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流程与方法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流程与方法

1星价 ¥53.7 (3.4折)
2星价¥53.7 定价¥15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355511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15355511 ; 978-7-5153-5551-1

内容简介

本书融合了五十多家企业在两化融合贯标过程的经验,总结了贯标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政策、知识背景、以及两化融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与举措。主要内容如下: **部分主要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出台的背景,阐述了新的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化融合的兴起与演进和两化融合理论精要。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过程,包括首次贯标的三阶段工作、首次贯标后的工作,并用场景化的呈现帮助企业形象地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整个过程。 第三部分的内容则集中在两化融合的下一步工作,主要介绍了两化融合“十三五”规划的内容和工信部在推进两化融合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与举措。 附录部分收集了两化融合相关概念作为扩展阅读,包括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智能制造及新一代信息技术。 本书的目的在于帮助两化融合贯标企业的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迅速了解两化融合相关知识背景,便于企业更好地迎接贯标评定机构的评定工作。贯标企业的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可以将本书作为手边书,随时翻看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过程,也适合有兴趣了解两化融合标准体系基本内容的读者翻阅。

目录

**部分8 **章 新的环境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9 引例:海尔的持续创新9 **节 中国制造业的危机15 第二节 不确定性的环境17 第三节 企业的社会角色19 本章小结21 复习思考题22 第二章 两化融合的兴起与演进23 引例:中国石化集团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打造世界一流企业23 **节 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26 第二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兴起与发展趋势27 第三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推广策略32 第四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广应用成效40 第五节 两化融合生态系统与标准体系41 本章小结46 复习思考题46 第三章 两化融合理论精要48 **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48 第二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71 第三节 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81 第四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实施重点95 第五节 两化融合国家标准的试行与修订完善97 第六节 与常见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101 本章小结104 复习思考题105 第二部分106 第四章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过程指南107 **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过程综述107 第二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阶段的工作110 第三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阶段的工作113 第四节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阶段的工作117 本章小结120 复习思考题120 第五章 贯标后续工作指南121 **节 保持和改进阶段的工作概述121 第二节 年度检查121 第三节 复核评审122 第四节 持续塑造新型能力123 本章小结131 复习思考题131 第六章 案例实操场景举例132 **节 场景一:机构选择132 第二节 场景二:贯标启动133 第三节 场景三:现状调研135 第四节 场景四:对标诊断136 第五节 场景五:体系策划138 第六节 场景六:文件编写141 第七节 场景七:启动试运行143 第八节 场景八:内部审核145 第九节 场景九:管理评审147 第十节 场景十:外部评定148 本章小结150 复习思考题151 第七章 两化融合下一步工作重点152 **节 两化融合“十三五”规划152 第二节 两化融合下一步162 附录 2018两化融合推进大会两化融合咨询机构代表发言167 参考文献190 后记192
展开全部

节选

从海尔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需要持续变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生存下去,而两化融合是重要的抓手。 一、中国制造业面临四大危机 (1)技术危机:不重视核心技术、太过重视营销,对知识产权不尊重。 能帮助长寿公司度过危机的往往是核心技术与品质。自古以来,好产品的品牌主要靠时间沉淀,靠市场传播发力。产品和市场本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好的产品推动市场发展;好的市场呼唤更多好的产品,二者相得益彰、互相促进。但现在的中国制造业,过度依赖所谓的市场营销,过度渲染所谓的市场化,走向低价竞争,走向极端成为目前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的大问题。 随之而来的是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中国制造的仿制问题、山寨问题、投机取巧问题,无不折射出这方面的问题。相当数量的企业,对原创技术的漠视,对技术方案的不尊重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2)“管理”危机:过多的“管理”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的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多,管理证书多,宣传的各种“管理模式”多,但实际深入企业调研之后会发现,企业内部“部门墙”依然厚重,打造流程化、客户导向的组织体系依然任重道远,没有闭环的管理比比皆是。 在德国和日本,优质的零件和部件制造商,工厂、公司的领导、干部并不多;走遍了世界*先进的制造大国、强国,即便赫赫有名的整机厂商也没有那么多管理人员。 在制造强国,技术是*被尊重的,对技术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备受尊重的。技术人才不需要走管理通道就可以有很好的待遇,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持续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工匠精神”也就有了很好的载体。 (3)“人才”危机:职业化的人才和专业人才留不住。 工业尤其是大工业一定得强调连贯性、计划性,这就需要靠专业的技术队伍和职业化的人才团队来支撑。由于没有经历过工业化时代,在中国的制造企业里,农民工或者说农民工式的思维方式仍然存在于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之中,契约精神远远未能建立,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产业团队的创新、创造能力方面,面对工业强国的优质产品大多不堪一击,只能靠质次价低抢夺低端市场。未来的中国制造企业,严重缺乏训练有素的产业团队。 同时,中国制造企业很难聚集有职业操守的职业经理人。虽然说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资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均是矛盾体,但多数工业国家之间的劳资关系并未像中国企业这样说不明道不清。在中国制造型企业,众多的跳槽和不忠诚现象反映了员工对老板和领导的不信任。反之,老板和领导对下属和员工的不信任同样常见,不少企业甚至连对员工的*基本信任都没有。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契约关系非常脆弱。 (4)企业文化危机:精致的利己主义,没有底线的潜规则。 从长寿公司的研究来看,长寿公司的优质产品,负责任的企业价值诉求符合全人类。社会追求和社会责任均引领着时代、顺应着时代发展。只有承担了社会责任的公司,才能在危机到来的时候获得社会资源的支持。在有责任的企业里都树立了“企业利益至上”的文化,都立下了“高压线”,在管理规范和管理机制上建立起防范体系。 中国制造企业在商务上还存在很多问题,*严重的是在采购和销售端的腐败问题,以至于中国制造形成了近亲繁殖、权力寻租。大型制造企业形成了汽车、电信、石油、工程机械、钢铁、铁路装备、煤炭、农业机械、电力、橡胶等体系内循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而民营制造企业陷入了没有底线的潜规则。

作者简介

戴勇 北京科技大学工商管理(MBA)硕士,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中国500名咨询专家之一,工信部特聘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曾任职于大型央企,在国内知名咨询企业从业十余年,长期扎根于企业现实问题的研究与改进,以教练式咨询帮助成长型企事业单位的战略研究、组织变革与职能建设、企业转制、营销管理、研发管理等各管理模块的衔接与协同机制建设等,负责过的项目类型涵盖信息化规划项目、两化融合贯标咨询项目、企业管理咨询项目,并担任多家企业的管理辅导顾问。曾出版专著《企业信息化咨询实务》、译著多部。 张华杰 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美国PMI协会认证项目管理师证书(PMP)、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咨询证书;曾任职于大型国企,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参与和主持企业信息化规划、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项目数十家。 张百荣 中国科学院大学,社会心理学应用专业硕士;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心理咨询师、工信部在册两化融合贯标咨询服务人员(编号:CSAIII00017IIIMSE010002601); 曾先后任职于大型国企和上市公司,从事IT咨询、管理咨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工作,服务过的客户超30余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