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

包邮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

¥42.9 (7.2折) ?
1星价 ¥42.9
2星价¥42.9 定价¥5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60965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6
  • 出版时间:2022-05-01
  • 条形码:9787536096585 ; 978-7-5360-9658-5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女性读者l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张莉,与你共赴文学世界,看见每一个隐形的“她” l 文学为什么要分男女? l 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 l 女性的声音、女性的立场、女性的写作,要让更多人知道 l 她是女儿、或妻子、或母亲,但她的价值远远不止如此

内容简介

本书由“自我、困境、关系”三个与女性切身相关的维度入手,从丁玲、莫言、张爱玲、铁凝、毕飞宇、迟子建、鲁迅、萧红、苏童等多位名家作品里挑选出十八个典型的文学形象,映照当今社会现实中的女性生存。以文学为镜,可以跨越性别,连接历史,解释当下,看似分析女性处境,洞见的更是世俗人性。

目录

导读:文学为什么要分男女

**篇 女性身体

**讲 我们对身体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第二讲 怎样才算尊重女性——周晓枫《你的身体是个仙境》

第三讲 谁来定义女性美——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第二篇 女性的自我认知

第四讲 女性的悲剧处境如何造成——鲁迅《祝福》

第五讲 “为你好”与同化异类——萧红《呼兰河传》

第六讲 “奉献型人格”与好女人形象——铁凝《永远有多远》

第七讲 何为女人的体面——毕飞宇《玉米》

第八讲 怎样理解女性情谊和相互嫉妒——苏童《妻妾成群》

第九讲 女性的“衣锦还乡”与男性一样吗——魏微《异乡》

第三篇 爱情话语

第十讲 爱情话语怎样俘虏我们——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第十一讲 金钱能否真正衡量爱情——魏微《化妆》

第十二讲 能像侦破案件一样侦破爱情吗——东西《回响》

第十三讲 女性在爱情中如何成为自己——王安忆《我爱比尔》

第四篇 婚姻交响乐

第十四讲 “不般配”的选择和高贵的婚姻——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第十五讲 家庭暴力的实质——周晓枫《布偶猫》

