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803258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522803258 ; 978-7-5228-0325-8

内容简介

本书考察了民众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的基本状况,基于两轮全国性多阶段抽样入户调查——2019年和2020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使用国家社会、家庭关系和个人物质三个层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体验测量工具,构建了美好生活需要和体验指数,分析了美好生活需要和体验在代际、社会地位、家庭情况、地理区域和城市发展水平等因素上的差异性特点,探讨了“民生三感”、国家认同、社会信任、社会公平感、主观社会流动、内外目标价值观、社会参与行为等社会心态指标与美好生活需要和体验之间的具体关系。

目录

Ⅰ 总报告1民众美好生活需要与体验测量报告(2019~2020) 王俊秀 谭旭运/001一美好生活需要基本状况与指数建构/003二美好生活需要调查的群体差异/005三社会心态与美好生活需要和体验的关系/011四讨论与建议/0142美好生活需要与体验的测量研究 刘晓柳/017一引言/018二研究方法/019三研究结果/022四讨论与结论/040Ⅱ 指标建构篇3美好生活指数构建及分析报告(2019~2020) 张衍 谭旭运 刘晓柳 朱莎/044Ⅲ 群体差异篇4居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体验的代际差异分析 刘洋洋/0675不同社会地位群体的美好生活调查报告 王颖 董洪杰/0816不同家庭情况民众的美好生活差异分析 刘娜/0977不同区域及城市间美好生活比较研究报告 崔雨晴/116Ⅳ 相关因素篇8“民生三感”与美好生活需要 吕邈 谭旭运/1449民众国家认同与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的关系 苗瑞凯/15710民众社会信任与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的关系 张舒/16911社会公平感对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体验的影响 裴福华/18612主观社会流动对美好生活的影响 董洪杰 曹悦/20213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与内外目标价值观的关系 刘晓柳/21414公众美好生活需要和美好生活体验对社会参与行为的影响 周迎楠/234Abstract/247Contents/24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发展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心理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项目批准号:16ZDA231)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智库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及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应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大数据网络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2008~2009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①社会心态,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社会学评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江苏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光明日报》等学术报刊发表《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社会心态的结构和指标体系》《作为社会心态能量的社会情绪》等20多篇有关社会心态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社会心态理论:一种宏观社会心理学范式》(2014)、合著《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2013);②监控社会,出版了专著《监控社会与个人隐私》(2007);③风险社会,主要关注风险的社会认知、个人与社会视角下的风险防范,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重点课题“风险认知与风险行为策略——民众风险心态测量与调查”,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个人与社会关系视角下的公共风险规避与应对”;④汽车社会,主编了汽车社会蓝皮书《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1)》《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 乌云特娜,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兼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内蒙古欧美同学会、内蒙古留学人员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民族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社会认知与社会性发展及民族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有《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处境不利儿童心灵呵护的研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传承的精神之谜》《当代俄罗斯教育改革思潮》。曾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