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5363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74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20353632 ; 978-7-5203-5363-2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时期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组织发育为线索,开展社会组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在理论层面,以组织社会学、社会发展理论为视角,围绕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开展中层理论的研究和社会建设理论的探索,提出转型期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变迁的思想,提出价值诉求构成了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另一方面以社会治理理论为根据,从中国社会变迁和社会组织的身份转型、行动拓展、理念革新三个观察社会组织路径创新的视角,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革中探讨社会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努力发展本土化的社会组织理论探索。在实践层面,以实证访谈调研为取向,对不同领域的社会组织的现实经验和发展模式进行考察。分别考察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基层社区的治理实践与创新、行业协会的变革、地缘性商会的组织机制、基金会的发展状况与创新模式、草根组织的管理模式创新与推进路径、以及不同类型的支持性社会组织的模式创新与治理结构拓展。

目录

导论:中间社会的发育与社会治理新格局
**编 社会变迁:个人与组织的变革
回到社会:非政府组织研究的社会学视野
自由职业者的从业选择与从业方式探析——以社会变迁中个人与组织关系为视角
从“单位人”到“自由人”——我国自由职业者生存特征的社会学分析
韦伯对合理性悖论的反思——现代性问题研究的起点
有限理性思路的扩展与补充——基于组织决策视野中的思考

第二编 社会转型:“中间社会”的发育
后单位时代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重构——以“中间社会”的构建为视角
转型期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契机及其限制
新时期中国社会管理组织基础的变迁
再组织化过程中的地缘关系——以地缘性商会的复兴和发展为视角
转型社会的组织基础再造——以律师事务所为例

第三编 社会变革:社会组织的困境
转型期社会组织的价值诉求与迷思
社会组织的发育路径及其治理结构转型
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社会组织的资源困局
社会管理的组织化路径——社区民间组织的“均衡化”发展
社会组织治理结构的转型——基于草根组织卡理斯玛现象的反思
“双重脱嵌”:外源型草根NGO本土关系构建风险——以东北L草根环保组织为个案的研究
嵌入式基金会社会化转型的困境——基于组织场域视角的个案分析
从国家法团到社会法团:官办NGO改革路径的再思考——基于J省官办基金会的调查
转型期宗教慈善发展的困境及路径选择

第四编 社会治理:社会主体的协同
以治理为名:福柯治理理论的社会转向及当代启示
草根NGO如何推进农村社区的新公共性建构——基于吉林通榆T协会的实践探索
“村改居”进程中农村社区“公共性”的重建及其意义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新公共性”的萌发与营造——基于吉林省坪村的实地研究

第五编 社会创新:社会主体的实践
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变迁及创新路径
支持性评估与社会组织治理转型——基于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实践分析
组织衍生型社会企业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以长春心语协会的发展为例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转型中的社会组织》:  改革开放后,中国相继进行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机构的精简与职能的转变和“小政府、大社会”目标模式的确立,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深刻的变化和调整,单位组织的结构、功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单位不再是一个无所不包、全能式的组织形态,它在适应中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分化与重组,社会呈现出大量分工明确、具有各种专业职能的组织形式,社会中观层面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社会景象。单位制的社会运行和管理机制已逐步走向终结。各类社会组织的功能面临新的分化与合理定位。  政府(行政)组织的变革与转换。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中国政府长期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就是它对社会事物的全方位包揽。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变革,转变政府的职能。改革的重点是使全能型政府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由部门管理转向行业管理。政府的管理理念也由以“管”为主转向以服务监督为主。政府转变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权力下放、政企分开。因此,政府行政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说是还权于民,让渡部分社会空间和权力。这些改革措施调整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使一些具有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的新兴组织形式得到快速的发展。  经济组织的变革与转换。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组织只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组织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组织形式多样,数量大增。除了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外,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大量呈现,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原来由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形势,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就发生了扭转。在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正式开始之前“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份额占到70.4%,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占据绝对优势。十几年后的2002年,经济组织形式更加多样,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公司”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其中国有企业的地位大大降低,其在企业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为16.2%,在生产总额中的所占份额为15.6%。①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使得原有的单位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单位已不再是城市唯一的组织形式,城市劳动力人口可以在不依赖单位的情况下,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资源,即出现了多元化利益主体。  社会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在中国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快速变革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重构。一方面,个体户、私营企业的大量出现,需要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将他们联结起来,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市场和政府也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维护市场秩序,联结政府和个人,进行社会性的调节与整合。正是这一需求促进了中国社会改革的进程,确立了社会改革的方向,即“政社分开”,将原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职责还给社会,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促使具有社会管理职能的“第三部门”蓬勃兴起。  “第三部门”是学者按照社会三分法的逻辑,将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看作为第三部门,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仁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等等。近年来,第三部门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  一是数量的急遽增长。据统计,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社团的数量一直很少。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性规模的社团只有44个,到了60年代也不足100个,地方社团的数量也只有6000来个;而到了1989年,全国性规模的社团达到1600个,地方社团超出20万个;再到1997年全国性规模的社团达到1848个,县级社团有18万个。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团的发展和扩大呈直线上升势头,“截至2007年底,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已经超过38.69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1.16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7.3万个,基金会1340个,较之1988年增长了87倍。  ……

作者简介

  崔月琴,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1983年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后从师于著名哲学家高清海先生并获博士学位。曾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总编辑、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近十几年来主要关注并从事组织社会学、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社会组织的发展等相关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和推进路径研究”,在国内许多重要期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三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