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见
读者评分
4.8分

偏见

纽约时报倾力推荐!认识到身而为人的认知局限,我们才能前进一步,缔造更好的世界。

1星价 ¥17.9 (3.2折)
2星价¥17.9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8条)
799***(三星用户)

非常好的书

本书作者珍妮弗·埃博哈特是美国非洲裔女性心理学家,她指出到人们会更擅长识别自己种族的面孔,而在识别其他种族的面孔时则常常会有问题——这一发现被称为“异族效应”。

2024-12-14 20:27:27
0 0
ztw***(二星用户)

给朋友买的,他说喜欢,品相不错😊

2024-11-26 14:21:2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4890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9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59648907 ; 978-7-5596-4890-7

本书特色

★纽约时报、福布斯、美国副总统贺锦丽、崔娃倾力推荐。
★作者珍妮弗.埃伯哈特博士是世界知名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两院院士。她在隐性偏见领域的研究成果让她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 ★亚马逊数千人评分4.7星,获选编辑精选“*佳非虚构作品”。英文版豆瓣Goodreads五千人评分8.7。
★本书入选樊登讲书书目,樊登博士视频解读,评价此书:“大脑的认知偏见会给我们自己和社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唯有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才能突破局限。”
★美国副总统贺锦丽倾情推荐:“我们不可能有比珍妮弗.埃伯哈特这本书更好的指导,来理解偏见如何在我们自己的头脑和整个社会中产生影响。”
★知名脱口秀演员崔娃高呼:“一本迷人的新书,珍妮弗.埃伯哈特博士是一个天才。”
★《福布斯》评论:无论是对**次接触偏见领域的新人还是经验丰富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都非常实用且充满力量。珍妮弗.埃伯哈特抛弃了掉书袋的大词,而是直接与读者的头脑、心灵和灵魂对话,让你以全新的角度思考新闻、你的邻居、你的工作场所和你自己。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珍妮弗·埃伯哈特教授关于偏见的多年突破性的研究和个人经历的总结, 为我们揭开了隐性偏见塑造和影响我们生活的秘密。内容包括: 眼中所见 ; 重寻自我 ; 出路在望。

