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带我回家

带我回家

1星价 ¥16.3 (3.4折)
2星价¥16.3 定价¥4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7491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05749108 ; 978-7-5057-4910-8

本书特色

1.真实故事改编,震撼人心!《带我回家》是根据加拿大的一段“黑历史”创作而成。20世纪50年代一项针对精神病院的法令,改变了数以千计加拿大魁北克孤儿的命运。一对母女穿越人性的幽暗,历时二十余载终得相见,被埋藏多年的真相也由此得以重见天日。 2.权威媒体热荐,销售火爆!《带我回家》中因为国家机器而造成的孤儿们的悲惨命运,触动了大众的敏感神经,甫一上市,即引发媒体广泛关注,并迅速登临加拿大小说畅销榜冠军,入围加拿大读者票选年度十佳图书;不久后,《带我回家》登陆美国,上市仅1个月销量突破10万册,并入选美版豆瓣GOODREADS年度好书。《纽约时报》《书单》《出版人周刊》《科克斯书评》《环球邮报》《多伦多星报》等权威媒体纷纷推荐! 3.关于爱和被爱,给女性的成长小说!当《菲洛梅娜》遇见《孤儿列车》,便是《带我回家》,一部由秘密、欺骗和爱构成的扣人心弦的成长小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被爱的证据。

内容简介

父亲一直是麦琪很崇拜、很依赖的人,而麦琪也是父亲很宠爱、很寄予厚望的子女。而当麦琪违背父亲的意志爱上隔壁的穷小子,还生下了女儿艾洛蒂后,父亲的宠爱便不再了,艾洛蒂则被强行送到了孤儿院。 20世纪50年代,加拿大魁北克政府颁布了一项新法令:将提供给精神病院比孤儿院更多的财政拨款。贪婪的教会借机将掌管的孤儿院改造成为精神病院,等待着艾洛蒂等成千上万孤儿的,是日复一日的非人虐待……

