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插图本名著名译丛书/缪塞/法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读者评分
5分

包邮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插图本名著名译丛书/缪塞/法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23.0 (7.7折) ?
1星价 ¥23.0
2星价¥23.0 定价¥30.0
商品评论(1条)
ztw***(二星用户)

插图意味不明

2020-12-10 13:29:19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02015193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020151936 ; 978-7-02-015193-6

本书特色

法国浪漫主义领军人物的自传体小说 法国心理小说的开创者,“世纪病”一词由此而来

内容简介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的主人翁沃达夫是巴黎的一位花花公子,当他发现情妇背叛了他,精神受到打击,对一切都产生了怀疑,于是投身于放荡的生活中,染上了所谓的“世纪病”。直到他父亲去世,他回到乡间,认识了温柔善良的比埃松太太,不久他们就相爱了,然而这段爱情由于沃达夫的怀疑和悲观,很终以悲剧收场。小说富有戏剧性、结构巧妙、笔调轻盈、色彩鲜明、充满激情,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为创建法国浪漫主义心理小说和为法国近代小说开辟道路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部作品成功地勾勒出欧洲社会发展中的整整一个时代,“世纪病”一词即由此小说而来。

目录

出版说明

人民文学出版社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社之初即致力于外国文学名著出版,延请国内一流学者论证选题,优选专长译者担纲翻译,先后出版了“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名著名译插图本”等大型丛书和外国著名作家的文集、选集等,这些作品得到了几代读者的认可。丰子恺、朱生豪、傅雷、杨绛、汝龙、梅益、叶君健等翻译家,以优美传神的译文,再现了原著风格,为这些不朽之作增添了色彩。

2015年,精装本“名著名译丛书”出版,继续得到读者肯定。为了惠及更多读者,我们推出平装版“插图本名著名译丛书”,配以古斯塔夫·多雷、约翰·吉尔伯特、乔治·克鲁克香克、托尼·若阿诺、弗朗茨·施塔森等各国插画家的精彩插图,同时录制了有声书。衷心希望新一代读者朋友能喜爱这套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目次

