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24826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6
  • 出版时间:2009-07-01
  • 条形码:9787030248268 ; 978-7-03-024826-8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为背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论述了1840年至1919年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部分,从纵向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近代文学思想流变与中外文艺思潮交汇融合等近代文学发展的构架与轨迹;下编为文体部分,从近代文学诗(词)、文、小说、戏剧、民间文学五大文体和作家作品的横向方面探讨其变化发展的特点与内容。本书资料翔实,评述客观,从探索文学发展规律的角度着眼,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简介

管林、钟贤培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以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为背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系统论述了1840年至1919年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部分,从纵向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近代文学思想流变与中外文艺思潮交汇融合等近代文学发展的构架与轨迹;下编为文体部分,从近代文学诗(词)、文、小说、戏剧、民间文学五大文体和作家作品的横向方面探讨其变化发展的特点与内容。本书资料翔实,评述客观,从探索文学发展规律的角度着眼,对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适合作为中文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供对近代文学及文学发展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上编 **章 近代中国社会与中国近代文化 **节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中国近代的文化精神 第三节 近代文化精神对文学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节 中国近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近代文学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文学思想及其流变 **节 封建社会文学思想的延续与变化 第二节 鸦片战争时期进步的文学思想及其走向 第三节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文学思想及其文学革新运动 第四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文学思想 小结 第四章 中外文艺思潮的交汇融合及翻译文学 **节 西方哲学思潮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 东方文化交流与中国近代文学 第三节 翻译文学的兴盛及其影响 小结 笫五章 近代资产阶级文学批评及其影响 **节 近代资产阶级文学批评的形成和特点 第二节 梁启超的文学批评 第三节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 第四节 鲁迅早期的文学批评 小结 下编 第六章 诗歌创作的发展和演变 **节 近代诗歌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大型组诗的兴盛 第三节 新派诗的崛起 第四节 白话诗的雏形 第五节 常州词派和近代词坛 小结 第七章 散文创作的发展和演变 **节 近代散文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传统古文的变化 第三节 新体散文的勃兴 小结 第八章 小说创作的发展与变化 **节 近代小说发展概况 第二节 鸦片战争前后小说的发展趋向 第三节 新体小说的勃兴(上) 第四节 新体小说的勃兴(下) 小结 第九章 戏剧创作的革新和演变 **节 近代戏剧创作概说 第二节 传奇杂剧的嬗变 第三节 地方戏、京剧和戏曲改良活动 第四节 文明戏——中国早期话剧的诞生 小结 第十章 民间文学诸文体 **节 近代民间文学概说 第二节 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歌谣 第三节 近代民间故事传说 第四节 近代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小结 附录 作家小传 一、近代作家概述 二、作家小传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