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的荣光: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与李禾的书信往来(精装)

文学的荣光: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与李禾的书信往来(精装)

1星价 ¥43.5 (7.5折)
2星价¥43.5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366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59836670 ; 978-7-5598-3667-0

本书特色

☆本书用**文学家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和《飞天》文学杂志编辑李禾的书信串联,讲述几位作家初入文坛时鲜为人知的故事。 ☆信件内容**公开,再现当年交往的情形,情感细腻感人。 ☆内附插页,展示珍藏多年的手稿,领略手写文字的温度。 ☆腰封设计秉承环保理念,沿压痕撕开,可获书签一枚。

内容简介

本书以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三位作家与《飞天》杂志编辑李禾的书信往来为线,分别讲述了三位文学大家初入文坛的故事,回顾了他们创作的初心以及在创作道路上的执着追求;展现了作家与编辑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扶持的真挚情感;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陕西文学以及中国文学的发展状况。 经过时间沉淀的文字,更真实反映了作家与编辑共同的文学梦想。作家对文学神圣事业的不懈坚持,才留给了一个时代*富有的精神食粮。而编辑会带着盛情为作家们缝制踏上文学多彩大道的嫁衣。只要文字不死,文学就永远赫然存在。

目录

**章 “牛肉泡馍派”陈忠实 1

**节 平凡的岁月 3

第二节 寻找自己的句子 51

第三节 白鹿原的日子 89

第四节 永远的忠实 102

第二章 文坛快手贾平凹 109

**节 烽火岁月与《满月儿》 111

第二节 贾平凹与《长安》 143

第三节 **次婚姻 156

第三章 邹志安,你在哪里 173

**节 求学与工作 175

第二节 袁家村时光 190

第三节 两次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1

第四节 病逝与《文学报》发起捐款 217

不死的纯文学(代后记) 231

展开全部

节选

白鹿原的日子 1988年4月1日,春暖花开,蓝田原上万物生机。《白鹿原》这部巨著的**行字写在了陈忠实的草稿本上,长篇小说《白鹿原》创作正式拉开序幕。1989年1月,《白鹿原》初稿完成,共计40万字。稍作休息,4月,他又开始了《白鹿原》二稿的书写。8月,正值关中秋伏天,酷热难耐,便前往作家峻里位于灞桥洪庆郭李村的老家窑洞里继续写作,完成了《白鹿原》第十二章。1990年3月至7月,继续《白鹿原》正式稿的写作。再剩不到10万字时,他在给李禾的信中说,自己陷入长篇而不能解脱,并表示年内一定要完成。在信中,他还和李禾就陕西的其他作家的情况做了交流。平凹肝病住院,数治不愈;白描离开了陕西文坛,尤其是在周至县的王晓新埋头写着长篇小说,这时的邹志安也正在奋笔疾书,总有写不完的长篇小说,双方祈福并相互告知珍重。见信如下: 李禾兄: 您好。五月二十八日信悉,请释念。 许久不见面又不通信息,颇以为念,与您同感。我陷入长篇而不能解脱。本应早点结束,公事和家事无法摆脱,写写停停,拖拖拉拉,现在已接近后部,今年内肯定要摘除这个心头负累。至于结果是无法预料了,很大程度上估计不在我的。 《飞天》仍能发行万份以上真是勉为其难了,一般月刊大概都达不到这个订数,这个刊物已不会被读者冷漠,这是*大的欣慰。 陕西这边几位朋友,状况依旧,平凹春天住院,现已恢复,还借医院养着。白描举家迁往北京(老婆原为北京知青),正在本月中旬起程。晓新久住周至,几乎与作协失去联系,他在闷头写东西,已出版长篇一部(解放军文艺社),志安及晓蕾夫妇均无大变异,何时借着机会,能相聚一番,才如人意。 您现在在搞创作还是搞编辑?不甚了了,盼能于双重负重中珍重身体,不可过量。 并祝家人安好。 致以 敬礼 忠实 1991.6.15 ………… 逝者已去,文学的大旗还得扛着继续前进。陈忠实提笔给李禾复信,诉说了《白鹿原》的历程和《当代》连载的一些要求。此时,李禾已经离开了《飞天》编辑部,去了甘肃省作协任职。在给李禾复信中,陈忠实还附上了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的来信。全文如下: 李禾兄: 您好。十一月十二日信悉,请释念。 得悉您已脱离繁杂的编辑事务,而能潜心创作,我以为是很好的选择。大作已给编辑部认真叮嘱过,会有妥当安排的,请放心。一当定夺,再告之。 路遥早逝,令人悲惋。志安在医院疗治近来已见好转,但仍不敢轻心,毕竟是那么谈虎色变的坏症。您的关切,我一定转告。观胜已脱离《延河》,与徐岳合编《中外纪实文学》,任副主编,主要是想掏企业家腰包,您若有兴趣,也想挣点比稿费宽裕的收入,可以写点企业家文章,与我或徐、王联系即可。 我的那部长篇书稿《白鹿原》历四年写作时间,于今年三月彻底脱稿,后经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当代》来人取走稿子,已作出具体安排,《当代》于今年六期和明年一期连载,各20万字。因书稿太长需删近10万字,这已是很够意思的处理了。全书约50万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书,不做删节,大约到1993年6月前后见书。《当代》是双月20日出版,12月下旬可以看到前半部分,您若有兴趣,可请届时一阅,为弟指点迷津。这部书稿他们评价甚高。 《当代》原拟删除一些有碍观瞻的描写,后改变主意,决定挖掉其中有相对独立性的几章,以避免“遍体伤疮”。 我原来想给您写信,把他们挖掉的几个整章在贵刊发表,以便于读者阅读,再三考虑,怕给您添烦,就没有说这事,您若觉得有必要,我可以把明年一期要发的后半部分挖掉的两三章在贵刊发出,如能在贵刊三月发出,正好接上《当代》一期的出版(2月20日)。如果赶不上,四月也不晚,您酌定。前半部分挖掉的两章无论如何已无法弥补,将来我与当地报纸联系,让他们在周末增刊上发表,起码让当地读者可以读到全貌。 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贤均信附上,请参阅。高为人文社出书一室副主任。 若能回西安,聚欢以为幸事。 祝冬安。 致以 敬礼 忠实 92.12.5 ……

作者简介

史鹏钊,男,1980年12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光阴史记》《出村庄记》《大国小村》等。冰心散文奖、孙犁散文奖、丝路散文奖获得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