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哲学时代(全12册)

古典·哲学时代(全12册)

1星价 ¥163.4 (4.3折)
2星价¥159.6 定价¥380.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2825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9cm
  • 页数:12册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68282543 ; 978-7-5682-8254-3

本书特色

如果历史是文明的长度,那么哲学就是文明的宽度 世界范围的文化轴心时代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思想大爆炸 铸塑之后2500年的文化基础 传略+学术渊源+主要思想,民国大师学者对先秦诸子百家的诠释和呼应 科学时代里的一次哲学苏醒 走进古典哲学时代,发现时代的真正哲学

内容简介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公元前五世纪左右,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古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之上……**次有了哲学家。”这就是著名的文化轴心时代。在中国,这个时代也叫作“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代。老子、孔子、墨子、孙子、孟子、庄子、荀子、公孙龙子、杨朱、鬼谷子、韩非子,一代代哲学家丛出不穷,灿若星辰。道家、儒家、墨家、兵家、法家、名家、纵横家,一个个流派著书立说,渊若大海。 《古典??哲学时代》精选12位先秦诸子的著作,辅以9位民国时期大师学者的精准讲解,既不同于原著的难以理解,又不同于当今作者的哲学鸡汤。采用“个人传略+学术渊源+主要思想”的解读和诠释方式,将老子的道、孔子的礼、墨子的爱、孟子的仁、荀子的性、韩非子的法、杨朱的贵己、公孙龙子的正名,以及庄子的逍遥、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鬼谷子的纵横开阖、变化莫测,一一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目录