**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要写自己的生活史,首先需要有生活经验;所以我现在所写的并不是我自己的生活史。当我还年轻的时候便感染了一种可憎的精神上的病毒,现在我把那三年中我所遭遇过的一切叙述出来。假如只是我个人害过这种病,我就不用再来饶舌了;但是,正因为有许多别的人,也同我一样吃过这种病的亏,那么,我就算是为这些人来写这本书吧,但是,我却还不大知道他们是否将会注意它;万一谁也不去关心的话,那我也还是能够从我这个工作成果中得到好处,从而更好地把我自己的疾病治好,就像一只踩了猎夹的狐狸,为了能够脱险,只有自己细细地啃断那只被夹住了的脚。 第二章 正当帝国战争的时候,丈夫和兄弟们都在德国打仗,忧郁的母亲们生下了神经质的、苍白的、激动的一代儿女。这些在两次战斗的间歇中怀孕的、在战鼓声中长大、在中学里受着教育的千万个孩子,彼此以阴沉的眼光你望我、我望你并在检验他们瘦弱的臂部肌肉。有时候,他们的父亲身上沾着血污突然出现了,把他们高举到穿着军服的金饰粲然的胸前,然后放下来,又骑上马儿走了。 当时在欧洲只有一个人是真正活着的;其余的人都是为了苟延残喘,只好拼命用这个人呼吸过的空气来充塞自己的肺。法国每年要向这个人贡献三十万青年;这是给恺撒缴纳的捐税,如果没有这一群绵羊跟着他,他就不可能延续他的幸运。为了能够横行世界,他就需要有这么一群追随他的人,而*后他自己也不免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在一个小山谷中的一株垂柳下,走到了自己的末路。 从没有比在这个人统治的时候,有更多的令人睡不着觉的漫漫长夜;从没有人看见过有那么多绝望的母亲俯身在各城砦上;也从没有像人们在谈论死亡的时候,周围有那么大的沉寂。可是在人们的心中却也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胜利者的喜悦,这么丰富的生活和令人振奋的军乐声。而且从来也没有过像这晒干了那遍地鲜血的灿烂的阳光。人们说这是上帝特意为这个人放射的阳光,人们把这种好阳光叫做他的奥斯特里兹的阳光。事实上他本人也用他那始终轰鸣着的大炮来制造更多的阳光,可是在他的大战后的次日,却只留下了云雾。 当时的男孩子们,就是在这样一个万里无云、空气中闪耀着无数的光荣、辉映着无数的钢铁的晴空底下生活的。他们很知道他们是注定要给屠杀的;但是,他们却相信缪拉是不能被伤害的,而且人们曾经目击皇帝在枪林弹雨中通过一座大桥,人们更相信他不会被打死。而且,就是必须死掉,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死本身是那么美丽、那么伟大,死神穿着冒烟的红袍是多么辉煌!它和希望多么相似呵!它收割的是那么幼嫩的麦穗,因此,它也好似变得年轻了,以致人们再也不相信自己会老。所有法国的摇篮都成了盾牌,所有的棺材也成了盾牌,真的,再没有老人了,剩下的只有死尸和半神人。 然而不朽的皇帝,有一天正站在一座山岗上,观看七个民族在互相厮杀;当他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将会成为全世界的主人,或只是半个世界的主人时,死神这里说的死神是穆斯林的死神。指滑铁卢之役。从大路上走过,只用它的翅膀末端轻轻地碰了他一下,就把他推到海洋里去了。听到他跌倒的声音,那些垂死的国家便从它们的病床上再度站起来,并且伸出了它们的钩形的巨爪,所有的大蜘蛛都一起走来宰割欧洲,把恺撒的红袍给自己改成小丑的戏装。 正如一个旅行家,当他走上征途之后,就要夜以继日,冒着雨淋日晒去赶路,既不觉得疲劳也忘了危险;但是,当他一旦回到了家里,在火炉前面坐下,他就会感觉到无限的疲乏,仅能拖着倦腿走向他的卧床:正如法兰西一旦失去了恺撒,就突然感觉到了它的创伤。它晕倒下去了,而且陷入那么深沉的睡眠里,以致它的古老的国王们以为它已经死去,就用雪白的尸布把它收殓起来。而那支头发灰白的老弱残军也精疲力竭地被撤回来,于是那些荒凉的宫堡里的炉灶又重新凄凉地生起火来。 这时候,那些饱经征战、杀人如麻的帝国时代的人们,又开始来抱吻他们瘦弱的妻子,并和她们重叙当年的爱情;但当他们在故乡牧场的水泉边照视自己的脸孔时,才看到自己已是那么老弱、那么残废了,因而不禁想起他们的孩子来,他们希望在自己去世时,能有亲人来给自己合上眼睛。他们就询问自己的儿子们在哪里?孩子们从中学出来后,既看不见军刀,也看不见甲胄,既看不见步兵,也看不见骑兵,于是轮到他们来询问他们的父亲到哪里去了。人们回答他们说战争已经结束,恺撒已经死去,而威灵顿和布吕希的肖像则悬挂在各领事馆和大使馆的客厅里,肖像下面用拉丁文写着这么一行字:世界的救星。 当时生活在这个破碎了的世界上的,是忧愁的一代青年。所有这些孩子,都是那些曾经以他们的热血洒遍大地的人们所遗留下的后裔;他们都是在战争中诞生,并且也是为了战争而诞生的。他们曾经盼望了十五年莫斯科的白雪和金字塔那边的阳光。他们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城市;但是,人们对他们说,通过这些城市的每一道关卡,都可以到达一个欧洲的首都。他们在脑子里藏着整个世界;他们望着大地、天空、街道和大路;却只见一片空虚,唯有他们教区里教堂的钟声在远方发出回响。 成群披着黑袍的苍白的幽灵慢慢地穿过田野;有些幽灵却去敲人家的门,当人家给它们开了门时,它们便从衣袋里抽出一些破烂不堪的大幅羊皮纸,并凭着这些羊皮纸证件来驱逐居民。拿破仑帝国时代财产被没收的人,在帝国覆没后又回来向人民反攻倒算。许多在二十年前仓皇出走的人们,都心里犹有余悸地从四面八方走来了,他们都在要求物归原主、争吵和叫嚷;人们不禁惊异为什么仅仅一具死尸,就招来了这许多乌鸦。 法国国王坐在他的王座上,左顾右盼地看看在他的挂毯上有没有一只蜜蜂。有些人把帽子脱下反转来伸向他的面前求乞,他便给他们一些钱;有些人递给他一个耶稣圣像,他便在上面吻一下以示祝福;又有一些人只满足于向他的耳边叫嚷一些响亮的大人物的名字,他的回答是叫这些人尽管到他的大厅里去叫嚷,那儿将能发出更大的回声;还有一些人把他们的破旧大衣摊给他看,看见大衣上绣的蜜蜂都已无影无踪,他便给这些人每人一件新大衣。 孩子们目睹着这一切,始终期望恺撒的影子会在戛纳登陆,并且给这些幼虫打打气,可是,始终毫无声息,而人们所看见的,只是在空中招展的王旗上绣着的惨白的百合花。当孩子们谈到人生的光荣的时候,人家便对他们说:“你们去当神父吧”;当他们说到志愿的时候,人们也是说:“你们去当神父吧”;当他们说到希望、爱情、势力和生活的时候,人们还是说:“你们去当神父吧!” 这时候,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一张国王同人民双方签订的契约走上了讲台;他开始说光荣是一件美事,而军事野心也同样的美;但是,还有一件更美的事情,它就是自由。 孩子们抬起头来,想起了他们的祖父,他们也曾经这样说过。他们还回想起在他们家中阴暗的角落里,曾经看到过一些神秘的披着长发的大理石半身像,下面刻着拉丁文的说明;他们还想起在夜里更深时分,看见过他们的曾祖父摇着头,说有一条血河比那位皇帝的血河还要可怕得多。对他们来说,在自由这个字上,有着某种使他们心跳的东西,它既像是一个遥远的和可怕的回忆,又像是一个更加遥远的可爱的希望。

作者简介

阿·德·缪塞(1810—1857),法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生于巴黎,父亲是个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官员。他的**本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故事》是在1830年七月革命前夕创作的,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情调。1833年长诗《罗拉》的发表,使他获得成功,1835年至1841年间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其中包括“四夜组诗”(《五月之夜》《十二月之夜》《八月之夜》和《十月之夜》),这些诗被列为法国浪漫派抒情诗的杰作。此外缪塞还写有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剧本《洛朗萨丘》等。 译者简介: 梁均(1909—2002),原名梁继本。1937年获法国图卢兹大学法律学硕士学位,1939年获巴黎大学研究院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宣传部长,《祖国抗日情报》主编,1949年后历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干部,外交部欧非司法语国家科科长,人民文学出版社外编室法文编辑,译审。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有长篇小说《驴皮记》《人生的开端》《卡迪央王妃的秘密》《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爱神阿弗罗蒂特》《阿达拉》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