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581965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82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45819656 ; 978-7-5458-1965-6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喜爱美食热爱美食传承文化的读者这些随笔或为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全解析,或为饱含感悟和回忆的抒怀随笔;有和陈晓卿、沈宏非、邵忠等老友的交往趣事,也有诗文中的美食掌故和作者的即兴诗作,读起来颇有趣味,体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特色。
内容简介
《一日一菜》册收录了作者2019年秋、冬两季的文章。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多种食材、菜品及其料理方法,从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到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按照季节和节气有顺序、有重点地记录。比如秋天是吃蟹的季节,作者详细记录了各种蟹的很好食用时间和料理方法,花蟹、黄油蟹、奄仔蟹、大闸蟹、阿拉斯加帝王蟹轮番上阵。还有描写北京“三烤”烤白薯、烤肉、烤鸭以及糖炒栗子,一副北京胡同的秋日景致跃然纸上。炸酱面讲究大,酱、面、菜码一个都不能马虎,一碗炸酱面让萧瑟的冬日充满咸鲜味。这些随笔或为短小精炼的美食小文,或为讲述回忆和往事的抒情暖文,表现了作者对食物、中国饮食的深入思考。第2册收录作者2020年春、夏两季的文章。作者在书中分享了多种食材、菜品及其料理方法,从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到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按照季节和节气有顺序、有重点地记录。春天的鲜味目不暇接,素的有竹笋、香椿、荠菜,荤的有鳜鱼、鲫鱼、鲅鱼。吃过很后一顿炸花椒鱼儿,意味着春天的结束,不久后就是黏腻的夏天,但滋啦滋啦的烤肉可让人痛快淋漓,烟火气正浓。这些随笔或为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全解析,或为饱含感悟和回忆的抒怀随笔;有和陈晓卿、沈宏非、邵忠等老友的交往趣事,也有诗文中的美食掌故和作者的即兴诗作,起来颇有趣味,体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特色。
目录
节选
垮炖比目鱼 侉炖比目鱼也放“醋椒”,但比醋椒味儿轻柔,是暧昧的味道。 “侉炖”是鲁菜的一种炖法,归类家常味。山东人自谦:说话瓮声瓮气、直来直去,很侉。延伸到炖鱼,直接加清酱、葱姜蒜、醋、料酒,宽汤出锅。鱼吃完,下一锅杂面条,或蘸煎饼吃。 北京也有侉炖鱼,锅更大,汤收的紧。吃完鱼,汤没了。 鲁菜影响大,有北方代表菜之说。黄河以北,幅员辽阔,都是山东菜的咸鲜味。(近些年各省在搞风味特色,都说是独立菜系。至少三十年前不是。) 北京菜的组成复杂:满清的涮羊肉,蒙古的烤肉,清真小吃,南京或山东烤鸭。山东菜进京,成了北京的山东菜。“山东海参”、“山东丸子”,山东本地没有。北京的山东厨子做的而已。 山东烹饪协会说,大董是学山东菜的;北京烹饪协会说,大董是北京菜。我自己也傻傻的,说成是“大中国菜”,向全国师傅学习。 过去有八大楼、八大居,基本都是山东饭庄。服务官家商贾。其特色是擅于用汤,明于火候,选料讲究,刀工精细。 “侉炖比目鱼”是活化石,记载着鲁菜进京的信息。大董菜单上有。其做法是:比目鱼去骨,改成骨牌块(运刀加工,形如骨牌),用料酒、盐、香油腌偎,沾面粉(要领是边沾边抖落,不要沾上很多,吃起来利落),裹鸡蛋,炸(须用柴鸡蛋,炸出来颜色金红)。 炖时用清汤。当年,我参加北京市“金龙杯”**届烹饪大赛的时候,遇到了这个问题,汤不是太浓,就是太淡(汤为老母鸡调制,太浓酽,香气太浓;如果薄汤,又有寡味),突出不了比目鱼的“鲜”。后来,徐福林师傅指点,在寡淡清汤中,加瑶柱汤(瑶柱俗称干贝)即可。 