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36977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84页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122369772 ; 978-7-122-36977-2

本书特色

1 《清洁能源概论》不仅介绍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还系统介绍了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评价技术。 2 《清洁能源概论》由11位入选2018年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专家编写,这11位同志都是清洁能源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队伍实力雄厚,经验丰富。 3 《清洁能源概论》的亮点是系统介绍了清洁能源的相关知识。

内容简介

《清洁能源概论》包含14章,主要包括绪论,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清洁煤技术,石油天然气的清洁生产,储能技术,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能效评价与节能技术。 《清洁能源概论》可作为高等院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冶金、化工、材料、环境和生化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以及高等院校通识课程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各种清洁能源教育的培训教材使用,还可供对清洁能源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参考。

目录

**章绪论
**节概述1
一、清洁能源的概念1
二、发展清洁能源的意义2
第二节清洁能源发展概况2
一、清洁能源利用现状2
二、国际清洁能源技术及产业发展状况6
第三节清洁能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
复习思考题8
参考文献9

第二章太阳能
**节概述10
一、太阳能的概念与特点10
二、太阳能的开发历史11
第二节太阳能的开发与应用13
一、光热转换技术13
二、光电转换技术18
三、其他形式的太阳能转换技术25
第三节太阳能的发展前景29
复习思考题31
参考文献31

第三章风能
**节概述33
一、风能的概念与评估33
二、风能的特点36
第二节风能的开发与应用37
一、风力发电系统37
二、风力发电机40
三、风力发电场44
第三节风能的发展前景45
复习思考题48
参考文献48

第四章水能
**节概述50
一、水能资源的概念和特点50
二、水能资源的发展概况52
第二节水能的开发与应用53
一、淡水能53
二、海洋能55
第三节水能的发展前景61
复习思考题62
参考文献63

第五章氢能
**节概述65
一、氢能的概念与特点65
二、氢能的发展概况66
第二节氢的制备与储运67
一、氢的制取67
二、氢的纯化70
三、氢的储存71
四、氢的运输75
第三节氢能的应用76
一、直接燃烧76
二、燃料电池77
第四节氢能的发展前景83
复习思考题84
参考文献85

第六章生物质能
**节概述86
一、生物质能的概念、特点与分类86
二、生物质的组成与结构88
三、生物质能的发展现状91
第二节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应用92
一、物理转换技术92
二、生物化学转化技术95
三、热化学转化技术97
四、生物质发电技术100
五、生物质能电池104
第三节生物质能的发展前景105
复习思考题107
参考文献107

第七章核能
**节概述109
一、核能的概念与特点109
二、核能的分类及其反应原理110
三、核能的发展概况114
第二节核能的开发与应用116
一、核能发电116
二、核能供热121
第三节核能的发展前景123
复习思考题124
参考文献124

第八章地热能
**节概述126
一、地热资源的来源126
二、地热资源的特点127
三、地热资源的存在形式127
四、世界地热资源及其分布128
五、地热能的发展概况130
第二节地热能的开发与应用133
一、地热发电技术133
二、地热直接利用135
三、地源热泵138
第三节地热能的发展前景141
复习思考题143
参考文献143

第九章清洁煤技术
**节概述144
一、清洁煤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分类144
二、清洁煤技术的发展概况147
第二节清洁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47
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147
二、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与气化技术149
三、煤的先进气化技术150
四、先进地下煤气化技术152
五、富氧燃烧及CO2回收减排技术154
六、以发电为主的煤热解气化半焦燃烧分级转化及灰渣综合利用技术156
第三节清洁煤技术的发展前景159
复习思考题161
参考文献161

第十章石油天然气的清洁生产
**节概述163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与特点163
二、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163
第二节石油天然气清洁生产技术164
一、物探清洁生产技术164
二、钻井作业清洁生产技术166
三、井下作业清洁生产技术169
四、采油采气清洁生产技术172
第三节石油天然气清洁生产评价体系173
一、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的建立依据和程序173
二、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174
三、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的技术内容175
四、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的基准值及权重值176
五、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的数据采集和考核评分179
复习思考题181
参考文献181

