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40185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326页
  • 出版时间:2021-01-01
  • 条形码:9787554018576 ; 978-7-5540-1857-6

本书特色

《冰壶秋月(精)/日知文丛》中这些文字,是作者数十年间因人、因事、因书而作的,虽无意为文,皆有感而发。鸿爪雪泥,往事如水,纵时过境迁,而中心存之。 全书分为三类,文章编排大致如下:“忆语”类是对家庭与家乡、老师和前辈的回忆,以及治学上的感想与寄语。“札记”类为读书心得,综论置于前,个案则以时代为次。“序跋”类以前辈、同行、后辈、本人之著作为先后。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知文丛系列之一种,是中山大学中文系吴承学教授的随笔集。其内容涵盖中国古典文学、中西文化交流、中外历史漫谈、读史札记、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等。所收文章分三部分:“忆语”是作者回顾自己学术生涯、怀念前辈故人的回忆文字,“札记、”是作者平时闲暇写作的文史札记与学术随笔,“序跋”是作者为师友、学生的学术著作所写的序言与跋语。吴承学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有多种学术著作,本书是他的**本“高头讲章”以外的随笔合集。

目录


书生本色
忆语
故乡漫忆
冰壶秋月
“念中文的,就要像梅花一样高洁”
温润的光辉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
人中难得九方皋
似是故人来
微信上的万里校书记
何妨吟啸且徐行
学者要有传世意识与文化责任感
学术的尊严与快乐
长江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致新一代学人
札记
求学途中的路标
一代学人的雪泥鸿迹
“文体”与“得体”
《采薇》是“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吗
释《文赋》之“怀霜”“临云”
“拟盐”“咏絮”漫议
古代文人并称的先后次序
卢纶《塞下曲》释疑
“不平则鸣”辨
不值与不遇
“换骨”“夺胎”二法本义辨识
程羽文乱点鸳鸯谱
用数学计量人生的诗歌
从偈颂到童谣
序跋
大学要有“养士”的气度
学人的名山事业
学术史须与研究对象平等对话
在原始语境中发现历史
文献考索与理论思辨
以“旧式”为“新声”
选堂之气象
樟树的象征
灵魂的居所
让现实照亮历史
“考之以制度”的春秋文体学
《水云轩集》序
《粤雅》序
一位岭南人的江南情结
文人唱和与并称
八股文的形态研究
学术的“富矿”
诗人之墓不是用砖石砌成的
世间有一种执着与无奈
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
类书与文学批评
学术上不可定于一尊
《晚明小品研究》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慢慢走,思考啊!”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余心有寄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故乡漫忆少小离家的游子,对故乡都有挥之不去的情结,有人称之为“乡愁”。在我心中,故乡是血脉相连的所在,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树高千丈,终究离不开根。我的家族是潮州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族。祖父吴长仁生于1897年,1965年他在泰国所写的《吴氏家庭传略》,是有价值的家族史料。《传略》清楚地记载,从我的高祖父开始,就多次“过番”到安南当苦力。曾祖父曾有一段时间家庭小康,后来又中落了。到祖父这一代,吴氏家族才有人读书。我祖父是我们家族**个读书人。二十岁开始,他三度到新加坡,四十岁又到曼谷。不久祖母在国内去世,从此他孤身一人在曼谷生活三十年,以教书、写侨批为生计。祖父在《传略》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情感和急迫返乡的愿望:“三十年往事如烟,每当月白风清,未尝不怀祖国家乡及儿辈。……古人云: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谁无祖国,谁无家乡?海外华侨,无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乃中华文化伟大成就,愿诸儿女为中华文化而奋斗!”这段话写于1965年,四十多年过去了,今天读来仍令人感动不已。我的祖父在泰国曾经是代人写侨批的先生,我家也保留了一些他寄来的侨批与家书。潮州侨批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它们满含着侨胞的泪水和汗水,也蕴含着侨胞对祖国家乡的深情和对亲人的责任感。从我祖父1949年的侨批记录,可以看出这一年之中,他共寄十八次批,也就是说,一年中有六个月是寄两次批的,可见对家庭的责任感有多强。另外从这些侨批记录中可以看出,当时国民党的国币与泰铢的兑换值不断下跌,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缩水好几倍。由此也透露出1949年旧中国经济迅速崩溃的情况。这些都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侨批的历史价值。祖父在1965年准备回国,但不久就遇到“文化大革命”,香港也受影响,多封侨批中都提到香港动乱,所以办理回国手续相当困难,一直到了1967年方办好。在祖父回国前*后一封侨批里,他写道:“明知诸事艰难,无奈年七十一,虽长途跋涉,亦不怯也。……但愿一路平安,不发生阻碍,是为幸也。到广州时,或到汕头时通电,未有一定。闻广、潮客车,在广州早开晚到(九点多)到西湖。而潮汕客车到枫溪镇岂有停车否?潮汕客车日日有开?抑或数日开一次?……尔父存无多钱,到家后如无工作可做,兼之年高,尔们兄弟姐妹须支持也。卧具一切须预备,将来棉被*重要,因久居热带,怕北风也。”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华侨,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又正值动乱,一个人带着行李,长途跋涉,辗转回国,何等艰难!而他对子孙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一床暖和的被子。对于祖父,故乡就是温暖所在。家父吴显齐是沉默寡言之人,从来不和我们谈自己的历史。小时候我家住在潮州,父亲是金山中学的教导主任,却因抗战期间曾在重庆工作受怀疑,被调到当地*偏远的山区凤凰中学,一个人独自生活。我家也从潮州搬到老家枫溪。P8-9

作者简介

吴承学,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诗文评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古代文体形态研究。著作有《晚明小品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旨永神遥明小品》等及论文多篇。编著有《晚明文学思潮研究》《中国文体学与文体史研究》《中国文学的文体选择与记忆》《中山大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