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研究

包邮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研究

¥27.3 (4.1折) ?
1星价 ¥45.5
2星价¥45.5 定价¥6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09039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1-02-01
  • 条形码:9787521809039 ; 978-7-5218-0903-9

本书特色

本书集成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了文献梳理法、归纳演绎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开展研究,以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资金运动为主线,以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根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本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理论价值在于,本书为金融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结合进行了尝试,有助于金融学、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的交叉融合和进一步发展。其实用价值在于,本书提出的运作方案、产品设计及政策建议,针对性、实用性很强,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旦采纳应用,将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内容简介

本书集成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了文献梳理法、归纳演绎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开展研究,以低碳城市建设中的资金运动为主线,以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其根源,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对策。本书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理论价值在于,本书为金融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为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与金融学的结合进行了尝试,有助于金融学、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的交叉融合和进一步发展。其实用价值在于,本书提出的运作方案、产品设计及政策建议,针对性、实用性很强,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旦采纳应用,将会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目录

**章 低碳城市建设与投融资概述 **节 低碳城市的内涵 第二节 低碳城市建设的内涵 第三节 投融资概述 第二章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与资金缺口分析 **节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分析 第二节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进程分析 第三节 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资金缺口分析 第三章 低碳城市建设投资机制的理论探讨 **节 投融资机制及低碳投融资机制 第二节 中国投融资机制的演进与缺陷 第三节 现代投融资机制的内涵与作用 第四节 低碳投资机制的构成、建立路径与建立原则 第五节 碳减排参与型投资机制的建立 第六节 低碳创新需求型投资机制的建立 第四章 低碳城市建设融资机制的理论探讨 **节 低碳城市建设现代融资机制的结构 第二节 低碳城市建设现代融资机制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低碳城市建设现代融资机制的运作机理 第五章 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的演化博弈机制探讨 **节 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演化博弈的基本假设 第二节 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三节 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演化博弈的政府策略及其模拟仿真 第四节 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演化博弈的企业策略及其模拟仿真 第五节 低碳城市建设投融资演化博弈的银行策略及其模拟仿真 第六节 简要的结论 第六章 低碳经济财政融资方式探讨 **节 财政介入碳排放的现代经济学原理 第二节 低碳财政收入的经常性来源 第三节 低碳财政收入的补充性来源 第四节 低碳型生态转移支付制度 第五节 低碳财政预算制度 第七章 绿色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探讨 **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 第二节 绿色金融对碳排放权交易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绿色金融对产业结构低碳化的支持作用 第四节 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 第五节 中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具体实践 第六节 中国绿色金融模式对低碳经济融资的启迪 第七节 中国发展低碳金融的相关探讨 第八章 低碳经济常规融资方式探讨 **节 低碳产业及其融资概述 第二节 低碳产业发展的前景、现状及资金约束 第三节 对低碳产业常规融资机制作用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 常规融资机制与低碳新兴产业 第五节 完善低碳产业常规融资机制的对策探讨 第九章 完善贷款担保机制发展低碳经济探讨 **节 促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合理定位 第二节 促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财政支持 第三节 促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经营运作 第四节 促进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风险管理 第十章 节能减排合同服务方式探讨 **节 节能减排合同服务的提出背景、内涵与分类 第二节 节能减排合同服务对于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 第三节 节能减排合同服务的融资功能 第四节 节能减排合同服务在中国的发展 第五节 节能减排服务公司面临的信用困境与对策 第六节 节能减排服务公司面临的政策困境与对策 第七节 节能减排服务公司面临的融资困境与对策 第十一章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探讨 **节 碳配额交易的融资功能 第二节 实施碳配额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节 中国碳配额交易的进展 第四节 中国城市碳配额交易市场的优先发展 第十二章 碳交易的减排效应及碳市场效率探讨 **节 引言及文献综述 第二节 模型设计及数据来源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三章 碳排放权储备与借贷机制探讨 **节 引言 第二节 碳排放权配额储备的必要性 第三节 碳排放权配额银行的设立与运作 第四节 碳排放权配额银行的风险分布与控制 第十四章 金融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探讨 **节 引言 第二节 金融集聚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第四节 金融集聚度及能源效率的测度及分析 第五节 金融集聚对能源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六节 结论及启示 附录一 低碳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初探 **节 价值观重塑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根本 第二节 经济结构调整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基础 第三节 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 第四节 投融资机制创新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物质支持 第五节 制度创新是低碳城市建设的有力保障 附录二 论金融机构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社会责任 **节 金融机构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第二节 发展低碳金融与进行尽职调查是金融机构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社会责任 第三节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机构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保障 附录三 基于财政分权视角的低碳城市建设研究 **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财政分权与低碳城市建设:理论分析 第四节 财政分权与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附录四 环境规制、民间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 **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理论模型 第四节 实证研究 第五节 计量结果分析 第六节 结论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伟,男,1964年出生,博士,现为济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兼职: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经济学分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特邀理事,山东生态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济南绿色经济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山东省城市发展研究基地(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第二批成员,济南市委专家智库成员,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兼职研究员。同时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