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一个工人新村的变迁史:a workersvillage through history

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一个工人新村的变迁史:a workersvillage through history

1星价 ¥45.6 (6.7折)
2星价¥45.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088539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10页
  • 出版时间:2019-09-01
  • 条形码:9787560885391 ; 978-7-5608-8539-1

内容简介

工人新村,是20世纪50-90年代为国有企业职工集中建造的住宅区,是社会主义城市的重要组成,也是今天上海具特色的社区类型和城市景观之一。工人新村的产生、发展、停滞、衰败与更新,深深地嵌入上海1949年以来的空间发展和社会变革之中。工人新村不仅是一种居住形态,也是一项住房政策、一段社会历史和一种生活方式。《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一个工人新村的变迁史》作者于2008-2010年对上海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以及其中的居民——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国企改革中的下岗工人、社会变革中的外来务工者等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与记录,通过对新村空间规划原则、两代新村工人社会身份建构、居住流动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新村改造与保护的讨论,揭示工人新村从“模范社区”到“纪念地”转型背后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社会意义。

目录

引言 上篇 工人新村——上海的社会主义改造史 **章 工人新村——一段社会史缩影(1949—1995年) 1.1949年以前的上海工人群体 群体的形成/社会特征/居住状况 2.工人新村的缘起 1949年以后的上海工人阶级及其住房状况/“新村”与“新村主义” 3.上海工人新村的建造历程 开端/扩张/停滞/恢复 第二章 公房体系的构建与居民管理 1.从房地产开发到公房体系 1949年以前的上海房地产市场/私房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公房体系 2.从保甲到居委会 1949年前上海的基层社会组织/工人新村里的居委会 中篇 工人新村的空间与社会建构——从1952年至1990年代 第三章 曹杨新村——上海社会主义空间样本 1.选址 “先生产后生活”/远离旧市区的“新世界” 2.住区规划 “如画的风景”/等级化的空间结构/集体主义生活 3.户型设计 标准化/差异化 第四章 “模范社区”——**代新村工人的身份建构 1.**赋予 单位筛选/职工评选 2.社会宣传 对外窗口/文艺作品 3.自我认同 对单位工作的强烈责任感/对新村空间的认同/对邻里关系的维护 第五章 失落的一代——第二代新村居民的曲折经历 1.生活轨迹 上山下乡/返城/新的困难/国企改革与职工下岗 2.社会身份的丧失与家庭关系的重建 **与个人命运/新村工人与单位/家庭关系 3.回归社区生活 对新村的依附/对住房的依附 下篇 社会转型中的工人新村——1990年代后 第六章 居住流动与社区融合 1.居住流动的背景 1990年代末以前的单位制社区/1990年代末以来的社会变革 2.居住流动的机制 流动的成因/流动的方式/流动的条件 3.流动的结果——社区融合 第七章 旧城改造中的纪念地 1.1990年代末以来上海城市发展的新背景 土地与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公房的萎缩/旧城改造/ 遗产保护意识与“纪念地”的设立 2.纪念地的尴尬 发展滞后/困难社区/丧失改造权 3.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曹杨一村的保护与改造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辰: 城市规划专业硕士,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学校 (EHESS) 城市研究博士(社会学方向)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社区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