第十一章储能技术
**节概述182
一、储能技术的概念、分类及性能182
二、储能技术与产业概况183
第二节储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86
一、机械储能技术186
二、电磁储能技术192
三、电化学储能技术194
四、冷热储能技术202
第三节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205
复习思考题207
参考文献207

第十二章智能电网
**节概述209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征209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210
第二节智能电网与清洁能源发电212
一、太阳能发电及入网控制技术212
二、风力发电及入网控制技术219
三、分布式发电技术228
第三节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前景233
复习思考题234
参考文献235

第十三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节概述236
一、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概念与意义236
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特点和应用237
第二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开发应用239
一、碳捕集技术239
二、碳运输技术242
三、碳利用技术246
四、碳封存技术251
第三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255
复习思考题258
参考文献259

第十四章能效评价与节能技术
**节概述261
一、能效的概念、内涵和指标261
二、提高能效的目的和意义263
三、能效评估的方法和流程263
第二节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266
一、电力系统节能技术266
二、供热系统节能技术270
三、照明系统节能技术273
四、工业节能技术275
五、建筑节能技术278
六、交通节能技术281
第三节能效与节能技术的发展前景282
复习思考题283
参考文献283
展开全部

节选

为支持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培养清洁能源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对清洁能源国际热点课题开展前沿研究的高水平领军人才以及政策研究、管理人才,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应用能源》期刊社和瑞典麦拉达伦大学合作开展“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本项目依托《应用能源》期刊,结合瑞典及麦拉达伦大学能源技术和科研优势,整合全球著名院校导师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一流刊物、一流院校、一流导师、一流学员”四个一流的研究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为实现中国能源学科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本书作者中邓祥元、李宁、李克勋、李帅虎、王甫、杨广武、伊文婧、赵培涛等8位同志入选2018年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徐婧同志于2019年入选该项目。 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进行能源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在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已从2008年的11.8%上升到2017年的20.8%,而且清洁化进程加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为满足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全国各高等院校纷纷设立了与清洁能源相关的专业,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本科专业以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生物质能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工业节能技术、农村能源与环境技术、储能材料技术、氢能技术应用等专科专业,这为大量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技术实力雄厚、实践能力突出、真正学以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全国高等院校中能为能源类相关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介绍清洁能源知识的教材非常缺乏,大部分专业的学生都在使用与新能源相关的教材,但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是不同的概念。与新能源相比,清洁能源是指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它不是对能源的简单分类,而是指能源清洁利用的技术体系,此外,它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因此,为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清洁能源领域的相关知识体系与技术发展趋势,邓祥元同志组织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转化、减排技术、智能能源系统、储能技术、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等专业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本书。 本书作者在各自的专业技术领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多年,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根据每位作者的学科背景和学术特长,本书的编写任务安排如下:第1章和第6章由邓祥元编写,第2章由杨广武编写,第3章和第4章由李宁编写,第5章和第8章由王甫编写,第7章由李克勋编写,第9章由赵培涛编写,第10章和第13章由高坤编写,第11章由徐婧编写,第12章由李帅虎编写,第14章由伊文婧编写;*后由邓祥元负责统稿和校对。在内容编排上,本书除了介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外,还系统介绍了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评价技术体系。此外,作者为本书精心准备了配套的教学课件,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这将大大提高以本书为教材的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作者参阅了大量同行的教材、资料与文献,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此外,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但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邓祥元,江苏科技大学,副系主任,副教授,现为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2018年)、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2018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16年)、江苏科技大学首批“深蓝工程”青年学者(2015年)。目前主要从事利用废水、废气培养能源微藻的研究工作,作为科研骨干或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科研任务。到目前为止,邓祥元博士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其中的大部分论文都被SCI收录),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