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的力量:财富是思维能力的产物

思维的力量:财富是思维能力的产物

1星价 ¥31.9 (5.5折)
2星价¥31.9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81833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6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20818339 ; 978-7-5208-1833-9

内容简介

  思维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既拥有神奇的魅力,又充满力量。人的思维没有高低之分,但思维能力强的人常有奇思妙想,因而相比于一般人更容易成功。在《思维的力量:财富是思维能力的产物》一书中,老师不仅**性地从说话、财富、优势、开放、得失、取舍、逆向、复利、归零、超常、利他、仿生共12个方面对思维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还运用了古今中外的大量鲜活案例进行分析,从而使《思维的力量:财富是思维能力的产物》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既能启人智慧,又生动有趣。相信不管哪一类知识层次的读者读过《思维的力量:财富是思维能力的产物》后都会豁然开朗,深受启迪。

目录

第1章 话说思维:心灵深处的自我对话 / 1

什么是思维?思维是如何分类的? / 2

人为什么要思维?思维的特征和目的指向性 / 4

什么是思维能力?如何提升思维能力? / 10

六个有利于深度思考的“偏方” / 12

第2章 财富思维:谈一场与金钱的恋爱 / 17

一样都在思考,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 18

奇想:财富平均分给每一个人,结果会怎么样? / 22

需求产生价值,赚钱的本质是价值交换 / 25

财商——为财富自由计划保驾护航 / 29

从穷人变成富人的五个财富思维 / 32

第3章 优势思维:木桶定律与“长板效应” / 37

长板思维的要点是打造核心竞争力 / 38

在某一个点上抢占先机、确保优势 / 41

动态优势思维:没有“永久牌”的优势 / 43

建立优势思维“比较坐标系” / 45

第4章 开放性思维:多视角看问题、全方位思考 / 47

未弄清真相之前,不急于下结论 / 48

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师云亦云 / 50

不闭关锁企,善以别的企业为镜 / 52

跨界,嫁接,多模式整合资源 / 54

第5章 得失思维:辩证思考得失造成的影响 / 57

弄清楚对与错及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 58

老板为什么必须要重视得失问题? / 60

丢芝麻,捡西瓜,失小而得大 / 62

小眼前之小利益,大长远之大利益 / 64

精明老板挣小钱,聪明老板赚大钱 / 66

第6章 取舍思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69

顺风顺水的时候,切勿轻举妄动 / 70

面对各种诱惑,坚守创业初心 / 72

大企业可以灵活把控盈利机会 / 74

取舍平衡感及对于“度”的把握 / 76

第7章 逆向思维:离经不叛道的思考力 / 79

别人都做的事,我就不做,逆着来 / 80

“倒行逆施”——不按常规出牌 / 83

*糟糕的时候,往往是转机的开始 / 87

逆向思维是商业“蓝海”探测神器 / 90

商战谋略,逆向思维实操技巧 / 94

第8章 复利思维:威力胜过原子弹 / 101

荷花定律:池塘里诞生的思想力 / 102

复利效应:指数级增长的财富大雪球 / 105

用时间杠杆和利率支点撬动生活 / 108

复利思维是品牌未来巨大的红利 / 111

运用复利思维,把小生意做大 / 115

第9章 归零思维:唯物主义的思维策略 / 119

归零思维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 120

许多经验并不宝贵,及时归零 / 123

成绩归零,从零开始打造新辉煌 / 126

管理情绪,负面情绪及时归零 / 129

戒律:受恩不能忘,施恩要归零 / 131

无意义、低质量的社交“断舍离” / 133

第10章 超常思维:老套路,难赚钱 / 139

书写财富神话,必须超常思维 / 140

超前思维要把握好时机 / 146

超常思维是怎样炼成的? / 149

案例:超常思维模式下,如何卖米? / 153

案例:如何用零成本撬动广告市场? / 158

第11章 利他思维:回报后置的智慧 / 163

深度解析利他思维的“四个内核” / 165

稻盛和夫:利他思维的践行者 / 170

自利利他思维的致命弱点:导致严重低效 / 180

传统企业(行业)利他行为分析 / 183

利他不排斥利己,只是回报后置而已 / 186

利他思维:优秀商业模式的共性 / 188

第12章 仿生思维:打开另一扇窗户 / 193

仿生思维古已有之,仿生学才刚起步 / 194

边缘学科——企业管理仿生学 / 197

蜜蜂型思维与苍蝇型思维 / 201

雁阵效应:企业管理启示录 / 204

羊群效应: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 208

懒蚂蚁效应:“看上去很懒”而已 / 210

一山不容二虎,另立山头 / 214


展开全部

节选

第1章 话说思维:心灵深处的 自我对话 柏拉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人有两个“我”,一个是肉体“我”,一个是灵魂“我”。人的肉体是人的灵魂的载体,灵魂是肉体存在的价值。灵魂是看不见的另一个“我”——精神层面的“我”。按照柏拉图的说法,思维就是人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自我对话。这种说法虽然抽象,但却很有道理。思维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人离不开思维,空气维持人的肉体生命,思维维持人的精神生命。 什么是思维?思维是如何分类的? 思维是指人的大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和能力,指对于表象和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理性认识活动的过程。对事物的感知是思维的基础,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是思维的素材,大脑对这些素材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判断、分析、归纳、类比、想象……*后得出一种结论。要么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要么发现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要么借助已经具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对未来做出某种预测。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顿悟思维等是人们对思维形式的概括,这种总结归类过程本身也是逻辑思维过程。逻辑思维也称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也称为具象思维,顿悟思维也称为灵感思维。按照信息理论的观点,思维就像是一台机器,是对输入这台机器的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 思维没有统一绝对的分类,如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健康标准一样。作为理论研究,对于思维的分类必须讲求科学严谨,但事实上很难。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很多类型的思维方式总是集结在一起,很难分开来进行训练。在思维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大致区分即可,严格区分的实际意义不大。 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思维分为三种类型。 1.动作思维:亦称直观动作思维,即思维与动作不可分,离开了动作就不能思维。 2.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3.抽象思维:指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思维分为两种类型。 1.集中思维:从已知的种种信息中产生一个结论,从现成的众多材料中寻找一个答案。 2.发散思维: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 人为什么要思维?思维的特征和目的指向性 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思维是心理活动之一。由于思维的非直观性和复杂性,到目前为止,科学尚未彻底揭示思维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未来终有一天会研究清楚思维的生理机制及其规律性。 一、人为什么要思维? 人的心理活动又称为心理现象,不论哪种心理活动,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完成这三个环节,称为心理过程。大脑神经系统对输入大脑的信息进行识别、编码、存储、提取、运算等,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分为认知、情感、意志,这三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有人将内心活动的静态表现称为心理现象,动态表现称为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可分为意识心理活动和无意识心理活动,无意识心理活动又称为自动心理活动。通常,记忆、思维、情感和意志等高级心理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正常情况下,无意识心理活动觉察不到,也不能进行自觉调节和有效控制。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间接的反映,借助语言实现,属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类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界限。思维活动一般是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思维过程的发展经过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三个阶段。 思维是人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的心理现象之一,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的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指的是能决定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某一类事物共同的不可缺少的根本特性。事物的内在规律,主要是指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必然联系。据科学研究所发现(或公认)的,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以及几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序”的。这种有序性就是事物内在的规律性。思维就是人类专门去揭示事物的这种内在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心理活动。这是思维与其他心理活动根本不同的地方。

作者简介

陈 勇: 西南大学MBA研究生,校研究生校友会副会长。当过教师,做过公务员,后下海经商。现经营安普汽配、立可达电器、重庆光程等实体公司。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