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董卓

董卓

1星价 ¥37.8 (4.3折)
2星价¥37.0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475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580页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59647573 ; 978-7-5596-4757-3

本书特色

低音出品︱以董卓为引,一窥东汉末年的荣辱兴衰与权力纷争1. 以董卓为切入点讲述东汉末年历史的通俗读物,将皇室、外戚、宦官、党人、世族、军人之间的权力游戏娓娓道来2. 作者特别整理“大事年表”,时间、事件、董卓的人生轨迹与东汉朝局变化一目了然3. 从江湖游侠到大汉相国,从权倾朝野到星落云散,全面展现董卓的一生·迷茫的王朝,闪耀的将星汉桓帝时代,凉州的江湖游侠董卓在战乱中被举荐为凉州官吏,凭借出色表现和卓越的战功不断升迁,*终被破格拔擢,入京担任羽林郎。永康元年,董卓任军司马,率军出战关中并大获全胜,名扬朝堂。 ·烽烟四起,宦海沉浮汉灵帝初年,董卓从县令升迁为属国都尉,又被派往西域任戊己校尉,*终被免职。此后依靠段颎复起任并州刺史。后升迁至河东郡守,接替卢植与黄巾军冀州主力作战,战败免职。 ·帝国黄昏,平乱夺权汉灵帝末年、少献交替。宦官、清流党人、世族、外戚之间明争暗斗。帝国战火四起,董卓坚守关中,成为大汉前将军。皇室嫡长子刘辨与庶出二皇子刘协背后势力剑拔弩张,争夺皇位。*终领军在外的董卓趁乱入雒阳夺权,改立刘协为汉献帝。 ·群雄割据,枭雄末路汉献帝时代,董卓实施新政并大权独揽,而曹操、袁绍、袁术等人先后起兵,东汉大乱。朝廷反董情绪日益高涨,*终在董卓嫡系部队反攻关东之际,并州王允与吕布等人设计伏杀董卓。 1. 以董卓为切入点讲述东汉末年历史的通俗读物,将皇室、外戚、宦官、党人、世族、军人之间的权力游戏娓娓道来2. 作者特别整理“大事年表”,时间、事件、董卓的人生轨迹与东汉朝局变化一目了然3. 从江湖游侠到大汉相国,从权倾朝野到星落云散,全面展现董卓的一生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汉桓帝至汉献帝初年,东汉30余年的荣辱兴衰,以董卓宦海沉浮的一生作为故事主线,讲述皇室、外戚、宦官、党人、世族、军人在汉末时期的权力纷争。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讲述汉桓帝时代,董卓在凉州被举荐为官,凭借出色表现和卓越的战功不断升迁,*终破格拔擢入京担任羽林郎,平步青云。第二部分讲述汉灵帝初年,董卓先遭免职,后依靠段颎复起,与黄巾军冀州主力作战,失败被免。第三部分讲述汉灵帝末年、少献交替。东汉战火四起,董卓坚守关中抵御叛军,成为各路驻外军队中实力*强大的一路,*终趁乱入雒阳夺权,改立刘协为汉献帝。第四部分讲述汉献帝时代,大世族与董卓之间利益相害,朝廷反董情绪亦日益高涨,引发“十八路诸侯反董”;董卓退守关中,*终死于并州集团的刺杀。

