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教育研究

跨文化教育和跨文化交际教育研究

1星价 ¥45.5 (7.0折)
2星价¥45.5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3226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99页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66322654 ; 978-7-5663-2265-4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文化和语言、中西文化差异比较、交际与跨文化交际、文化问题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研究等。

目录

**章 文化和语言
**节 文化的界定
第二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文化差异

第二章 中西文化差异比较
**节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第二节 中西价值观的比较
第三节 中西语言的比较
第四节 中西文化称谓方式的对比
第五节 中西象征意义的比较
第六节 中西数字和颜色的比较
第七节 中西客体语和环境语的比较
第八节 中西方宗教文化的差异

第三章 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节 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研究
第三节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第四节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第四章 文化问题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节 语言禁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失语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移情与跨文化交际
第四节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第五节 语用迁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第五章 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研究
**节 跨文化教育的界定
第二节 跨文化教育的特征与核心要素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第六章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节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构成
第二节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的定位
第三节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第四节 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对我国当代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五节 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外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二、人本与神本  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神人关系是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宗教具有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与之相比,西方宗教则具有显著的神本主义特征。,中西方宗教文化中人本与神本的差异集中体现各自对人与神的认识上,以及对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上。  中国宗教对人和神的认识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西方宗教则带有明显的“神人分离”的对立思想。中国宗教关注的核心其实是人,人们获取平安幸福是中国宗教信仰的根本出发点,无论是祈福还是赐福都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同时,在中国的宗教文化中,人和神祗之间的界限也不是不可逾越的,人成为神仙、神仙下界成人无论是在儒教、道教、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中都是十分普遍的。佛教讲释迦牟尼原本为迦毗罗卫国王子,35岁时成为佛陀,《大般涅粲经》中更是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经句;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就有凡人学道不止而成仙的说法,《神仙传》和《列仙传》中更是记载了很多凡人成仙的传说故事;儒教更是将关羽和孔子两位历史人物直接奉为“文衡帝君”和“至圣文宣王”。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中,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生命的给予者,是世界和人类存在的根本,是宇宙间的唯一真神,是全知全能全善的存在。而根据《圣经》记载,人生来是带有“原罪”的,人需要加入基督教会,祈求上帝的宽恕,才能使罪得赦免。人是上帝的创造,人的一切都是属于上帝的,是为上帝而存在的,人生得失成败、生死祸福、能否得救全仰仗上帝的意志,上帝是善恶行为的审判者,是人类苦难的拯救者。  中西方宗教文化在人与神关系上的差异可以被归纳为“自救”和“他救”的区别,换句话说就是人的自我解脱和神的救助之间的差别。西方基督教认为因为原罪的问题,人生而有罪,无力自救。人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上帝为人类所定的标准,所以上帝牺牲独生子耶稣为世人赎罪。《圣经·以弗所书》说:“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上帝)丰富的恩典。”《圣经·约翰一书》中说:“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基督教强调因信称义,上帝与人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人们只有信上帝、信耶稣,罪才得以赦免,灵魂才可以得救。中国宗教非常强调人自身的努力,认为人自身的努力是人解脱的根本前提,神的救助只是人解脱的辅助力量。道教讲究“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长生不死、得道成仙。道教主张修身养性,通过自我的修炼飞升成仙。佛教强调,众生只有修习佛法、体悟佛理、持戒行善,才能从苦海中解脱出来,成就佛果。在佛教中,佛更像是导师,而非万事万物的主宰,甚至有人提出了“佛教是一种无神论宗教”的观点。  三、教权(神权)与政权  宗教与政治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两者同源却异流。虽然两者都是中西方文化的重要部分,但两者在各自的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却大不相同,从而导致中西方政权与教权关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一元化或排他性的特点,使得基督教几乎成为西方社会(特别是中世纪时期)中的唯一选择,西方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使得其在经济、文化、政治、世俗生活中都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公元五、六世纪开始,罗马教皇和教会的权力甚至开始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公元九世纪,教皇成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公元十二、十三世纪教会的权力达到了巅峰,教会甚至可以废黜君主,政权与教权形成相互钳制之势。十三世纪上半叶出现的宗教裁判所是西方基督教一度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的又一个明显的表现,裁判所有权力自行对他们认为的异教徒进行审判和惩罚。尽管十六世纪后,罗马教皇和教会的权力日渐衰微,但在皇室加冕仪式上、在美国总统就职宣誓时,仍能看出基督教对西方政治曾经有着重大影响。  而在中国,对宗教务实趋利的功用态度也体现在政教关系上。尽管中国古代的历任统治者都自称“天子”,强调“君权神授”,但是纵观历史,中国从未出现过教权(神权)高于君权,或是教权(神权)与君权相争的情况。宗教只是维护和巩固君权的工具,从未达到操纵政治的高度。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政治始终主宰教化,君权始终大于教权(神权)。中国宗教与西方宗教在政治地位上的差异主要归因于两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秉承的是一种多元化的宗教传统,儒释道三教共生、共存,彼此和谐发展,却又相互牵制,因而没有形成像基督教那样统治整个西方精神领域的情况;第二,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通过“三纲五常”的理论,将封建帝王的权力推向顶峰,宗教被限定在思想、文化、信仰的领域,因而与世俗权力脱钩。君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权威,它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宗教采取务实的、功利的态度。从维护和巩固王权的角度来看,各种宗教皆有可取之处,所以,统治者对各派宗教兼收并蓄,加以扶植,但是绝不允许任何一种宗教的发展危及王权的稳固,更不允许任何宗教建立自己的神权统治。  四、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的根源  宗教既是一种特定的思想信仰,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任何宗教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产生总体原因可以归纳为四个:**,自然根源。宗教是自然界压迫的产物,当人在无力征服自然,却又依赖于自然时,宗教孕育而生;第二,认识根源。宗教是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性和认识论上的错误则是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第三,心理根源。宗教在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十分具体的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心理活动,人类寻求满足精神上、感情上的某种需要促使了宗教的形成;第四,社会根源。宗教作为一种以人的存在状况为反映对象的社会意识,其内容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宗教观念是人类*早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意识形态,它虽以神秘、非理性化的面目呈现,但又受理性化的规范。在中西方宗教文化中,理性化的倾向是通过神祗的形成方式表现出来的。古代宗教神祗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产生于自然崇拜的自然神,另一个是产生于祖先崇拜的祖先神。神祗的产生都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性,在这一点上中西方宗教都是相同的。但是中西方在如何综合这两个方面从而形成神祗的方式上却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简介

任诤,出生于1979年,现任教于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