目录

导言



**部分 眼中所见



第 1 章 看向彼此

第 2 章 偏见的产生





第二部分 重寻自我



第 3 章 谁是坏人

第 4 章 黑人男子

第 5 章 思想的自由

第 6 章 可怕的怪兽




第三部分 出路在望



第 7 章 家的安慰

第 8 章 艰难的课堂

第 9 章 伤痛的教训

第 10 章 底线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偏见的作用机制 我们用来对人进行分类的社会标准充满了可能指导我们行为的信念和感受。这也是纽曼在后来的经历中所认识到的一点——一旦他被归类为犹太人,人们会对他做出假设,并且会对他产生厌恶,还会对这些假设和感受采取行动。纽曼的故事的核心部分向我们展示了分类如何成为偏见的先兆。 但与此同时,分类也是我们大脑的基本工具。分类过程不仅适用于人,还适用于所有事情。我们可以给人分类,给动物分类,给食物分类,给家具分类。我们用信息填充我们分出的每一个类别,并为其注入引导我们行动的感受。 以苹果为例,看到这个分类,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苹果如何生长,生长的地方,现存的品种、颜色、大小、触感、味道,应该什么时候吃苹果,应该怎么吃,是煮着吃还是生吃,苹果是否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等等。而根据对苹果的了解,我们也会决定是否会喜欢苹果这个类别的食物。所有这些感受也可以决定我们会不会吃别人给的苹果,如果要吃苹果是去杂货店买还是去树上摘。只需看一眼苹果,我们的大脑就可以立刻调出与整个分类相关的感受和想法。事实上,这些相关性越强,这些感受和想法传达的速度就会越快。 我们关于社交群体的分类也是以类似的方式运作。但在这种情况下,将我们对社会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及对他们的态度称为“偏见”。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无论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我们的想法和态度都会和分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会自动触发,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举个例子,仅仅看到一个黑人,我们就会自动想起从社会中形成的一系列联想:这个人擅长运动,这个人学习不好,这个人是穷人,这个人跳舞跳得很好,这个人住在黑人社区,我们得提防这个人。进行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就是“偏见”,这种偏见可能在你无意之中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一切都毫不费力地发生在几毫秒的时间里。无论我们的价值观如何,无论我们有怎样的想法,无论我们希望在世界上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联想都可以主导我们的思维。 “刻板印象”这个概念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时代,柏拉图在《对话录》中探讨了一个人的看法是否与实际情况相对应的问题。但“刻板印象”这个词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进入流行话语体系。这个词不是由科学家引入,而是由一位记者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重要问题的新闻报道首先被记者本身和公众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过滤——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新闻界仍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沃尔特.李普曼被认为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记者之一。他在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担任报纸专栏作家有五十多年,他的笔下详细记录了战争、政治、社会动荡和人口变化。他将“刻板印象”一词应用于描述“我们头脑中的图片”——一种反映主观认知但代表客观现实的印象。这个词来自传统排版过程,印有字体的模具被铸造在金属板上,并在打印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复制——这就很像我们自认为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又未经检验过的定式的想法,而正是这些想法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我们所看到的事物。 奥克兰的一位警官在接受卧底任务的时候,就将自己脑内对于武装危险分子的印象误认为是他们真实的样子,这就是“刻板印象”在背后起作用。为了完成卧底工作,这名警官不得不打扮成他心中*讨厌的那个样子,衣着破旧、邋里邋遢、蓬头垢面。但这个形象与他对自己的形象认知大相径庭,在他心中,他是一个维护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勇者。因此,当这位警官无意在一个橱窗前看到自己的倒影时,他无法处理脑内理想形象和现实真实样子之间的差距。 李普曼十分理解“刻板印象”的作用和影响。他在1922年出版的著作《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中写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置身于喧闹庞杂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熟悉的文化所定义出的东西,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文化所给定的、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 李普曼一直以来从事的新闻舆论工作使他担心美国人可能会做出草率和不合逻辑的公民和政治选择,因为这些“刻板印象”已经使他们自动忽略了那些与他们的先验常识不符的信息。而这正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家把困扰李普曼的这种现象称为“证实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人们倾向于寻找并关注那些可以证实自己想法的信息,即使我们的面前还摆着完全相反的、似乎无懈可击的现实,我们仍然会觉得这些能够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更值得信赖,不容置疑。一旦我们确认某件事物的运作机理,就很难再打破这个已经确定的框架。 “证实性偏见”是一种允许不准确的想法传播和持续的机制。而如今,不管你相信怎样的想法,其实都可以找到大把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在21世纪,我们可以通过某一特定的维度搜索网络资源,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信息,找到更多和我们拥有相同观点的人。这种分离化的信息搜集会从我们的视角中自动抹除那些令我们不舒服、感到不协调的事实。让我们更容易相信和支持那些符合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假新闻”。 在李普曼生活的时代,问题不在于庞杂信息来源,而恰恰是由于信息匮乏而导致的无知泛滥。《公众舆论》开篇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14年,在大洋中的一座小岛上生活着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由于与世隔绝,他们并没有发现他们的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在英法协约抗击德国的时候,虽然这些岛民从理论上说已经成了敌人,但他们仍然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脑中的图片并没有与实时事件的发展相匹配。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但这些孤立的人只能根据他们自己心中世界的样子来生活。 李普曼既没有提及刻板印象是偏见的前兆,也没有对刻板印象进行合理化。事实上,他对种族问题所表达的态度让他在现在人的眼中成了一个偏执狂。他似乎也成了自己刻板印象的人质:1919年,他贬低了那些希望融入白人圈子的美国黑人流动人口,并将他们称为“被压迫民族特有的压迫性”的受害者。在珍珠港事件之后,李普曼公然支持对加利福尼亚州日裔美国人进行“大规模遣散与再安置”。他对其他参与反犹太主义斗争的犹太人的建议是放低姿态融入社会,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犹太人的“激烈交易及公然粗俗”之上。李普曼是德国犹太移民的儿子,也是哈佛大学斐陶斐荣誉学会毕业生,但他大力赞扬了一项限制犹太人入境的计划,如果有“太多犹太人”会“对犹太移民乃至整个哈佛造成不利”。 尽管如此,李普曼仍清楚地理解刻板印象所具有的实际功能以及它们对某些群体造成的影响,他也非常清楚刻板印象对于保护现状的力量。 “刻板印象的背后有便利性的考量,”李普曼写道,“想要生动详尽地察看所有事物而不加以分类概括,这会使人筋疲力尽……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多样组合的环境……在能够驾驭它(环境)之前,我们不得不使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去对它进行重构。”
而这种简单重构的要素往往依赖于“我们”和“他们”的概念,并受文化、政治和经济力量的驱使,以保护、维持当下现状。 李普曼指出,刻板印象有助于支撑现有的社会秩序,至少为我们提供“有序的,或多或少一致的世界图景”的幻觉。在幻觉中的可能不是现实世界,但我们在那里觉得很舒服。 这让我们*终适应并接受了这些刻板印象,深深地将它们根植在自己的意识之中,在未来的几十年乃至几百年不断地传给下一代。只要我们不注意,刻板印象就会引导我们所看到的东西,而这样做似乎更加印证了刻板印象的正确性,使它们更强大、更普遍、更能抵抗变革。 刻板印象所代表的“虚构与象征”是导致隐性偏见表达的思想路径。然而,正如李普曼所说,当我们“寻求比较公正的见解时,往往会坚持我们的成见”,因为它们是“我们个人传统的核心,是对我们社会地位的保护”。 就像分类一样,刻板印象的形成过程是具有普遍性的。我们都倾向于使用刻板印象来帮助我们理解其他人。然而,这些刻板印象的内容是文化催生的,也带有文化特征。比如在美国,黑人与威胁和侵犯密切相关,这种刻板印象的联想甚至可能影响我们准确阅读黑人面部表情的能力。假如看到一个表情兴奋的黑人,我们可能会以为他在生气,而恐惧的神情可能被误读为愤怒,沉默则被视为好战。 为了探索这种联想的力量,社会心理学家加伦.博登豪森和库尔特.胡根伯格让白人研究参与者坐在电脑屏幕前,评估一段视频中黑人脸上的表情,这位黑人脸上的表情是逐渐从愤怒演变到友好的。 研究表明,对种族的态度塑造了参与者的感知。当这张脸是黑人的脸时,心理学家发现,与其他参与者相比,那些种族偏见高的参与者认为黑人脸上的愤怒情绪持续时间更长。即使把黑人的脸换成一张黑得不那么明显的中性脸,那些种族偏见高的参与者也会将大部分的面部表情视为威胁。如果给他们展示一张种族特征模糊的脸,但是提前告诉他们这是个黑人,仍然会得到一样的结果。黑人这个标签已经对他们施加了足够的影响来塑造他们的观念以符合刻板印象。
......
"“刻板印象”这个词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进入流行话语体系。