目录

目录


**部分 汉桓帝时代:迷茫的王朝,闪耀的将星

**章 东汉凉州的“网红”

第二章 凉州乱起,火线提拔

第三章 董卓在凉州的政坛贵人

第四章 东汉帝都与皇帝保镖

第五章 东汉的十字路口,敢问路在何方

第六章 党锢之祸,无奈的抉择

第七章 帝国三线开战,将星闪烁

第八章 乐极生悲的董卓与东汉

第九章 汉灵帝的即位流程

第十章 桓帝时代真正的终结

第二部分? 汉灵帝时代:烽烟四起,宦海沉浮

第十一章 东汉特殊的地方官

第十二章 帝国*西端的变局,西域的艰难任务

第十三章 帝国北方的危机,董卓东山再起

第十四章 董刺史在并州的离奇事

第十五章 崩溃的文艺青年

第十六章 自暴自弃的皇帝,毫无生机的王朝

第十七章 黄巾起义

第十八章 黄巾平定战,董卓欲比肩皇甫嵩

第十九章 凉州风云再起

第二十章 绝地反击,超常发挥的人生

第二十一章 汉军功败垂成,董卓封侯拜将

第三部分 帝国黄昏,平乱夺权

第二十二章 凉州沦陷,董卓据守关中

第二十三章 日暮途穷的东汉王朝

第二十四章 1800 年前的宫斗大戏

第二十五章 乱世伏笔,一场被抹去的夺储之争

第二十六章 陈仓之战

第二十七章 董卓急转直下的人生

第二十八章 东汉脱轨

第二十九章 董卓与何进的政治博弈

第三十章 神秘的七日 ( 上 )——董魔王入京

第三十一章 神秘的七日(下)——我进京城来,为了换皇帝

第四部分 献帝初年:群雄割据,枭雄末路

第三十二章 献帝时代的开端,董卓新政

第三十三章 董卓身边的“诸葛亮”

