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995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2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030699589 ; 978-7-03-069958-9

本书特色

本书适时完成了鲟类病害研究的总结,将作为一个里程碑,在推动鲟类病害研究、发展鲟类养殖、加强鲟类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水产业在我国农业中率先实现市场化,并朝着国际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鲟类也成了重要的养殖对象,这也给了中华鲟一个被“圈养”的机会。随着淡水条件下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的成功,似乎可以让“千金腊子”永存。中华鲟禁养之后,我国从美洲、欧洲等地引进了多种鲟,加上我国其他流域鲟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鲟的消费也走上了百姓的餐桌,近年来杂交鲟的出现,更是推动了我国鲟类养殖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市场的多元化,而且我国产的鱼子酱在世界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内容简介

《鲟免疫系统及病害防控》是近五年来关于鲟类免疫及病害研究较为系统、全面的专著。本书由九章组成,涵盖了鲟类病害的多个方面,既包括鲟养殖现状,也包含鲟免疫系统近期新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鲟类重要疾病,提出了鲟类病害预警和防治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鲟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海豚链球菌、分枝杆菌、气单胞菌等引起的疾病)、寄生虫病、真菌病、鲟特有病害,及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等。 本书内容新颖、针对性强、资料翔实、数据可靠,其内容为鲟类以及其他珍稀濒危鱼类物种病害预警及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本书可供水产、兽医及自然保护等相关科研、教学、养殖和管理人员参考。

目录

目录
**章 鲟养殖及疾病危害概述 1
**节 鲟养殖现状 1
一、世界鲟养殖情况 1
二、我国鲟养殖情况 2
三、鲟养殖模式及未来发展前景 5
第二节 鲟病害流行现状 6
第二章 鲟免疫系统 9
**节 免疫组织及免疫细胞 9
一、鱼类免疫器官研究概述 9
二、中华鲟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结果 12
三、中华鲟幼鱼免疫器官的超微结构结果 21
第二节 免疫分子研究 28
一、中华鲟免疫基因的研究 29
二、长江鲟免疫基因的研究 40
第三章 病毒性疾病 54
**节 分离及鉴定到的病毒 54
一、鲟核质大DNA病毒 54
二、疱疹病毒 55
三、高首鲟腺病毒 56
四、其他病毒 57
第二节 致病性病毒及症状 60
一、高首鲟虹彩病毒 60
二、密苏里鲟病毒 60
三、不列颠哥伦比亚高首鲟病毒 61
四、Namao病毒 61
五、欧洲鲟虹彩病毒 61
六、鲟疱疹病毒Ⅰ型 62
七、鲟疱疹病毒Ⅱ型 62
第四章 细菌性疾病 64
**节 海豚链球菌病 64
一、鱼类海豚链球菌病流行现状 64
二、鲟海豚链球菌病流行现状 65
三、鲟海豚链球菌致病机制 66
四、鲟海豚链球菌感染防治 74
第二节 分枝杆菌病 76
一、鱼类分枝杆菌病流行现状 76
二、鲟分枝杆菌病流行现状 79
三、鲟分枝杆菌致病机制 82
四、分枝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92
五、鲟分枝杆菌治疗 100
六、消毒剂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杀灭效果研究 104
第三节 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 107
一、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流行现状 107
二、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原 108
三、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致病机理 109
四、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防治 113
第四节 柱状黄杆菌病 113
一、柱状黄杆菌病的流行现状 113
二、柱状黄杆菌病的病原 114
三、柱状黄杆菌病的症状及病理变化 114
四、柱状黄杆菌病的防治 115
第五节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病 115
一、肠点状气单胞菌病的流行现状 115
二、肠点状气单胞菌病的病原 115
三、肠点状气单胞菌病的症状 116
四、肠点状气单胞菌病的防治 116
第五章 寄生虫性疾病 117
**节 微孢子虫病 117
一、病原 117
二、症状 117
三、流行情况 117
四、诊断方法 118
五、防治方法 118
第二节 纤毛虫病 118
