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

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

1星价 ¥48.8 (7.5折)
2星价¥48.8 定价¥6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0076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20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72007637 ; 978-7-5720-0763-7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科普书读者语言能力在健康和非健康的状态下,会出现哪些问题? ◎什么是老年性耳聋? ◎耳鸣的原因有哪些? ◎人们需要用特别的“老年语”来与老年人沟通吗? ◎为什么受过更多教育的老年人受刻板印象影响越明显? ◎为什么会出现舌尖现象? ◎从年轻时就生活和学习在一处的修女们,通过观察写作能力的不同,可以推测谁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 ◎除了实际年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不同,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之老也,形益衰,而智益盛。”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老年在日暮之时应当燃烧与咆哮。” ※了解语言能力变化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应对认知功能的衰退。 ※老年人更擅长讲故事。 ※老年人拥有更大的词汇量。 ※老年人可以成为更好的写作者。 ※成为一个读书成癖的人可以弥补其他认知过程的衰退。 ※充分利用语言资源,可以有效促进个体的积极老龄化。 这是一本有趣有料、值得信赖的科普读物,作者运用了丰富的实验案例,对照展示了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异同;作者从日常生活、名人轶事、流行文化中搜寻了许多展现语言能力与认知变化的蛛丝马迹,让人读来兴趣盎然。

内容简介

人之生也,其归途是衰亡。依赖于感知和记忆力的语言能力,是否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衰退呢?为了回答这个复杂的问题,美国孟菲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杰·克鲁兹和理查德·罗伯茨博士在《变化的头脑:语言如何延缓衰老》一书中,通过描述语言能力的四个维度(即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的种种变化,和目前可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向我们报告了在面对认知衰老时,语言是如何起到优化和补偿的作用的。作者强调,从年轻时就要形成对衰老的积极认知,打破对老龄的刻板印象,锻炼我们的语言能力,保持阅读、写作和交谈,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早做好认知储备。

目录

目 录

中译本序

致 谢

001 导 言

**章 一些基础知识的准备

002 语言研究的设计

005 拿橙子和苹果做比较?

010 认知的组成

016 语言的补偿

第二章 “所见所闻”的语言

026 你“听”见我“看”到的东西了吗?

031 关于听觉

034 耳鸣

039 音质

043 关于视觉

048 老花眼

052 跟着感觉走

第三章 关于言语的那些事

064 找词

068 词汇的命名

072 言语不流畅

076 口吃

082 失语症

088 阅读障碍

094 外国口音综合征

第四章 词汇决定一切

108 重音现象

112 拼写能力

118 词汇量

122 言语流畅性测验

126 语法复杂度

131 偏题赘言

136 讲故事

第五章 语言的使用

148 语用能力

151 非字面语言

156 老头学不了新把戏

161 老年语

166 以多种语言生活

170 学习双语是有益的吗?

第六章 关于写作的那些事

182 语言治愈

185 回忆

192 大器晚成

197 写作障碍

203 头脑的毁灭

208 修女的启示

212 小说胜于事实

223 尾 声

226 参考文献

261 索 引

273 可塑性、学习与衰老(中译本代跋)