第三十四章 三国*强猛将的真容

第三十五章 董卓麾下的出彩配角

第三十六章 权力的游戏,少帝党的反击

第三十七章 酸枣会盟,帝都西迁

第三十八章 议和与开战,西风压东风

第三十九章 江东猛虎北伐,南风压北风

第四十章 帝国分西东

第四十一章 人设崩塌,魔王式枭雄

第四十二章 董魔王的末日

第四十三章 郿坞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

展开全部

节选

第十九章 凉州风云再起 一、两起两落忙在家 董卓又成董布衣了,**次被免官时有段颎可以依靠。现在段颎已经死了5年了,董卓是凉州派系的带头人之一,自然不可能在凉州圈子里找靠山了,他需要想别的办法复起。若想再次荣归东汉政治舞台,除了需要找人帮衬,还需要一个机会。 当同是凉州出身的皇甫嵩名震天下之际,董卓估计也没闲着,他得做很多工作。比如在朝廷中寻找能帮助自己再次复出的帮手,比如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以平复心情,再总结几十年来宦海生涯的得失,重新制定接下来的人生规划。 老董下台期间,我们很难看出他的人脉如何。世族之中、宦官之中、凉州军人之中,哪些人是老董的铁杆支持者,哪些人是要将老董除之而后快的人,现在没有史料能说清楚了。 董卓在光和七年(184年)八月因兵败下曲阳被免职,大概8个月后又被启用,这期间他在朝中是否找到了新靠山?虽然历史没有记载这些琐事,但肯定有新的靠山,而这股势力的构成,我们会在后面的故事中慢慢分析。 当然,就算董卓找再多的人替他在朝堂上做工作,他终究需要一个复出的机会。 董卓一生中的多次机遇都与战争有关,当年凉州羌乱,他崭露头角;后来关中大战,他借机上位;并州与鲜卑的防御战又给了他担任刺史的机会。而此时,东汉经过黄巾之乱,可谓哀鸿遍野,造反能成功的思想让很多人的心思活络起来。以前不想反的、不敢反的人都有了新的想法。 在这种背景下,董卓的机会如期而至,因为凉州又乱了。 咱们接下来说说,老董*关心的、能让自己再次实现封侯拜将理想的“凉州之乱”。 二、被忽视的西州之乱 1800多年前,带动凉州叛乱蝴蝶效应的两个人就是韩约和边允。 韩约和边允在凉州很有名气,和董卓早年的职务一样,是黄巾之乱前后的凉州刺史府从事。既然做得了刺史府从事,那在凉州的名号自然很响。这两只“蝴蝶”胡乱地抖动着翅膀,*终引发了一场震动大汉的蝴蝶效应。 凉州叛乱**回合,刀兵再起 黄巾之乱大家耳熟能详,可在黄巾之乱还未全部平息之时,东汉帝国西边爆发的凉州之乱,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来龙去脉。这是一场不亚于黄巾之乱的大规模叛乱,它关系到董卓再次崛起,也是东汉瓦解的导火索之一。 大家对这场叛乱了解不多,是因为平定这场叛乱的主角是董卓。英雄的故事往往被加工传颂,可“反面角色”的故事自然没什么大书特书的必要。可谁让咱拿董卓作为主线来说东汉末年的故事呢,那就得详细说一说这东汉乱世的导火索——西州叛乱。 在“凉州三明”的时代,段颎等人是和叛乱羌人战斗。可眼下凉州叛乱的基调却发生了变化,在黄巾起义举国震荡之际,凉州很多想反而不敢反的人感到机会来了。 《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其冬,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反叛,遂共立湟中义从胡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杀护羌校尉泠征。”中原黄巾之乱还未彻底平定,凉州北地郡的先零羌人首先造反了,而后枹罕、河关地区也开始有人造反。*后,也是*要命的,当年帮助汉军镇压叛羌、隶属于汉军建制的湟中义从羌部队,在头领的带领下,也在金城郡地界掀起了叛乱。也就是说,除了先零羌,就连汉人和汉军曾经的配属部队湟中义从羌也反了,这个问题可就大了。 这三伙造反的人,声势可不小。但凉州地区若处置得当也不至于让星火的叛乱演变成燎原之火。 可惜,**回合的凉州叛乱,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置。 湟中义从羌的两个头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跟汉军对上了上来护羌校尉泠征就死了,估计护羌校尉部损失也不小。 接着韩约和边允被刺史府派去跟湟中义从羌议和,结果二人被叛乱羌人扣押成了人质。 然后,金城郡郡守陈懿处置不当,本人也身死殉国。湟中地区本就和金城郡相近,叛军消灭了护羌校尉部,又占领了金城郡。至此,湟中义从羌已经占领了凉州的中西部。 《后汉书·董卓列传》李贤注引用《献帝春秋》曰:“凉州义从宋建、王国等反,诈金城郡降,求见凉州大人故新安令边允、从事韩约。约不见,太守陈懿劝之使往,国等便劫质约等数十人。金城乱,懿出,国等扶以到护羌营,杀之,而释约、允等。陇西以爱憎露布,冠约、允名以为贼,州购约、允各千户侯。约、允被购,‘约’改为‘遂’,‘允’改为‘章’。”陈懿死了,朝廷还通缉了“两只蝴蝶”。