这个词不是由科学家引入,而是由一位记者首先提出的,他认为重要问题的新闻报道首先被记者本身和公众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过滤——这也是我们今天在新闻界仍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沃尔特.李普曼被认为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记者之一。他在纽约和华盛顿特区担任报纸专栏作家有五十多年,他的笔下详细记录了战争、政治、社会动荡和人口变化。他将“刻板印象”一词应用于描述“我们头脑中的图片”——一种反映主观认知但代表客观现实的印象。这个词来自传统排版过程,印有字体的模具被铸造在金属板上,并在打印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复制——这就很像我们自认为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又未经检验过的定式的想法,而正是这些想法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我们所看到的事物。

……李普曼一直以来从事的新闻舆论工作使他担心美国人可能会做出草率和不合逻辑的公民和政治选择,因为这些“刻板印象”已经使他们自动忽略了那些与他们的先验常识不符的信息。而这正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心理学家把困扰李普曼的这种现象称为“证实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人们倾向于寻找并关注那些可以证实自己想法的信息,即使我们的面前还摆着完全相反的、似乎无懈可击的现实,我们仍然会觉得这些能够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更值得信赖,不容置疑。一旦我们确认某件事物的运作机理,就很难再打破这个已经确定的框架。

“证实性偏见”是一种允许不准确的想法传播和持续的机制。而如今,不管你相信怎样的想法,其实都可以找到大把支持自己想法的信息。

在21世纪,我们可以通过某一特定的维度搜索网络资源,获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信息,找到更多和我们拥有相同观点的人。这种分离化的信息搜集会从我们的视角中自动抹除那些令我们不舒服、感到不协调的事实。让我们更容易相信和支持那些符合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假新闻”。 "

作者简介

珍妮弗.埃伯哈特博士(Dr. Jennifer Eberhardt)是世界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和全球公认的隐性偏见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她拥有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曾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包括著名的“麦克阿瑟天才奖”。 珍妮弗.埃伯哈特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和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并被《外交政策》杂志提名为全球Z领先的100名思想家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