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中国:交际文化篇:Communicative culture

对话中国:交际文化篇:Communicative culture

1星价 ¥71.3 (7.2折)
2星价¥71.3 定价¥9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19450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34页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61945032 ; 978-7-5619-4503-2

本书特色

**,本书所讲述的文化点,是以问卷形式从外国学习者中收集而来,是外国人关心、感兴趣或困惑的文化问题:怎样理解中国人的自谦?为什么中国人吃饭要抢着付账?中国人的餐桌上有什么礼仪?“不在”和“不在了”一样吗?“方便”“意思”都有哪些用法?“脸”和“面子”有什么区别?“问题不大”到底有没有问题?中国人不喜欢当众表示亲密吗?……这些问题你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第二,本书是图文书,文字精炼生动,大量精美的图片是对文字准确、生动的注解,打开本书你就会进入一种浓郁的中国意境,令你对中国的物态文化有更真切的体验。

内容简介

《对话中国》是一套面向汉语学习者全面解读中国文化的系列读物,共4册,包括《物态文化篇》《心态文化篇》《行为文化篇》及《交际文化篇》。全套图书以外国人普遍关注的中国文化问题为线索,以对话和案例分析的形式,回答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问题,语言通俗易懂,图片精美生动,使受众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中国以及中国人的生活。 本册为《交际文化篇》,通过阐释外国人与中国人交往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误会,从礼尚往来、做客宴请、社会称谓,到“意思”“方便”“吃醋”“以后再说”“问题不大”的意思等,既有语言的障碍,也有风俗的差异,深入分析每一个行为背后中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使外国读者以更加客观的视角看待中国人和中国文化,进而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 本书附有录音,录有全书的对话和短文,读者可以听读结合,更全面地感受中国文化。

目录

1.问“吃了吗?”,是要请客吗? 2.“慢走”是“慢慢地走”吗? 3.“一路走好”是“再见”吗? 4.你比我“贵”吗? 5.她“哪里”漂亮? 6.中国人的自谦是“假”和不自信吗? 7.中国人的亲属称谓为什么那么复杂? 8.是“老王”还是“王老师”? 9.叫我“老外”,是说我老吗? 10.中国人吃饭怎么像打架? 11.“家常便饭”怎么这么丰盛? 12.中国人怎么这么热情? 13.她为什么像警察一样? 14.在中国,怎么祝酒? 15.这个“方便”是那个“方便”吗? 16.“不在”还是“不在了”? 17.送礼物时,应该不应该一再坚持? 18.中国人接受礼物时为什么要推辞呢? 19.“钟”为什么不能当礼物? 20.不当众表示亲密,是因为他们不相爱吗? 21.为什么不能定价为“250”元? 22.为什么不能“吃醋”? 23.“意思”是什么意思? 24.绿帽子、白花能不能戴? 25.“以后再说”,什么时候“说”? 26.起名字应该注意什么? 27.“脸”和“面子”一样吗? 28.“问题不大”是有问题还是没有问题? 29.该怎么称呼张副总经理? 30.这酒一定得喝吗?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董萃,沈阳师范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概况教学、海外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为国家汉办阿拉伯地区孔子学院开发具有针对性的汉语教材,曾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