一、小瓜虫病 118
二、车轮虫病 119
三、斜管虫病 120
第三节 钩介幼虫病 121
一、病原 121
二、症状 121
三、流行情况 122
四、诊断方法 122
五、防治方法 122
第四节 甲壳动物病 123
一、锚头鳋病 123
二、鱼虱病 123
第六章 真菌性疾病 125
**节 卵霉病 125
一、病原 125
二、症状及危害 125
三、防治方法 125
第二节 水霉病 125
一、病原 125
二、症状及危害 125
三、防治方法 126
第七章 鲟特有疾病 127
**节 鳔充气 127
一、病因 127
二、症状 127
三、防治方法 127
第二节 脊椎弯曲(弯体病) 128
一、病因 128
二、症状 128
三、防治方法 128
第三节 气泡病 128
一、病因 128
二、症状 128
三、防治方法 129
第八章 非生物因素引起的鲟病害 130
一、碰撞损伤引起的疾病 130
二、误吞异物引起的疾病 130
三、船舶击伤引起的疾病 131
四、非法捕捞引起的疾病 132
五、水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132
第九章 鲟病害预警与防治 134
一、流行病学调查 134
二、监测预警软件的开发 135
三、加强鲟基础应用研发 136
参考文献 138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鲟养殖及疾病危害概述 **节 鲟养殖现状 一、世界鲟养殖情况 世界上现存鲟有1目2科6属27种,分布于北半球的9个自然分布区(危起伟和杨德国,2003)。其中分布在北美洲水域的有鲟科鱼7种和白鲟科鱼1种,以高首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中吻鲟(Acipenser medirostris)和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为主要品种(邵庆均,2001);分布在欧洲水域的有1科2属8种,以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闪光鲟(Acipenser stellatus)和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为主要品种。 鲟自然种群资源稀少,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全球鲟的总产量在1.5×104 t至4.0×104 t之间波动。20世纪90年代以前,鲟产量主要来自于野生资源捕捞,其中以俄罗斯鲟、闪光鲟和欧洲鳇(Huso huso)的产量*高。野生鲟主要集中分布于里海、黑海、咸海和亚速海等水域,其中又以里海流域的捕捞产量*高,该地区鲟捕捞量约占世界总捕捞量的80%以上(危起伟和杨德国,2003)。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之前,世界鲟捕捞年产量约为2.0×104 t,1977年曾达到历史峰值3.2×104 t。然而,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水电工程建设以及环境污染等影响,野生鲟资源的衰退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Steffens et al.,1990;Wei et al.,1997)。 随着人们对鲟资源全球性衰竭认识的加深,鲟资源保护运动开始兴起,鲟养殖业也随之迅速发展。相比其他经济鱼类,鲟的人工养殖起步较晚,*初主要用于仔幼鱼的增殖放流。鲟的人工繁殖*早于1869年由俄国人 Ovsjannikov完成,商品鲟的养殖则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因此,发展到70年代其养殖年产量可达300 t,进入80年代后其捕获量占世界总量的80%~90%(Barannikova,1987),而90年代末俄罗斯已完成了闪光鲟、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小体鲟(Acipenser ruthenus)和欧洲鳇等的全人工繁殖和养殖,并进行了多种组合的鲟杂交优势利用,养殖鲟年产量已增至800~900 t(庞景贵等,2002)。美国鲟养殖起步稍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末已将高首鲟的性成熟时间较自然条件下缩短一半以上,并且实现了全电脑自动控制下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其他国家的鲟现代化养殖研究也紧随其后,其中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和德国较早获得技术突破,鲟养殖产业逐渐发展起来(Bronzi et al.,1999),至今已颇具规模。亚洲国家中,日本开展鲟养殖研究的时间较早,鲟养殖试验始于1964年,正式的商业养殖可认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养殖初期的鱼种主要为来自俄罗斯的俄罗斯鲟、高首鲟和‘Bester’(Huso huso♀×A. ruthenus♂)(赵荣兴,1996)。据不完全统计,全球从事鲟养殖的国家和地区约有32个,主要包括独联体国家、保加利亚、匈牙利、德国、英国、丹麦、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等(庞景贵等,2002)。 全球鲟的规模化养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然而在2003年之前养殖年产量一直较低,直至2000年鲟养殖产量才首次超过捕捞量;自2003年开始的十年间,世界鲟年产量由13382 t增至2013年的75014 t,这主要得益于中国鲟养殖产业的巨大进步(图1-1)。