。有的时候阵仗也很大。两位*“年轻”的,昆德拉和勒克莱齐奥,他们都还在写。昆德拉在中国的阅读江河日下——如果还读捷克作家,中国一干小众读者的趣味也已经转向了赫拉巴尔。大家*喜欢提的,是勒克莱齐奥在本书出版后不久就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个人固然没有一点沾沾自喜的意思,天真到以为自己左右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意见,但是,曾经比较私下的喜欢已经成为国家社科基金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这是不争的事实。有时候也会有点遗憾地想,十年里,喜欢或许已经不再是“消费”文学的一种方式。可是转念想想,新世纪都快过去二十年了,喜欢造成的这一点执念又有什么意义呢。 的确,变一定大于不变。喜欢的可以不再喜欢,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中的“絮语”在风中飘散殆尽,再也无处追寻。倒回头去读《文字传奇》的文稿时,我惊讶于自己竟然曾经在课堂上带去一张巴伦博伊姆弹奏的德彪西,因为今天的我再也不会允许自己在课堂上如此沉溺于情绪。或者说,今天的课堂,如果作为一个老师仍然有这样的沉溺,他/她一定是危险的。当然不是巴伦博伊姆和德彪西的危险,而是沉溺本身的危险。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现代社会的表现前所未有的“现代”,完全像加缪说的那样,“一个人仅仅因为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就有被判死刑的危险”。 十年前,我就用了这个相对模糊的概念——“现代”,现在想来,大约是想避开文学史的“二十世纪”角度,强调这九位小说家之于我,完全是私人的选择。而况就像贡巴尼翁在写“二十世纪文学史”时问的一样,文学的,或者法国文学的二十世纪又始于何时?1900?1901?止于何时?2000?2001?文学中的继承与突破,在任何一个世纪之交都悄然发生着,并不见得需要一个席卷语言的文学事件来宣告决裂与开始。我想,十年的时间里,“二十世纪文学”的文学史定义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似乎已经和二十世纪文学拉开了足够的距离,只是这距离还没有大到我们对上一个世纪的文学盖棺定论。事实上,“经典”是自己的定义。记得设计“法国现代经典”的课程大纲时遭到过质疑,说既为“现代”,何来“经典”?我说服质疑的理由是: 经典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是反复阅读、批评(包括翻译和文本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的演绎)构成的,经典远非一成不变的定论。 当初,私人的选择中有一些倒是也并非出于直觉的喜欢。作为译者,这么多年以来养成的功夫就是“先结婚后恋爱”。因为契约的东西,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中止的,唯一的合理化方式是让自己爱上,体会到对方的好处。具体地说,九个人当中,萨特并非我的喜欢,波伏瓦并非我的喜欢,萨冈也并非我的喜欢——全是存在主义者。好在二十世纪法国文学并不是某一个主义就可以定义的,否则就有在我的私人情绪里沦陷的危险。但是反过来说,我以为不仅仅对译者而言如此,阅读的重要乐趣之一也是慢慢发现并非一见钟情的文本的好,作者经意或者不经意的安排,刻意或者不刻意的语词。这种发现,于个人而言,远比八十年代腋下夹一本《存在与虚无》招摇过市要有价值得多。 我还是无条件地信仰语词,语词的决定性,语词的力量。纵使十年间很多东西发生了改变,这一点点初心终究没变。 也正因为这样,在修订的时候,我还是尽量将当初的认识、立场和心境保留下来。有些认识现在看来虽然很幼稚,有些情绪也已经成了成熟的伤痕,但毕竟是现在的我的一部分,抹不去的。否则,在重读的时候,又哪里来的那一点点莫名的疼痛感呢? 修改*大的,可能是萨特与加缪两章。萨特的那一章,是重写了初版时关于萨特生平的那段文字。因为那段文字一字不落地照抄了我自己原来在《外国文艺》上的一篇文章。用今天学术伦理的定义,就有“自我抄袭”之嫌。加缪是因为喜欢,这十年来一直在反复阅读,已经无法容忍十年前下的某些过于截然的判断。 *后要交代的,还是感谢。感谢所有喜欢《文字传奇》的读者——专业的,非专业的。感谢当初那个还不曾被无数琐碎事务淹没的自己。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接受再版的选题。当然**需要感谢的是彭伦。十年里,他也变了很多,但是,他始终都在离书*近的地方,并且仍然愿意继续守护这本书。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期待《文字传奇2》的*终完成——这个模模糊糊的愿望,已经生了两三年的时间,可在这两三年的年末对自己进行清算的时候,一年比一年更觉出这个愿望的奢侈。不仅仅是时间之于我的奢侈,更是促使我落笔的情绪之于我的奢侈。这才明白,归根结底,文字的来源处,还是奋不顾身的爱啊。
作者简介
袁筱一,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教授,多年从事法语文学及翻译理论研究。主要译作有《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杜拉斯传》《生活在别处》《阿涅丝的*后一个下午》《法兰西组曲》等。译作《温柔之歌》获第十届傅雷翻译出版奖文学类奖。
-
快乐就是哈哈哈哈哈 插图纪念版
¥24.0¥52.0 -
她们
¥15.0¥46.8 -
十三邀4:“这样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八品)
¥22.6¥58.0 -
别怕!请允许一切发生
¥15.9¥49.8 -
读人生这本大书
¥7.8¥26.0 -
这辈子 :1920-2020外婆回忆录
¥14.4¥45.0 -
山月记
¥14.8¥39.0 -
又得浮生一日闲
¥15.9¥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13.7¥29.8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文通版)
¥13.0¥42.0 -
茶,汤和好天气
¥7.6¥28.0 -
我与地坛
¥15.4¥28.0 -
通往天竺之路
¥17.4¥58.0 -
林徽因讲建筑
¥8.7¥29.0 -
夏日走过山间
¥8.1¥30.0 -
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
¥12.2¥38.0 -
大地的回报
¥14.7¥49.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2.2¥28.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8.3¥58.0 -
茶馆
¥9.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