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

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

1星价 ¥154.4 (7.8折)
2星价¥154.4 定价¥1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2128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46
  • 出版时间:2019-03-01
  • 条形码:9787520321280 ; 978-7-5203-2128-0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是我国文字学研究中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及文献史料价值的著作。本书稿完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系作者丁易、(原名叶鼎彝)历尽艰辛,耗时七载,玉汝于成之作。 丁易著的《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当代中国学者代表作文库》始于作者问学北平师范大学时,师从钱玄同、黎锦熙先生习文字文法之学,抱志“纂集甲骨金文陶钵篆隶汇为一编,穷其形体变迁,究其义训溯源”,当其发轫撰集,写定可待之日寸,抗日战争爆发。作者遂投身抗战,书稿在动荡迁徙中部分散佚。幸得朱光潜先生邀其至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得以“尽观武大所藏甲骨卜辞、铜器铭文诸书”,重将佚稿参证考订、摹写移录。后又应黎锦熙先生之聘,至西迁兰州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历时十月,全书始成。黎锦熙先生阅后甚为称赏,当即为之题签。因条件所限无法排印,作者遂将这30万字手稿,含自叙、凡例、目录及正文14卷,装订成6册,仅供传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读了书稿,给予充分肯定。郭沫若阅后也评价甚高并为其题写书名。只惜此稿因排印困难未能出版。后作者据此稿,先后出版了《中国的文字》《中国文字与中国社会》等简本著作。作者还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并当选首届常务理事。此后,国家委派作者赴苏联讲学,不幸于1964年6月因突发脑溢血猝然离世,时年41岁,令人痛惜不已。 时隔70年后的今天,_止匕书稿才首次出版,这既是对作者丁易先生的告慰与怀念,更是向这位为中国学术文化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致敬!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是我国文字学研究中一部极具学术价值及文献史料价值的著作。本书稿完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系作者丁易(原名叶鼎彝)历尽艰辛,耗时七载,玉汝于成之作。此书稿始于作者问学北平师范大学时,师从钱玄同、黎锦熙先生习文字文法之学,抱志“纂集甲骨金文陶钵篆隶汇为一编,穷其形体变迁,究其义训溯源”,当其发轫撰集,写定可待之时,抗日战争爆发。作者遂投身抗战,书稿在动荡迁徙中部分散佚。幸得朱光潜先生邀其至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得以“尽观武大所藏甲骨卜辞、铜器铭文诸书”,重将佚稿参证考订、摹写移录。后又应黎锦熙先生之聘,至西迁兰州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历时十月,全书始成。黎锦熙先生阅后甚为称赏,当即为之题签。因条件所限无法排印,作者遂将这30万字手稿,含自叙、凡例、目录及正文14卷,装订成6册,仅供传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读了书稿,给予充分肯定。郭沫若阅后也评价甚高并为其题写书名。只惜此稿因排印困难未能出版。后作者据此稿,先后出版了《中国的文字》《中国文字与中国社会》等简本著作。作者还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并当选首届常务理事。此后,国家委派作者赴苏联讲学,不幸于1954年6月因突发脑溢血猝然离世,时年41岁,令人痛惜不已。时隔70年后的今天,此书稿才抢先发售出版,这既是对作者丁易先生的告慰与怀念,更是向这位为中国学术文化做出很好贡献的学者致敬!

作者简介

丁易(1913-1954年),原名叶鼎彝,又名叶丁易。安徽桐城人。中共党员,原九三学社中央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现代学者、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用笔名孙怡、访竹、光华之、童宜堂等。1953年应苏联政府邀请,由高教部派赴莫斯科大学讲学,翌年6月突发脑溢血于莫斯科逝世。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955年)、《明代特务政治》(1950年)、《中国文字与中国社会》(1950年)、《中国的文字》(1951年)、《丁易杂文》(1947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