294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导 言 人们常将人生比作一场旅途,其同行者之一就是我们的母语。在婴幼儿时期,我们习得母语似乎不费吹灰之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母语的进一步学习,是指接受正规教育时的读写学习。在往后数年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大致掌握了语言的整体,继续丰富它的骨架和组织——学习语法和修辞,同时,我们的词汇量也与日俱增,并在欣赏母语散文、诗歌和戏剧时发现:语言之美可以如此登峰造极。 接着呢?大多数人会停下脚步。我们也许还会学习其他语言,但是采用的方法通常和母语学习存在本质区别。在我们离开学校后,母语就好似已经完工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虽然会掌握更多的词汇,会努力提升写作能力,但通常不会深入思考与母语本身相关的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语言只是**技能之一,学习语言就像玩杂技、弹钢琴一般。绝大多数的杂技演员不会继续研究杂技中蕴含的“牛顿运动定律”,钢琴家也不是非得学习复调技法或钢琴制作史。对大多数人而言,玩杂技、演奏音乐和学习语言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与大众的认知不同,研究认知老化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语言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基本是保持稳定的。”但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的语言能力不受年龄增长的影响呢?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还依赖于其他的认知过程,比如感知与记忆。当我们费力回忆某人姓名时,就会意识到语言其实依赖记忆;身处嘈杂的餐厅,要尽力听清同伴说话或是阅读菜单时,就会明白语言依赖我们的感知。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语言的这种稳定状态。想象一下,在海滩上搭了一座精致的沙堡,模样虽是精致夺目,但是否坚固,还是取决于沙堡的基座。潮水涌入时,沙堡基座自会受到威胁。冲击不息的波浪会逐渐挖空基座,过不了多久,那精致的塔楼和拱门就摇摇欲坠地悬留于被侵蚀的基座之上。但即便这样,沙堡仍然不会倒塌。 那么,当岁月的浪潮侵蚀着作为语言基座的感知力和记忆力时,语言要如何维持?大脑的变化是否预示着语言能力的衰退?事实证明,语言就像精心搭建的沙堡,即便被认知障碍“侵蚀”,也能显示出惊人的修复力(resilience)。成年时期语言能力变化的全貌是:衰退、适应、修复甚至增强。 如果我们把语言能力视为由一系列交互影响因素组成的综合体,而非单一整体,那么前述看似矛盾的现象就容易理解多了。大体来看,语言主要由四个维度组成:听、说、读、写。每个维度都只是语言这个多元整体系统的一部分。对个体而言,某个维度能力的不足并不意味着整体语言能力的衰退。比如说,世界上有许多人从未学过读写,但我们不能说他们缺乏语言能力。实际上,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人类一直都是“文盲”,直到相对现代的时候才会读写。盲人和低视力的人也可以“体验”文字,不过是通过其他感官去体验,比如触觉和听觉;手语同样富有表现力和丰富性,并不逊色于口语。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尝试从不同视角研究语言能力与年龄增长的关系。以公认且简化的方式来说,我们可以将研究方法分为四种视角:生命历程、生理、社会和认知。这些研究方法不相互排斥,还能为我们讨论诸多问题提供综合性、跨专业的视角。 从生命历程的视角看,科学家关注人是如何获得四种维度的语言能力的,以及这些能力随着时间推移会如何改变。比如说,当我们是新生儿时会倾向识别母语的发音,出生次年就能掌握说话的基本知识了;到了幼儿园和学前班,开始正式学习读写;等到初高中结束,就基本掌握了阅读的技能。当然,很少有人会宣称自己完全精通写作。 从生理的视角来看,科学家通过研究大脑和语言发现,四个维度的功能是可以相对独立运转的,尤其是在大脑受到损伤时表现得*为明显。中风或头部外伤所引起的语言功能损害,竟然是有选择性的,这让人十分意外。比如,中风患者可能会丧失阅读能力,但其理解语言和说话的能力不一定受到损伤,甚至还可以继续书写。 从社会的视角来看,科学家在研究语言使用时也关注社会文化因素。比如,他们研究了刻板印象对衰老的影响,以及年龄歧视带来的社会影响。他们还研究了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从认知的视角,科学家可能会专注研究语言加工的特定方面,比如找词(word- finding)。另外一个方面,科学家也在探究整个认知过程中多个认知域是如何在更广泛的领域协同运作的,如对精神创伤的相关研究。我们是认知研究领域的学者,因此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认知领域展开讨论。 本书前面的章节探讨了衰老如何影响语言的四个维度(听、说、读、写)。首先讨论的是,基于生命历程视角的认知研究所涉及的方法论问题;接着考虑语言能力背后涉及的认知因素。我们发现,六七十岁的人*害怕的事就是记忆力下降,3所以我们对记忆在听、说、读、写中的作用展开了探讨。比如,许多老人抱怨的找词(word-finding)困难,是记忆的问题,语言的问题,还是两者某种组合的问题呢?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探讨了语言的学习与使用如何影响认知衰老过程。更细微且富有洞察力的交流方式,可以让个人实现自我意识的提升,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包括对自身和他人经历及动机的理解。作为一种平衡,某些语言能力的维持乃至提高可以补偿感知及记忆等认知能力的衰退。 通过提升语言能力来改善生活质量,这种做法潜力无限。在各种相关方法中,我们强调阅读、反思性回忆和交谈带来的诸多好处。*重要的是,我们所有人应该利用语言为健康的老龄化服务。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罗杰·克鲁兹(Roger Kreuz),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美国孟菲斯大学文理学院副院长、心理学教授,拥有30年教龄,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资助。 理查德·罗伯茨(Richard Roberts),美国孟菲斯大学博士,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任教12年,在欧洲和亚洲讲授过心理学,自2006年起成为外交官。 插图作者简介: 恩赫图尔·巴亚尔赛汗(Enkhtur Bayarsaikhan),角色设计师、3D艺术家,作品多次获奖,目前居住在蒙古国乌兰巴托。 译者简介: 黄立鹤,同济大学副教授,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目前从事老年语言学研究,迄今在国内外发表论著近百篇(部),相关信息可访问:https://ageing.tongji.edu.cn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