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道可道: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研究/暨南文库.新闻传播学
1星价
¥51.3
(7.3折)
2星价¥51.3
定价¥6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82791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66827913 ; 978-7-5668-2791-3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三部分:新闻学研究、传播学研究、广播电视学研究。精选了作者的数十篇论文(独著和合著)及一篇研究心得,这些文章分别发表在核心期刊、新闻传播年鉴、各种蓝皮书和会议论文集上,有些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系列数据库转载,有些还获得各种奖励。
内容简介
互联网和新媒体急速发展、新闻传播学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的社会大环境下,作者推出本书作为全面总结学科前沿的窗口,同时也将其作为学术交流的载体。本书研究领域比较广,并有不少理论创新,先后涵盖新闻学研究、传播学研究、广播电视学研究等领域,作者提出了各种新锐观点,体现其独到见解和理论建树,提供了与广大新闻传播学关注者、爱好者等进行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目录
总序
序言
**编 新闻学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
“不可预知”:电视新闻的卖点
论电视新闻舆论场
电视记者角色的符号解读
“寻兵报道”的多重价值解构
中国电视呼唤新闻评论
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
“新闻立台”:回归与选择
评论强台:从改变话语方式开始
拐点透析电视新闻三十年
终端制胜:广播新闻的形态之变
第二编 传播学研究
新媒介生态下的传播裂变
互联网语境下的传播渠道
传统媒体失效及社会化传播兴起
试论社会化传播理论的构建
内地电视在香港传播初探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社交媒体给少数民族带来的发展机遇
“海上丝路”研究的新思维
治网于草野,取信于草根
伦理:互联网治理的基石
第三编 广播电视学研究
论作为空间产品的电视节目
论作为时间产品的电视节目
论电视节目形态构成
《中国好声音》的传播特征与价值创新
从制播分开到网台融合
“后电视”的转向与转型
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改革
中国广播亟待第三次升级转型
从《故宫》看中国纪录片的转机
南派纪录片的理论分析与现实判断
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评析
纪录片《新丝绸之路》的对比分析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谭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节目评价专家,中国新闻奖、中国国际纪录片节评委,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暨南大学“卓越导师”。近年来主要研究新媒体和传媒经济学、媒介融合以及传统媒体转型。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偏见
¥19.0¥56.0 -
性心理学
¥18.4¥5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5.5¥39.8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4.0¥36.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乡土中国
¥13.5¥26.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1.9¥3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