这下可好,“朝廷不仁,就别怪我们兄弟不义”,韩约和边允选择更名加入叛军,成了叛军中的“合伙人”。 按照《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的说法,韩遂和边章是先叛变,然后和叛军一起整死陈懿的。先后顺序无碍故事发展,总之二人反了。 凉州叛乱第二回合,叛乱升级 凉州叛军拿下金城郡后,又有汉人名士加入,顿时士气大涨,兵锋直指刺史府所在的汉阳郡冀县。当时的凉州刺史是左昌,而这个人的前任是前文提过的大书法家梁鹄,两人水平都一般。梁鹄出自鸿都门学,是个书法家。而这左昌贪污军费,而且还看不上凉州为数不多的能吏盖勋。盖勋在凉州是个很了不起的名士,但他看不上董卓,几年后还写信骂过董卓。不过盖勋后来还是乖乖地回到了京城,在董卓控制下的朝廷当官,董卓也真没敢把人家怎么样。 湟中和金城地区的叛军攻打汉阳郡之前,能人盖勋被左昌打发去抵抗先零羌了。叛军迅速包围了凉州刺史府所在的汉阳郡冀县。此时,左昌又可怜巴巴地求盖勋率军回来救援。 盖勋和“两只蝴蝶”自然认识,双方的部队就在冀县城外对峙起来。盖勋暴脾气,大骂“两只蝴蝶”是叛徒,两人只好解释道:“刺史左昌当初要是早听您的话,派兵来救援金城郡,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孽深重,不能再投降回去了。”意思就是说别的没用了,我们哥儿俩造反到底了。 三人在城下居然没打。韩遂和边章可能感觉汉军援军到了,怕是打不下冀县,便撤退了,刺史府算暂时解围。 凉州都打成这个样子了,朝廷能看得下去吗?虽然帝国现在已经千疮百孔,但该怒还得怒啊,凉州刺史左昌狗屁不是,换人。 新任刺史名叫宋枭,空降凉州,凉州就靠新刺史拯救了! 宋枭有个“师父”叫向栩,二人思维绝不同于常人。当初黄巾之乱时向栩就向朝廷提议不用打仗,派人到黄河边上念《孝经》,冀州黄巾叛军听了之后,一定会羞愧不已,就自动投降了。向栩后来被宦官陷害下狱,死了。 凉州新刺史宋枭真是向栩的合格学生,有样学样,也打算印一些《孝经》给凉州老百姓和“造反派”学习。认为叛军看完《孝经》,一定深知自己的无知和愚昧,然后就会投降。 其实宋枭推行儒家教诲倒也没有错。但这种影响是久久为功的事情,宋刺史在叛乱爆发的节骨眼儿上,想用儒家思想直接平定叛乱,那可真有点儿开玩笑了。 宋枭什么时候被免的,没有明确记载,我估计也没干几天,之后朝廷又换了一个叫杨雍的刺史接任。 看看*近三任的凉州刺史吧。**个刺史,著名书法家梁鹄;接着来了一个连军费都敢贪污的左昌;*后又顶上来一个不切实际的宋枭,凉州能好得了吗?那有人问了,为什么不让董卓赶紧来接替凉州刺史? 他又能打,在关西又有名号,就算不让董卓来,换个凉州本地能人也行啊。还记得前文提过的“三互法”吗?就是汉灵帝那手“同归于尽”牌,本州人是不能回老家担任刺史的,有联姻关系的都??不行。 “两只蝴蝶”在叛军中的“妙用” 凉州一团乱,而前文说了韩遂和边章攻打冀县时没打下来就撤兵了,这么看这两人也不行啊。 非也。 《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伯玉等乃劫致金城人边章、韩遂,使专任军政,共杀金城太守陈懿,攻烧州郡。” 这俩人“专任军政”,说白了,叛军占领区的军、政都是这俩人管!攻烧州郡,可不一定只是打了一个冀县。 为啥羌人占多数的叛乱非要把军政指挥权交给两个汉人呢?他俩到底有啥本事? 这“两只蝴蝶”还真的引发了蝴蝶效应。二人加入叛军,表面上看,叛军只是多了两个汉人谋士,但实则绝不简单。 首先,二人的眼界和格局都远远高于羌人。韩遂曾经是大将军何进府中的座上宾,党锢解除之后,诛杀宦官的思潮开始暗流涌动,韩遂就建议何进设法杀宦官。可见韩遂绝不是一般的眼界和格局。 韩遂的眼界决定了叛军的发展,后来当凉州叛军发威,一度攻入长安地区时,他屏蔽了黄巾军“左面打豪强、右面还要推翻皇权”的口号,也改变了羌人的老思维:“不是羌人要造反!我们都是汉帝国的汉民!我们是凉州汉羌联军!” 二人*后选择了“上雒入京,清君侧,除宦官”作为宣传口号,将矛盾妥妥地转移到了宦官身上,博得了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凉州叛军底气硬了,抵抗叛军的朝廷军却好像理亏了。 这就是韩遂和边章的眼界和格局的用处。 其次,韩遂和边章都是刺史府从事,对凉州幕府的底细、地区物资的情况、武库兵械的存放、各地区军力的部署,领兵将校、各郡郡守等官吏的水平如数家珍,而且二人久在凉州任职,对汉军行军打仗的战阵布置、战法、战略更是了如指掌。 *后,二位凉州名士振臂一呼,叛军越聚越多,跟着造反的汉人也越来越多。就上面这三点,让韩遂、边章任叛军阵营副统帅的职务,专任军政,那也是值了。 三、冲出凉州,凉州叛乱演变成关中防御战 凉州地区对此次叛乱处置失当,叛军声势逐日暴涨,*后大军竟开出凉州,攻入关中,直逼长安和汉室陵园。两只蝴蝶竟变成了两只鹰隼,而数万凉州叛军也如脱缰的野马纵横在关中平原之上。 凉州这场蝴蝶效应*终给老董送去了“春风”。自永康元年(167年)年底董卓击败先零羌叛军、守住关中已经过去了18年,中平二年(185年)关中再现危机,而老董则如愿以偿地复出了,因为朝廷知道对付羌人和凉州叛军,老董*在行,所以中平二年春,“(叛军)将数万骑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托诛宦官为??