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回归本真:教育与人的哲学探索/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1星价 ¥42.8 (6.3折)
2星价¥42.8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641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19-05-01
  • 条形码:9787300264172 ; 978-7-300-26417-2

本书特色

教育人学是教育哲学的当代形态,它以教育中完整的人为对象,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教育的问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分析批判了传统教育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人的失落。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代替传统本体论,从社会历史实践中人的存在规定出发,回到“具体的人”,回归教育的本真。
本书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探讨了主体与教育、生命与教育、公民与教育、教育承认正义与美好教育生活等新时代的教育人学主题,确立教育人学的思想,并以教育人学思想引领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新时代教育改革必须回归育人初心,回归教育本真,确立人是教育的原点,坚持育人为本,唤醒主体生命自觉,激扬生命潜能,培育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本书以人学视野审视教育问题,建构教育理想,适合于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教育工作者阅读。

内容简介

教育人学是教育哲学的当代形态,它以教育中完整的人为对象,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教育的问题。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指导,分析批判了传统教育哲学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人的失落。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生成论代替传统本体论,从社会历史实践中人的存在规定出发,回到“具体的人”,回归教育的本真。
本书依据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探讨了主体与教育、生命与教育、公民与教育、教育承认正义与美好教育生活等新时代的教育人学主题,确立教育人学的思想,并以教育人学思想引领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新时代教育改革必须回归育人初心,回归教育本真,确立人是教育的原点,坚持育人为本,唤醒主体生命自觉,激扬生命潜能,培育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本书以人学视野审视教育问题,建构教育理想,适合于充满激情和理想的教育工作者阅读。

目录

**章 教育人学导论
一、教育哲学的“人”与人的“教育哲学”
(一)哲学:本质意义上的人学
(二)人性观:教育哲学的核心
(三)教育哲学中“人”的失落
(四)人的自觉与教育哲学的人学使命
二、作为学科的教育人学
(一)何谓教育人学
(二)教育人学的学科性质
(三)教育人学的主题
(四)教育人学研究的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教育人学范式
(一)本体论本质主义人学范式及对其的反思
(二)实践生成论人学范式的提出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生成论人学范式下的人性观
第二章 走向人的教育
一、向着人的解放的目标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价值 取向回顾
(一)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冲破教育的政治化, 确立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教育对人的发现
(三)21世纪初:教育对人性的彰显
二、回到“人”:世纪之交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共同主题
(一)教育本质研究的人学视野
(二)教育目的研究指向真正的“人”
(三)教育功能研究转向本体功能
(四)以“人”的方式研究“教育与人”的关系
三、回归“真实的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哲学
(一)教育对“人”的回归
(二)认识“真实的人”
(三)基于“真实的人”的教育观念
四、教育成“人”:依据与内涵
(一)类生命:人之为人的根本
(二)交往实践:类生命的生成机制
(三)教育:成“人”之道
五、人性视域与教育之道
(一)人性假设与教育学之“基”
(二)人性困境与教育之“惑”
(三)人性解放与教育之“道”
第三章 主体与教育
一、社会形态与主体嬗变
(一)“人的依赖关系”下人的发展
(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发展
(三)“自由人的联合体”中人的发展
二、群体主体与依附性教育
(一)群体、群体主体与群体主体性
(二)古代社会的依附性教育
三、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
四、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一)从主体性到外在的主体间性
(二)从外在主体间性到内在主体间性
五、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
(一)对主体间性的质疑与批判
(二)他者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师生关系:非对称的责任关系
六、从他者性到公共性
(一)公共性:共生体的主体间性
(二)他者性承认:走向共生主体的公共性
(三)公共性中的主体间关系:共在、共生、共育
(四)培育公共性
第四章 生命与教育
一、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
(一)对以往认识“人”的方式的反思
(二)人是双重存在的复杂生命体
(三)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二、回归生命:教育的价值选择
(一)“工具性教育”质疑
(二)教育“轴心”的转换
(三)回归生命的教育
三、生命特性与教育诉求
(一)生命的特性
(二)关注生命的完整性
(三)凸显生命的灵动
(四)张扬生命的个性
(五)唤醒生命的自觉
四、生命化教育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二)自主性原则
(三)体验性原则
(四)生活化原则
(五)个性化原则
第五章 公民与教育
一、公民身份与公民教育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冯建军,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学原理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国家教材委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学原理》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研究者分会理事长、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等刊物编委。
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规划课题10多项。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出版《当代主体教育论》《生命与教育》《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教育的人学视野》《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等专著,主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20年》《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改革四十年?学校德育》等。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明远教育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