徐福林是山东牟平人,北京出生,在全聚德干了几十年。山东菜朴茂,北京菜讲究,他都精湛。 用瑶柱清鸡汤,略炖。胡椒、醋、香油调味,比“醋椒”味儿少,要轻柔,轻柔到暧昧。然后码入“窝盘”,鱼上放眉毛葱,芫荽叶。倒汤时,拍勺扣住眉毛葱、香菜,不让热汤烫着。 看在眼里,鲜亮、精神。吃在口中,不是糊弄味儿。秋冬天,热热的喝,你能尝出暧昧的味道。 北京人的味道 忽然想给北京人定个味道。 北京人是啥样呢?怕是问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答案。简单一点,北京出生的人,气质是啥样子。 小说里,骆驼祥子和虎妞儿算是,老舍也算吧。葛优和王朔算吗?写得一笔好字的徐静蕾应该是。 皇城根人,有一种油渍麻花的爷腔,骂起人来不吐核儿。我喜欢王朔的作品,也学他的腔调,可惜学不会。又有胡同生活,闲适惬意,大夏天光着膀子乘凉,盛产“膀爷”。家住二环以内的,开发商拆不动。大伙跟吃了凉柿子一样,踏实着呢。 我认识的美女,有几个是北京人。比如唱歌的叶蓓,还有尹伊,还有一个徒弟媳妇,都长的漂亮,一个个性格直爽,不端着不摆着,能说能笑能喝酒。徐静蕾是北京的茉莉花香,许晴是北京秋天熟透的柿子,柿子里的小舌头充满甜蜜的诱惑。王朔说,这些女生味儿,不可言传。 有一道,原汁原味儿是北京菜——芥末鸭掌。世界上叫芥末的有三种;辣根,山葵,黄芥末。只说黄芥末,原产中国山东。山东人把芥末味道带到北京。北京从有烤鸭就开始剥鸭掌,全聚德、便宜坊剥鸭掌有几百年了。两厢合一起,就有了“芥末鸭掌”。 芥末鸭掌好吃不好做。纯正好芥末,市场上不好找。 北京当年,有一个“34号”是特供商店,大饭庄子都从那里进货。2000年前后,“34号”撤销,搬走。知道他家芥末地道的,还千方百计找上门去。发芥末要控制好温度,夏天泡,不要开水。冬天把沏好的芥末,放在热地方,暖气上或火炉边。 芥末发好了,调芥末汁。用米醋泄开,加水,滤掉泥沙。加北京金狮酱油、香油、味精、料酒、盐,把味儿调正。 鸭掌要现剥现吃,鲜鸭掌是黄色的,这样的鸭掌有油香。剥鸭掌是手艺,一般都是大姐干,时间长了,她们一边聊天一边剥,眼睛是不看的,但剥下来的鸭掌个个整齐。 吃芥末鸭掌有个技巧,不能鼻子、嘴都张着,那样芥末直来直去冲鼻子,眼泪一下就下来。要用嘴喘气,肯定没事。芥末汁很辣,一不留神,上了脑门,就是醍醐灌顶了。 会吃的人上瘾,稍微呛一下,打个喷嚏,像鼻烟。过瘾,爽。 烤鸭店的师傅,还带我们吃烤鸭蘸芥末,与烤鸭蘸酱裹葱,是另一个味道。 秋冬,北京人吃芥末白菜,还有芥末肚丝。芥末,北京人戒不了。 我吃过法国的第戎芥末。波尔多,有专卖烤牛肉配芥末汁。芥末汁用奶油和柠檬调过,温和有奶油味,和法国人的性格差不多——不如北京芥末有劲儿, 菜有酸甜苦辣咸,人分生旦净末丑。一个芥末,就能五味杂陈,配上五脊六兽,吃出眉眼高低。 ……
作者简介
大董,全名董振祥,北京烤鸭代言人。1961年12月出生,北京人,国内知名厨师,大董餐饮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中国烹饪大师,中式烹调高级技师,工商管理硕士。从业四十年来,大董博采众长、融会中西饮食文化,一贯倡导“古典朴茂、时尚隽雅”,独*“酥不腻”烤鸭,“大董中国意境菜”的概念的提出,更是将菜品在味觉和视觉上与生活美学充分融合。大董餐厅也成为“意境中餐”烹饪的代表。
-
餐桌上的中国史
¥21.9¥58.0 -
中国茶品鉴图典
¥23.2¥58.0 -
蔬食记忆
¥14.5¥45.0 -
卤味大全(精装彩图版)
¥16.6¥52.0 -
食器之味
¥20.0¥56.0 -
过瘾湘菜(精装彩图版)
¥16.6¥52.0 -
清新爽口凉拌菜
¥17.7¥49.0 -
雅舍谈吃-梁实秋雅舍全集-珍藏版
¥12.3¥29.8 -
精选美味速成家常菜1000例
¥20.1¥49.0 -
别说你懂红酒
¥32.9¥58.0 -
本味家常菜 : 凉拌、小炒、汤煲3688例
¥14.6¥39.0 -
说茶饮茶
¥3.4¥10.0 -
因为简单 所以丰盛:理想的日用饮食
¥15.4¥38.0 -
明天请来我家吃饭
¥16.7¥49.0 -
幸福糖水
¥14.0¥35.0 -
人间滋味 精装
¥13.2¥34.8 -
170种超人气蛋糕轻松做
¥16.9¥49.8 -
空气炸锅的72种创意美食
¥16.1¥56.0 -
南洋滋味
¥28.9¥59.0 -
陕人陕菜
¥15.7¥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