名。诏以卓为中郎将,副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征之”。董卓又一次被朝廷任命为中郎将,跟随皇甫嵩率军出征关中。 老董被免职几个月后,官复原职,仍然担任中郎将,只不过这次朝廷没让他指挥关中地区会战,而是作为左车骑将军皇甫嵩的副手出征。当副手也行啊,能复出就算不错了,而且这场战役规模比冀州之战的规模更大,汉军后来增兵至10万。关中防御战打得并不理想,因为汉军面对的凉州叛军可不是黄巾农民,皇甫嵩这个时候也不敢大言不惭地直呼凉州叛军为飞蛾扑火的“蛾贼”了。 凉州经年苦战,数万骑兵可不是种地的农民,个个都是精锐,作战经验丰富。再加上韩遂、边章的指导,晓习战阵、通晓战法,那得是什么状况……更要命的是装备,凉州已经多地沦陷,各郡县武库中的制式强弩和铠甲现在在谁手上? 关中之战**回合,大概从中平二年三月打到九月,结果是皇甫嵩失败,叛军逼近长安,声势大振!《后汉书·董卓列传》载:“嵩以无功免归,而边章、韩遂等大盛。”此时宦官集团也开始借机报复皇甫嵩,《资治通鉴·汉纪五十》载:“(张让、赵忠)二人由是奏嵩连战无功,功费者多,征嵩还,收左军骑将车印绶,削户六千。” 当年以曹节和王甫为宦官头领的时代已经过去,新一届宦官头领是张让和赵忠。二人本来就因为皇甫嵩曾告发宦官而对其心怀不满,这时候不借机跟皇帝进谗言那才奇怪哩。 结果,皇甫嵩讨叛无功,免去左车骑将军职务,削封地六千户,留下两千户转封为都乡侯,同时撤销其“关西汉军总指挥”的职务。 四、关中防御战中场换人,政坛大佬接手平叛,董卓升官 皇甫嵩被免职后,关西战事的指挥权也随即发生了变化。《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朝廷复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拜卓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 当朝三公之一的司空张温接替车骑将军职务,持节,赴前线顶替皇甫嵩指挥作战。而董卓由中郎将拜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各自统兵继续配合张温作战。董卓做了破虏将军之后,距其入京夺权还剩下1500天。 把几个情况结合起来看,关中之战**回合的结局就很值得玩味了:皇甫嵩因战事不利加上宦官诬告下台,司空张温接手平叛工作,而作为皇甫嵩副职的董卓不但没有被牵连问责,还升为破虏将军继续统兵作战。老董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就要说说董卓和各参战将官之间的关系了。 先看董卓和皇甫嵩的关系。当年董卓失去了剿灭黄巾军的机会,皇甫嵩*终成功;现如今董卓又顶替皇甫嵩,得到扑灭凉州叛军的机会,二人你来我往,此时算是各赢一局。后来二人还是互相不服,直到董卓*后掌控朝局时,还不忘奚落皇甫嵩。由此看来,二人在**轮关中防御战的配合不会好到哪里去。 再看董卓与关中将领的关系。董卓成为凉州平叛战的主力后,汉军和叛军对峙的僵局*终被打破,协助董卓突击作战的是关中右扶风鲍鸿等将官,关中将官看来还是很愿意配合董卓作??战的。 *后是董卓与同为将军的周慎的关系。关中防御战中除了董卓,另一位重要将领叫周慎,也是凉州人,担任过豫州刺史。他是荡寇将军,与老董各统大军,二人关系如何呢?好,肯定好!《后汉书·孝献帝纪》李贤注引《东观汉记》曰“周珌,豫州刺史慎之子也。”周慎的儿子周珌*后成了老董的心腹,老董当然不会把死对头的儿子当心腹,想来周慎跟老董处得不错。 关西将领都和老董关系不错,那皇甫嵩被免职,*大的受益者成了老董,便不奇怪了。老董经过黄巾之乱的失意,“钩心斗角”的伎俩应该又成长了不少。从基层一点点干起来的董卓更懂人性,如果非让他玩路子,那接下来就成了老董的个人秀,一直表演到进入雒阳皇城,表演到了太师的位置上! 随着皇甫嵩被免职,“三公”张温接手平叛,**轮关中防御战就算结束了。 此时的东汉,关东的黄巾残部藏得满山都是,为啥都藏到山里了?皇甫嵩的京观就杵在下曲阳呢,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黄巾军敢下山试试,敢下来就给你叠到京观上去;而关西这边的叛军又杀到了长安。 在第二轮关中防御战之前,我们暂时把视线从长安地区移回雒阳,转入大汉朝廷,说些战场背后的故事。还是那句话,撇开大环境讲东汉,是说不明白的。 帝国东边还没消停,西边又乱,雒阳城里的汉灵帝现在已是手足无措。

作者简介

包福鑫,80后生人,历史钻研者,尤喜钻研东汉末年历史。擅综合史料,为各种历史人物“建模”,塑造出有血有肉、有着七情六欲的鲜活形象,以此切入,探索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剖析历史事件的关联,探讨历史进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