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3698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59页
  • 出版时间:2020-11-01
  • 条形码:9787501369829 ; 978-7-5013-6982-9

本书特色

本书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向多主体共享需求的国家大数据资源治理机制设计”的成果(项目编号:91546124)。 该书将网络健康信息的风险感知作为博士论文研究选题,探究影响风险感知的因素以及风险感知对用户采纳网络健康信息意图的影响,从而制定更具针对性的网络健康信息服务策略和公共政策,促进互联网健康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该书的出版将对本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起到推动 作用。 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1.在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和风险偏差识别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2.为网络健康信息的内容管理和过程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视角。 3.研究过程规范。通过严格的科学研究程序与方法的应用,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所提出的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多维度量表更具有应用价值。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陈传夫

内容简介

近 年来,用户对自我健康的关注程度和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用户正在使用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并用于解决自身的健康问题。“互联网+”“健康中国”等顶层战略的出台也为网络健康信息服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但健康信息的利用直接关乎人类生命或生存状态,这使得采纳网络健康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会直接影响用户的采纳效率,降低网络健康信息资源的效益。 本书主要通过理论推演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厘清了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的多维度结构和影响因素,开发出具有较高信效度的测量量表,构建了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影响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可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健康信息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机制,使参与网络健康信息服务的多主体之间能够就风险问题展开沟通和交流,形成共识,从而有效地管理风险,提升网络健康信息资源社会采纳效率,推动我国网络健康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本书对此具有重要意义,极具理论与实践价值。

目录

绪论 1 网络健康信息相关概念 1.1 网络健康信息 1.2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 1.3 网络健康信息采纳 2 研究综述 2.1 风险感知相关研究综述 2.2 网络健康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研究综述 2.3 风险感知视角下网络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研究 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特征与感知偏差 3.1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特征 3.2 网络健康信息社会采纳的风险 3.3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的阻碍因素 3.4 网络健康信息感知偏差影响认知效率 4 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探索研究 4.1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4.2 实验结果分析 4.3 实验效度检验 4.4 实验结果讨论 5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维度量化研究 5.1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信效度检验 5.4 网络健康信息多维度风险感知解析 6 基于扎根理论的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6.1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的探索研究 6.2 影响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的因素解析 6.3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对采纳意图的影响路径解析 7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影响因素检验 7.1 研究变量与研究假设 7.2 研究变量的测量 7.3 实验样本 7.4 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 7.5 实验结果 8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影响模型构建与检验 8.1 网络健康信息多维度风险感知的影响模型 8.2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影响模型的研究假设 8.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假设检验 9 网络健康信息资源社会采纳效率提升路径 9.1 加强风险管控,减少用户风险感知偏差 9.2 多维度风险感知需要区别化的风险控制策略 9.3 用户群体特征需要差异化的风险沟通机制 9.4 采纳效率受到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的负向影响 9.5 网络健康信息资源社会采纳效率提升实践建议 10 结论与展望 10.1 讨论与结论 10.2 研究局限及展望 附录 附录一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访谈提纲 附录二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量表问卷 附录三 网络健康信息风险感知作用机制调查问卷 附录四 网络健康信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内容摘录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蕊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讲师。2018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向多主体共享需求的国家大数据资源治理机制设计”。已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健康信息行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