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方剂学/刘德军/十二五高职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方剂学/刘德军/十二五高职

1星价 ¥47.2 (8.0折)
2星价¥47.2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256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17-04-01
  • 条形码:9787513225632 ; 978-7-5132-2563-2

本书特色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

内容简介

本书为全国中医药行业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主编刘德军,由九所开办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有关院校联合编写完成,可作为高职高专中药及相关专业或相同层次各类中医药人员的培训教材,并可供广大一线中药专业人员自学提高之用。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中药方剂的基础知识,介绍了中药与方剂的起源和发展、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与用药忌、方剂与治法、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中药与方剂的用法等内容。中篇介绍了440种常用中药,其中掌握158种、熟悉128种,分别介绍其来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和使用注意,对掌握中药还分析了性能特点;了解中药154种,除14种附药外,均在正文后列表介绍。下篇介绍了177首代表方剂,其中掌握方剂40首、熟悉方剂63首,分别介绍其来源、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临床应用和歌诀,对掌握方剂还增加了加减化裁;了解方剂74首,在正文后列表介绍。

目录

上篇 中药方剂的基础知识
**章 中药与方剂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第四章 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
第五章 方剂的治法
第六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第七章 中药与方剂的用法

中篇 常用中药
**章 解表药
第二章 清热药
第三章 泻下药
第四章 祛风湿药
第五章 化湿药
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七章 温里药
第八章 理气药
第九章 消食药
第十章 驱虫药
第十一章 止血药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第十四章 安神药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第十六章 开窍药
第十七章 补虚药
第十八章 固涩药
第十九章 其他类中药

下篇 常用方剂
**章 解表剂
第二章 和解剂
第三章 清热剂
第四章 泻下剂
第五章 祛湿剂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七章 理气剂
第八章 消食剂
第九章 驱虫剂
第十章 理血剂
第十一章 治燥剂
第十二章 祛痰剂
第十三章 安神剂
第十四章 治风剂
第十五章 开窍剂
第十六章 补虚剂
第十七章 固涩剂
第十八章 涌吐剂

索引
常用中药拼音索引
常用方剂拼音索引
展开全部

节选

  《中药方剂学(供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康复技术、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用)》: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中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是其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物质基础,而有效成分的含量与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千金翼方》中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曝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功,卒无裨益。”由此可见,中药材适时采集是确保药材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积累是不相同的,甚至会有很大区别。首先,植物生长年限的长短与药物中所含化学成分的量有着密切关系。据研究资料报道,甘草中的甘草酸为其主要有效成分,生长三四年者含量较之生长一年者几乎高出一倍;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以六七年采收者*高。其次,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随月份的变化,有效成分的含量也各不相同。如丹参以有效成分含量*高的7月采收为宜;黄连中小檗碱含量大幅度增高的趋势可延续到第6年,而一年中又以7月份含量*高,因而黄连的*佳采收期是第6年的7月份。再者,时辰的变更与中药有效成分含量亦有密切关系。如金银花一天之内以早晨9时采摘*好,否则会因花蕾开放而降低质量;曼陀罗中生物碱的含量,早晨叶子含量高,晚上根中含量高。植物类药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各器官的生长成熟期有明显的季节性,其采收时节和方法通常以人药部位的生长特性为依据,大致可按药用部位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一)全草类大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有的割取植物的地上部分,如薄荷、荆芥、益母草、紫苏等。以带根全草人药的,则连根拔起全株,如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茎叶同时入药的藤本植物,应在生长旺盛时割取,如夜交藤、忍冬藤等。(二)叶类叶类药材采集通常在花蕾将开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此时正当植物生长茂盛的阶段,药力雄厚,*适宜采收,如大青叶、荷叶、艾叶、枇杷叶等。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三)花和花粉类花类药材,一般采收未开放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对花朵次第开放者,要分次采摘。花类采摘时间很重要,若采收过迟,则易致花瓣脱落和变色,气味散失,影响质量,如菊花、旋覆花;红花则宜于花冠由黄色变橙红色时采收。蒲黄等以花粉人药者,须在花朵盛开时采收。(四)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应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如瓜蒌、马兜铃。少数品种有特殊要求,应当采用未成熟的幼嫩果实,如乌梅、青皮、枳实等。以种子入药的,如果同一果序的果实成熟期相近,可以割取整个果序,悬挂在干燥通风处,以待果实全部成熟,然后进行脱粒。若同一果序的果实次第成熟,则应分次摘取成熟果实。有些干果成熟后会很快脱落,或果壳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白豆蔻、牵牛子等,*好在开始成熟时适时采取。容易变质的浆果,加枸杞、女贞子等,在略熟时于清晨或傍晚采收为宜。(五)根和根茎类一般认为以阴历二、八月为佳。早春二月,新芽未萌;深秋时节,多数植物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其营养物质多贮存于地下部分,有效成分含量高,此时采收质量好,产量高,如天麻、苍术、葛根、桔梗、大黄、玉竹等。也有少数例外的,如半夏、延胡索等则以夏季采收为宜。(六)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此时植物生长旺盛,不仅质量较佳,而且树木枝干内浆汁丰富,树皮易于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木本植物生长周期长.应尽量避免伐树取皮或环剥树皮等简单方法,以保护药源。至于根皮,则与根和根茎相类似,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发前采集,如牡丹皮、地骨皮、苦楝皮等。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其具体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应在三月中旬采收,过时则虫卵已孵化;鹿茸应在清明后45-60天截取,过时则角化;驴皮应在冬至后剥取,其皮厚质佳;小昆虫等,应于数量较多的活动期捕获,如斑蝥于夏秋季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