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组织培养(巩振辉)(第3版)

包邮植物组织培养(巩振辉)(第3版)

¥51.1 (8.7折) ?
1星价 ¥51.1
2星价¥51.1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047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8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122404701 ; 978-7-122-40470-1

内容简介

《植物组织培养》(第3版)根据教育部对大学生“四新学科”的培养要求,融合农学、生物学、医学、发酵工艺学、信息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应用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方法与应用技术。全书分为理论篇和应用篇共18章,理论篇包括绪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实验室的布局及设备、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植物器官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细胞培养等内容,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与技术、历史、发展方向与近期新技术;应用篇包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植物胚培养、植物离体快繁、人工种子、植物脱毒苗培育、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筛选、次生代谢产物生产和生物转化、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植物单倍体培养、体细胞杂交、植物遗传转化等内容,详细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林业、工业等方面的应用方法与技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外近期新的研究成果与动态,并重点描述了八十多项经典或近期新应用实例。 本书概念准确,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信息量大,技术方法详细具体,图文并茂,理论与实践并举,可作为植物生产类、草业科学类、森林资源类、环境生态类及生物科学类等各专业高年级本、专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的科研人员与生产者使用。

目录

理论篇
第1章 绪论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简介
1.1.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1.1.2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1.1.3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越性
1.1.4 植物组织培养的任务
1.2 植物组织培养与生物科学的关系
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1.3.1 探索阶段
1.3.2 奠基阶段
1.3.3 迅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1.4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展望
1.4.1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4.2 植物组织培养的展望
小结
思考题
第2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2.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1.1 细胞全能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2.1.2 植物细胞全能性表现
2.2 植物细胞的分化与脱分化
2.2.1 植物细胞的分化
2.2.2 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2.2.3 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2.3 植物的形态建成
2.3.1 愈伤组织诱导与器官分化
2.3.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
2.3.3 离体器官诱导
2.3.4 影响植物离体形态发生的因素
2.4 植物基因表达与位置效应及器官分化信息的传递
2.4.1 基因表达与位置效应
2.4.2 器官分化信息的传递
小结
思考题
第3章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布局及设备
3.1 实验室布局
3.1.1 准备室
3.1.2 接种室
3.1.3 培养室
3.1.4 驯化室
3.1.5 其他部分
3.2 基本仪器设备
3.2.1 灭菌设备
3.2.2 接种设备
3.2.3 培养器皿与设备
3.2.4 检测设备
3.2.5 驯化设备
3.2.6 其他辅助设备
小结
思考题
第4章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
4.1 培养基的成分与配制技术
4.1.1 培养基的成分
4.1.2 培养基的类型
4.1.3 培养基的选择
4.1.4 培养基的制备
4.2 灭菌技术
4.2.1 环境灭菌
4.2.2 培养基灭菌
4.2.3 外植体灭菌
4.2.4 用具灭菌
4.2.5 污染的类型及克服方法
4.3 外植体的种类及其接种技术
4.3.1 外植体的种类
4.3.2 外植体的选择
4.3.3 外植体的接种
4.4 培养条件及其调控技术
……
应用篇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巩振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所长、教授,982年至今,一直致力于蔬菜生物技术、蔬菜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先后承担并出色完成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科技部杨凌农业生物育种中心项目、农业部“八五”科技项目、教育部优 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重大科技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项目、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合作项目等课题,在辣椒和芸薹属作物种质资源搜集、创制、研究和利用以及基因的克隆和遗传转化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所主持的《植物育种学》获省级精品课程。获国家发明授权4项,申请国家发明6项。克隆获得全长基因30多条,其中在GenBank注册全长基因20条,注册EST、TDF200多条。选育优良辣椒品种8个。与西安皇冠蔬菜研究所合作,将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了我国第 一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根结线虫的番茄新品种M158、M126和M6。 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园艺植物生物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植物育种学》和《园艺植物种子学》,先后主编和参编著作、教材30本。发表论文20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