古典·哲学时代——孔子研究

古典·哲学时代——老子研究

古典·哲学时代——孟子哲学

古典·哲学时代——墨子研究

古典·哲学时代——孙子浅说

古典·哲学时代——荀子研究

古典·哲学时代——庄子哲学

古典·哲学时代——韩非子研究

古典·哲学时代——公孙龙子研究

古典·哲学时代——鬼谷子哲学

古典·哲学时代——杨朱哲学

古典·哲学时代——诸子概论


展开全部

节选

**节?荀子与古代哲学 一、古代哲学的产生和派别 文化没有十分进步的社会,是没有哲学观念的。所以中国古代只有迷信和宗教,绝没有所谓哲学。中国古代哲学产生的时期,是在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末年,这一个长的期间(公历前七七〇至四八一)约计有三百年之久。其所以会产生哲学的原因,前人已经说得不少,大致可分为心的条件与物的条件两种。心的条件,就是宗教思想的摇动物的条件,就是社会情形的剧变。实际上则心的条件,也与当时社会情形大有关系,完全是受了物质界的影响。所以我们当预先略叙一叙当时社会剧变的情形。当时社会上的情形,普通所谓“政治黑暗,战祸激烈”固然用不着说,而*主要的还是时社会组织的变更。就是从前贵族政治下的贵贱阶级,已经破坏,而自由竞争的贫富阶级,却代之而兴。换一句话,就是贵族阶级的破产。我们看《左传》僖二十五年晋文公围阳樊的时候。 苍葛呼曰:“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此谁非王之亲姻?其俘之也?”乃出其民。(《十三经注疏·左传》卷十六第三页。) 可见当时贵族沦落为平民的,已经不少。又昭三年晋国叔向说“ 栾、卻、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同,卷四十二,第十一页。)这都是晋国失败的贵族,已经沦为奴隶了。*明显的要算《诗经·秦风·权舆》所写的一种贵族变成破落户的情形。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十三经注疏·诗经》卷六之四,第十二页。) 在《诗经》中,这种情形很多,这里不能多引。至于有钱的平民,不仅是比贵族富足,而且可以爬上政治舞台。比如郑国商人弦高的以牛十二犒赏秦师(同,《左传》卷十七第十四页。)和郑贾人的谋救荀罃(同,卷二十六,第六页。)就可见当时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小雅·十月之交》更明白的说: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与维同)多藏。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同,《诗经》卷十二之一,第八页。) 这里是说他择任官吏,只拣新进有钱的人,将贵族遗老完全不用。《曹风·候人》讥笑一般暴发户,说的更好。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同,卷七之三,第五页。) 所以这一个时期,是一个新旧阶级交替的时候。到战国初年,便已不大见贵族政治的形影。这种剧变的情形,正是《十月之交》所说的“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一次变更,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都很不小,而*重要的是下列两种。 **、我们知道那时的贵族阶级,在社会上同时算是知识分子,他们的知识,自然比较一般下等社会的人要高明许多。他们既然降到下层社会里面,知识自然会逐渐普及于一般社会,而知识的工具,也随着一天比一天发达。我们看“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载书甚多。”(梁任公《先秦政治思想史》**百四页。)这虽已是战国初期的事情,可以想见书籍的流布,早已比较的盛行。这是哲学发生物质方面的一个主要原素。 第二、我们知道知识较高的人,思想也比较的发达。这一般知识较高的人,忽然沦落在下层阶级,遭了这一种环境的剧变,他们心理上所受的刺戟,是特别的大。因此思想上也会起一种变化。这种变化,便是宗教思想的动摇。他们从前所认为“福善祸淫”“保护人民”,特别是保护他们贵族阶级的上帝老倌儿,现在为甚么会使起他们流离失所?于是对于上帝和一切宗教,都发生了疑问。我们看《诗经》上说: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十三经注疏·诗经》卷十八之二,第十四页。) 这是对于神明,如何的怨望,而讲得*明白,还是 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同,卷十二之二,第十页。) 以外如《小弁》的“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天之生我,我辰安在?”(同,卷十二之三,第四页又第六页。)都是这种思想动摇,明白的供辞。这种思想,自然也逐渐的影响到一般社会。比如《唐风》的《鸨羽》: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同,卷六之二,第七页。) 便明是一位农人,当兵的口气。因此对于人民思想得了一个大解放,这便是我前面所说哲学发生的心的条件。 既有了知识的进步,思想的解放,而社会上又仍然是政治一天比一天黑暗,战祸一天比一天激烈,因此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困难,于是便发生了很多派的思潮。(看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二篇第二章)这种种思潮,便是后来哲学的种子。中国哲学的鼻祖,从前都承认是老子,据日本武内义雄的考证(武内义雄《老子原始》第四章《老子五千文的性质》,京都宏文堂本。)《老子》一书是集合法家、从横家、兵家和《黄帝》书而成,大概出在秦汉之际。(参看梁任公先生《先秦政治思想史》一百十一页)不过《老子》书虽然晚出,老子本人却不会是六国末年的人。武内博士将老子放在孔、墨之后,思、孟之前。梁任公先生把他放在孔子之后、庄子之前,都没有确切的证据。他在庄子以前,固然用不着说。就是把他当为中国哲学的鼻祖,似乎也仍然可以成立?比如《周易》的卦爻辞,时代大致比较孔子为早,这*大家所能承认的。但是他已经在讲“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大道理。(《十三经注疏·周易》卷二第二十—二三页。)就是诗人也懂得“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原则。再进一步,便是老子所说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庄子集释》卷下第二十一页,通行本。) 的无为而无不为之哲学了。《论语》的纂辑,虽然比较的后,看他受老子的影响,就已经不少。比如《泰伯》说“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大哉尧之为君也……荡荡乎民无能名焉。”以及《卫灵公》篇的“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 《十三经注疏·论语》卷八,第六页。又卷十五,第二页。)都明是老子的思想。或者老子比较孔子稍前,也未可知。这里似乎说的太泛了,我们再回头叙一叙中国古代哲学的派别。*初的分派,当然要算《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再下来便是《淮南子》的《要略》,《太史公自叙》以及《汉书·艺文志》的九流十家。这种分类,在现在都已不大适用,*近普通的分法,是将古代哲学分为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就是梁任公先生所说的四大潮流。这种分法在政治思想上来说,固然可以成立。若就哲学全体来讲,法家仅是集合儒、道、墨三家的学说,而略为加以修正;并且所修正的,也仅限于政治原理一小部分。是否可以独树一帜,确是一个疑问。好在本书另有专论荀子与古代政治的一节,这里只好请法家的诸位先生暂为退席,让我们略为讨论荀子与儒、道、墨三家在哲学史上的关系。

作者简介

谢无量(1884—1964),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 杨筠如(1903—1946),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首届新生,师从王国维、梁启超。其《荀子研究》一书是国内外荀子研究者的参考书甚而奉为圭臬。 陈柱(1890-1944),国学大家唐文治评价他说:“横空而来,足使千古学人才人一起俯首。” 其《老子研究》一书规模宏大,简洁精神,贯通老、庄、韩非,融中西学为一体,堪称近代老子研究学的代表之作。 郎擎霄,20世纪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一生著作颇丰。代表作《孟子哲学》《庄子哲学》,《庄子哲学》被后学称为近代庄子研究三大著作之一。 蒋百里(1882—1938),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曾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黎元洪总统府顾问。 刘邦骥,字襄奎,汉川麻河镇人,著名军事理论家。早年就读于两湖书院,1896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为张之洞幕僚,1905年创办武师范学堂,1907年创办陆军小学堂; 1917年任浙江宁波道台,1924年任北京高级警官学校校长。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