第十六讲 离婚就是被抛弃吗——铁凝《遭遇礼拜八》

第十七讲 像植物一样生生不息的夫妻情感——迟子建《亲亲土豆》

第五篇 成为母亲

第十八讲 文学史上的“暗黑”母亲——张爱玲《金锁记》

第十九讲 母亲是否也会被孩子的期待绑架——李修文《女演员》

第二十讲 现代女性如何做到家庭与事业两全——作家陈衡哲

第二十一讲 母亲形象的多样性——邵丽《风中的母亲》

第六篇 女性传统

第二十二讲 关于“老祖母”,我们知道些什么——乔叶《*慢的是活着》

第二十三讲 女性写作的多种可能——李娟《我的阿勒泰》

结语:如何理解女性的价值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二讲 怎样才算尊重女性 ——周晓枫《你的身体是个仙境》 如果你跟现在的女孩说起身体话题,我相信大多数时候,大家会兴致勃勃地聊减肥、健身、医美、护肤等,今天很多女孩甚至会把收入的一大部分都花在让自己变美这件事上。毕竟,现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对美丽女性的迷恋、对女性身体的赞美,每年到了3月8日,还有商家打造出来的女神节、女王节等。这些称谓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幻觉,也会觉得女王、女神似乎是对女性尊重的表现。但是,对女性的过度美化,只展现女性美好的一面,真的是对女性的尊重吗? 小时候读文学作品,里面的女性美好、纯洁、美丽, 身材十分妖娆,甚至“灵魂带着香气”。不管是纯文学作品还是通俗文学作品,都喜欢这样写,仿佛这些女性生来就是美的,仿佛她们从不食人间烟火。很多文学作品里, 几乎看不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身体,甚至女主人公们也不会经历一般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的那些窘境。所以,年轻时代,爱读小说的我读了很多文学作品里对女性身体的美化后,再回看自己,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美好,自己的身体和文学作品中所书写的身体并不一样, 这给我带来很大的自卑感。成长后跟朋友聊天发现,有这种困扰的并不是少数。这种美化身体的书写,的确会对女性的自我认知、女性的价值观,形成隐秘的重要影响。其实,这样的文学作品也不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在于要勇敢面对和表达世界的真相、女性的真相、身体的真相。 萧红笔下的女性身体 萧红在20世纪30年代写过一篇小说《生死场》,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死场》写的不是我们常识经验里的村庄,并不是风和日丽,其乐融融,她写的不是美好的村庄:山羊睡在荫中;罗圈腿孩子钻入高粱群;老王婆像猫头鹰一样述说着她无穷的命运……《生死场》写的是麦场、菜圃、羊群、荒山、野合的人与偷欢的动物、生产的女人。她写两个青年男女相遇了:“他的大手敌意一般地捉紧另一块肉体,想要吞食那块肉体,想要破坏那块热的肉。”这部小说里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身体书写。 《生死场》写人身体的丑怪,也写患病女人身体的肮脏。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女人生产时非常恐怖的状态被萧红书写下来,她也书写了女性面对性爱时的恐惧。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以往的女性写作,前辈女作家们的书写是温婉的、柔和的,可萧红的不是,她的色彩硬得浓烈,而不是素雅的。前辈女作家想到自己的书写可能会导致别人怪异的目光或者奇怪的流言时,会停下笔,可是萧红不。这个女作家像接生婆一样注视女人们的分娩,看着作为负累的女性身体撑大、变形、毁灭。这样的写作者其实是无畏的、勇敢的,因为她把女性当成了女人而不是女神。也就是说,年轻的萧红把她对于女性身体的恐惧、厌憎都写了出来,这跟冰心的写作非常不同,冰心笔下的女性身体,是冰清玉洁的、是去情欲化的,某种意义上,是圣洁化了的身体。 周晓枫笔下的女性 作家周晓枫的《你的身体是个仙境》是一篇让我们重新认识身体的作品。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女性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的身体。文章开头是去看一位刚生完孩子的女友,她的脸和身材都变形得厉害,她抱着满身通红的褶皱婴儿。还向“我”出示剖腹产的刀口。 作者直接面对女性生育——生育当然是美好的,但它与血污、伤口、身体变形等相伴生。在这本书里的“我” 非常讨厌自己的身体,不喜欢皱纹、疤痕、赘肉、斑点、茧子和气味。事实上,“我”曾经做过一些自残身体的举动: 发育期用尺寸极不相适的胸罩束缚自己,我认为穿上紧身毛衣显现的起伏岂止不雅,更是羞耻。每次要花费长时间才能艰难地系上那几粒半透明的小塑料扣,我冻得嘴唇冰凉,当终于成功,纯棉胸罩马上如坚固的铁丝紧勒肋骨。连睡觉都不松开扣子,我以为长此以往,就会拥有男孩子般的平伏胸膛。乳房下面贯彻到后背的那道暗紫伤痕,数年不愈,因为有时会勒出血,洗澡的时候我忍不住在冲沸而下的水流里偷着流泪。 羞愧感就这样如影随形。因为生活在北方,叙述人每次洗澡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身体,总是趁着浴室里雾气蒙蒙的时候匆匆洗完离开。事实上,《你的身体是个仙境》里表达了许多女性对自我身体、对自我的厌弃: 说到底,我不喜欢自己的女性角色,觉得上帝让我做女孩是种处罚。尽管为我热衷的文学作品里充满对少女和母亲的咏唱,依然不能有所安慰。女性因为孕育受到赞颂,她们身怀人类的未来——但我也知道这是对子宫和阴道的美化。神圣的诞生之地,让我联想到已获得的科普知识,我难以在其间维持平衡。我知道,某些鱼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动物,它们的肠道、输尿管和生殖腺的开口都在一个空腔里,这个空腔叫作泄殖腔。我嫌脏。 成熟各有标志,但对许多孩子来说,了解生殖秘密都是一个重要裂变,它撕开洞见黑暗的口子。我从乖巧变得叛逆,有时挑衅地跟母亲顶嘴。她曾经是我以为世上*完美的母亲,但她,竟然暗中辜负我……我不能解释我的委屈和敌意。明白了途经阴道的出生,我心理不适,对母亲和自己都怀有轻视。 文章中的这些话,其实代表了我们很多人对女性身体的理解,也代表了我们对女性身体生育功能的理解。这种对身体的回避,或者说对自我身体的厌恶,是多年以来文学作品中对女性进行美化、神化所造成的后果。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中的女性是神,而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身体则是丑怪。这种对身体的分裂理解会慢慢内化于女性自身,变成我们的自我理解。今天有很多对女性的身体羞辱,指责女人的身体不符合某种规则,不符合某种标准,实际上都是外在的条件、外在的判断,是另一种对女性的物化规则。当然,《你的身体是个仙境》的*后告诉我们,那些厌弃、那些抵触都是错的,其实我们可以也应该享受身体所带来的一切欢愉。 真正的尊重女性,是尊重她的疾病、疤痕、衰老 到今天,一位本科生和我讨论,她有次看到社交媒体讨论女人生育后的屎尿屁问题,非常惊讶,她从来没有想过生育与那些“不洁”有关。后来她回家问过妈妈,才知道妈妈因为生育有些后遗症,比如尿频。她说她很怕生育,决定以后再也不要小孩子。当然,这很可能是她赌气这样说。我和几位女性小范围讨论过女性身体这个话题, 身体是自然的,不应该有身体羞辱这回事。而人的存在、人的肉体本身就是美。只有把女人还原为一个日常的、能够承载生老病死的身体时,才是真正对女性身体的尊重。记得那天我们还讨论过,大家为什么喜欢用滤镜或者美颜,很可能因为我们不愿意正视滤镜背后那个“我”,我们不愿意正视那些斑点、皱纹,不愿意正视身体的不完美,不愿意面对真实的“我”。 *后我谈一篇散文,《三八节有感》,这是丁玲的著名散文,关于女性如何独立生活、如何自我完善。首先, 她从不把女人当作“永远引领我们上升的伟大女性”, 而把女人当作人:“她们不会是超时代的,不会是理想的,她们不是铁打的。她们抵抗不了社会一切的诱惑, 和无声的压迫,她们每人都有一部血泪史,都有过崇高的感情……”因此,女人首先要自强:“不要让自己生病”“使自己愉快,只有愉快里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 才觉得生命饱满,才觉得能担受一切磨难,才有前途,才有享受。”“用脑子。*好养好成一种习惯。改正不作思索,随波逐流的毛病。”“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有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 我一直很喜欢这篇散文,原因在于作家把女性平等对待,只把她们当作普通人。那回到我们*初说的那个问题,真正的尊重女性是什么样子?实际上,真正的尊重女性,是尊重她的疾病、疤痕、衰老。女性和男性在生理层面上都是肉身。一个六十岁也渴望当少女的女性当然值得尊重,但是六十岁时只想做六十岁女人也不必羞耻,那是对自然的“我”的坦然接受。要有勇气面对生命自身、身体自身,要接受没有滤镜的自我和身体,因为那样的身体本来就是自然,就是美。

作者简介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 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主编《中国女性文学作品年选》《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我认出了风暴》等。 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