目录

楔子


**卷 杂草防治 1948年—1950年


第二卷 在非生长时令移植 1954年—1961年


第三卷 花之家 1961年—1971年


第四卷 种植 1974年


展开全部

节选

“播下种子的人就是在播种生命。”麦琪的父亲经常提起在他珍爱的 1940 年到 1948 年的农业年鉴中的这句话。他不是简单地播种,而是以近似布道者对上帝的虔诚态度对待这些种子。他是他们镇子里妇孺皆知的种子大师——虽然这个名号听上去有些自命不凡,却带有崇高的光环。麦琪因自己是种子大师的女儿而欢喜。因为这让她产生了一种优越感——至少曾经是那样。就像她所在的这个省一样,法国人和英国人永远都在彼此较劲,她的家里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阵营。麦琪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一定要选择一边,而且得忠诚地维护它。于是,她选择了父亲这边,父亲也选择了麦琪。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常常给她读经典园艺著作。她*喜欢的一本书是《花园昆虫大全》,其扉页上有一首诗,她甚至能背诵下来:“玫瑰花上的甲虫真的很可恶;那些只看到甲虫却看不见玫瑰的人同样可恶。”其他的孩子听着童话入睡,而她的睡前故事却是播种和园艺——约翰尼·阿普尔西德带着从宾夕法尼亚州的苹果榨汁机中收集来的苹果种子步行数百英里,不断拓展果园的规模,并与当地的居民和印第安人分享他的财富;还有乔治·孟德尔,这位奥地利的僧侣在他修行的修道院里种植豌豆,研究了每一代作物的特征。她的父亲说,这些记录成了当今基因学和遗传学的基石。这些成就,父亲着重强调,都是从一颗简单的种子开始的。 她曾问过父亲:“你卖的那些种子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父亲用被冒犯了的神情看着她说:“我并没有生产种子,麦琪。它们是花朵生产的。” 它们所蕴含的天然之美让他*为着迷:茁壮成长的优雅根茎、叶子的形状、花瓣的颜色以及丰硕的果实。望着手掌中这些平凡的种子,他知道当它们的使命完成之时就会有奇迹发生。他也非常喜欢种子生长的可预知性,比如一颗玉米种子总是能够在九十天内生长成熟。麦琪的父亲乐于依赖这种经验,即便他的植物偶尔会出现瑕疵或畸形,而且让他一筹莫展,使他在夜里辗转反侧、来回踱步,仿佛那些种子背叛了他。 在孩提时期,父亲的这些故事为麦琪带来无限的慰藉,对于现在的她而言则意味着更多的东西,因为她正竭力使自己在这张陌生的床上和这个陌生的身体里安眠。十六岁时,麦琪的身体里也孕育了一颗属于她自己的种子,他即将成熟。那个宝宝挪动着身体,精力旺盛地踢打,用他的小脚和胳膊肘抵着她的腹壁,时刻让她想起那次可怕的罪孽、它引起的羞耻感以及给她的美好生活带来的巨变。 窗外已经昏暗一片。她从午睡中醒来,显然已到了晚饭的时间,她还是感到昏昏沉沉。她把一只手放在肚子上,手掌立刻感受到了令人紧张的胎动。至少现在在这里,她并非孤身一人。 姨妈喊麦琪吃晚饭,麦琪伸了伸懒腰,不情愿地打开灯,缓缓地挪下床,走下楼梯去面对他们。 餐桌上摆着一大盘周日晚餐特有的烤牛肉,旁边放着一盘盘胡萝卜、土豆和豆子。大人们已经打开了一瓶红酒。有新鲜出炉的面包、柔软的黄油、盐和黑胡椒。她的父母来这里做客,麦琪见到了父亲,为此她感到很开心。她非常思念父亲,然而父亲却和她不一样。她能看得出来父亲在努力地控制自己,可是每当他看向自己时,那双蓝色的眼睛里总有一抹阴影,这是不够的。虽然他尝试给予宽恕,却不够坚决,他还无法从被背叛的情绪中走出来。 她的姨父郑重其事地磨了磨刀,切下了一薄片粉红的牛肉,白色的餐盘上留下了血迹。她的妹妹们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聊天,咯咯地笑成一团,她却没有加入她们。有人问是否有山葵酱,她母亲说道:“该死的,我把山葵酱忘了。”这时麦琪感觉自己的两腿间涌出了一股暖流。 麦琪的裙子湿了一大片,她尴尬得面红耳赤,想从桌边悄悄地溜走,跑到卫生间去,但是那股暖流止不住地往外涌。她站起身来,脱口而出:“我尿裤子了。”她的两腿之间依旧有液体涌出。奇怪的是,液体没有异味,只是哗哗地流到姨妈家的木地板上。 她转过身慌张地看着母亲,妹妹们全都疑惑地盯着她水迹斑斑的裙子。终于,她的姨妈德达高喊:“她的羊水破了!”*小的妹妹妮可尔突然号啕大哭,母亲和德达立刻起身准备行动。男人们目瞪口呆,老老实实地从桌前溜走,他们尴尬地等待着女人们发出指令。 母亲冷静地说道:“她要生了。” “现在吗?”麦琪的父亲望向了那块刚刚切好摆在长松木桌中央的厚实的烤牛肉,说道,“她的预产期应该是下个月。” 她的母亲厉声说道:“这种事情可由不得你安排。你*好给库伦医生打电话,告诉他我们到医院与他会合。” “怎么回事?”麦琪问道。之前没有人告诉她这一刻会发生什么。 德达冲过来,伸出一条柔软的胳膊搂住她的肩膀,安慰她道:“那个孩子提前来了,没事。” 没有人说“你的孩子”。永远都是“那个孩子”。甚至,连麦琪自己也认为那是“那个孩子”。虽然“那个孩子”给她带来了巨大的人生浩劫,但是她还没准备好让孩子离开。她已经把孩子当成了一个伙伴或是护身符,却不那么想把这个孩子当成自己未来的孩子。她还没到考虑这个问题的年龄,还没有办法领会到母爱的真正含义。不过,她不必知道。今晚,孩子的降生对她来说只意味着一件事:她会被解除在姨妈农场的软禁,她终于能回家了。她感受到了宫缩,疼得失声大叫。 “孩子出来了,”她的母亲说道,“孩子出来了。”

作者简介

乔安娜??古德曼 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现居多伦多,以撰写女性小说起家,多部作品相继于加拿大和美国出版。 她的父母生于《带我回家》这本书中的年代,她的母亲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真实事例,可惜在该书确定出版后就过世了,为本书留下一丝遗憾。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