目前全球鲟养殖产量前五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亚美尼亚、伊朗、俄罗斯和越南(贺艳辉等,2019)。 图1-1 中国及世界鲟年产量变化(1950~2013年)(周晓华,2015) 二、我国鲟养殖情况 我国的野生鲟资源仅次于俄罗斯,在我国水域分布的主要有8种,分别是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长江鲟(A. dabryanus,也称为达氏鲟)、白鲟(Psephurus gladius)、史氏鲟(A. schrenckii,也称为施氏鲟)、西伯利亚鲟(A. baerii)、小体鲟(A. ruthenus)、裸腹鲟(A. nudiventris)以及达氏鳇(Huso dauricus)(Wei et al.,1997)。其中中华鲟、长江鲟和白鲟均已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除科学研究以外的一切捕捞和经营活动均被禁止;其他鲟形目鱼类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有黑龙江的史氏鲟和达氏鳇可进行商业捕捞用于加工鱼子酱,但随着我国野生鲟资源的锐减,目前也已无实际产量。 我国鲟人工养殖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学术研究及生产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国内鲟人工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促进了鲟繁养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现在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鲟人工繁殖、养殖技术,基本解决了鲟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近十年,中国先后突破了西伯利亚鲟(A. baerii)(宋炜等,2010)、匙吻鲟(P. spathula)(丁庆秋等,2011)、小体鲟(A. ruthenus)、史氏鲟(A. schrenckii)(曲秋芝等,2002)、俄罗斯鲟(A. gueldenstaedtii)(胡红霞等,2007)、大杂交鲟(H. dauricus♀×A. schrenckii♂)、达氏鳇(H. dauricus)(李文龙等,2009)、中华鲟(A. sinensis)(郭柏福等,2011;危起伟和杨德国,2013)以及长江鲟(A. dabryanus)(龚全等,2013)等近10种主要鲟的全人工繁殖。自20世纪90年代初探索从国外引进苗种进行鲟人工养殖开始,我国的鲟养殖仅用十余年时间就走上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近年来进行养殖试验的品种既有国内品种,如史氏鲟、达氏鳇等,也有先后从国外引入的品种,如俄罗斯鲟、西伯利亚鲟、小体鲟、欧洲鳇、匙吻鲟、闪光鲟等。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中国鲟主要养殖种类有十多种,其中达到一定养殖规模的种类主要包括史氏鲟、西伯利亚鲟、鲟鳇杂交种以及匙吻鲟(图1-2),占鲟养殖总产量的90%以上(陈晓军,2020)。 图1-2 2014~2015年我国主要养殖鲟所占比例分布(按重量)数据来源《中国鲟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15》 优质的苗种是开展养殖生产的重要基础。2004年之前,我国鲟养殖苗种主要来源于进口受精卵孵化鱼苗和捕获野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两种渠道。2004年之后,国内自繁苗种开始进入市场,逐步取代进口和野生苗种(图1-3)(贺艳辉等,2019)。根据《中国鲟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分析报告》的分析,目前中国鲟养殖已完全摆脱了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受精卵或仔鱼均为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或子三代,大大缓解了对鲟自然资源的压力,有利于鲟自然资源的保护。北京是目前国内鲟苗种生产的主产区,产量约占全国苗种总产量的七成以上,不仅能满足本地区的养殖需求,同时还销往我国的华东、华北和西南等超过20个地区(杨华莲等,2016)。 图1-3 2008~2014年中国鲟苗种数量和来源统计数据来源《中国鲟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分析报告,2014》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我国鲟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商品化鲟养殖产量不断快速增长。2000年以来,中国鲟养殖产量已居世界首位(Wei et al.,2004),此后也始终保持了这一地位。2003~2015年,我国鲟养殖年产量由1.09×104 t上升至9.08×104 t,平均年增长率高达17.6%;2016~2017年由于响应环保政策,多地湖泊、水库养殖网箱拆除,产量下滑至8.31×104 t;而2018年养殖产量又恢复增长至9.69×104 t,同比上年上升16.7%(图1-4)。目前,鲟的商品化养殖在我国除西藏和内蒙古外几乎所有的省份均有开展,*初主要集中于北京、广东、湖北等省市(邹远超等,2013;陈晓军,2020),而由于水产品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云南、山东、贵州、四川等中西部地区的鲟养殖产业后来居上,已成为目前国内鲟养殖的主产区(图1-5)。尤其是西部地区优质丰富的冷水资源为鲟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Li et al.,2009)。 图1-4 2013~2018年中国鲟淡水养殖产量统计图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等,2018) 图1-5 2018年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鲟淡水养殖产量分布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等,2018) 三、鲟养殖模式及未来发展前景 养殖方式主要包括流水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等多种模式。目前工厂化养殖模式多用于鲟的亲鱼繁育、苗种培育及鱼子酱批量生产,而成鱼养殖则以流水养殖和网箱养殖为主(贺艳辉等,2019)。 (一)流水养殖 流水养殖是鲟养殖较为普遍的模式之一,在北京、河北、四川及浙江等地应用较为广泛,其养殖产量已超过鲟养殖总产量的40%(张海耿等,2016)。该模式通常利用无污染的山泉、溪流、江河水或地下井水作为水源,通过地形自然落差或机械提水作用,使养殖水体保持适宜的流量和流速,养殖用水不进行循环重复利用。该养殖模式投入成本较低,易于操作管理,能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但也存在可控性较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以及养殖水体排放造成污染环境等缺点。 (二)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通常设立在山塘、库区和大型河道等具有优质生态环境的大水体中,利用网箱内外的水体交换来保持网箱内良好的水质。该模式在华中和华东等地区应用较为广泛。网箱养殖模式管理操作简单,结合适宜的养殖密度管理措施可获得较高收益,作为一种主要的养殖模式,曾占据很大的份额。但是该模式对养殖水体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已逐步被取缔。 (三)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通常采用水温调控、生物净化和杀菌消毒等多种技术手段,在养殖过程中实现水质、水温、流速、投饵和排污等的自动或半自动化管理,保证了养殖环境状态的相对可控。该模式在我国的湖北、浙江和上海等地应用较为广泛。工厂化养殖占地少、养殖周期短、产量高、环境污染较小、自动化和可控化程度高,但是也存在前期投资规模较大,运行成本相对较高的缺点。 表1-1对国内鲟养殖的三种主要模式进行了对比。魏宝成等(2018)认为,通过加强循环水生态池塘建设,控制养殖生态环境稳定,生产高品质无公害的鲟产品将成为鲟养殖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表1-1 我国鲟主要养殖模式对比 第二节 鲟病害流行现状 随着鲟养殖业的发展,鲟的疾病也日渐增多,近年来,暴发性疾病的频繁发生给鲟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鲟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外在鲟病害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针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病例,而关于野生鲟病害的报道则相对较少(王荻等,2008)。目前国内鲟病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进一步研究鲟病害的病原体、流行规律、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和免疫防治对于提高鲟养殖效益、保证养殖水域环境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并*终实现鲟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鲟*容易感染的疾病主要包括由于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引起的病原性疾病,以及由于营养失衡、中毒和多种环境因素引起的非病原性疾病。如果进一步划分,常见的鲟细菌性疾病主要包括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和肿嘴病等;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主要包括水霉病和卵霉病等;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主要包括小瓜虫病、车轮虫病、锥虫病、斜管虫病、三代虫病以及拟马颈鱼虱病等(朱永久等,2005);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包括高首鲟虹彩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