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82126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7
  • 出版时间:2019-01-01
  • 条形码:9787516821268 ; 978-7-5168-2126-8

内容简介

"性格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了一个人性格的形成?面对自身性格上的缺陷,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对于“性格”,我们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本书针对这些读者们感兴趣的问题,将性格分类、性格与气质、性格与亲子关系、性格与家庭、性格与同伴、性格与生理变化、性格与创伤经历、性格与文化八个方面的影响和关系一一给出答案。 作者用一个个鲜活贴切的案例,帮助读者对性格心理学产生直观的认识,让心理学的科普读物不再晦涩难懂。同时,依据权威的心理学理论和科学的心理学实验,对性格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剖析和诠释,为读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解答。想一睹“性格”的真面目,了解自己的“真性格”,不妨翻开这本书吧。 "

目录

**章 将性格分类——九型人格
追求百分之百的正确——完美者
为他人服务——助人者
人们眼中的工作狂——成就者
拒绝平庸的生活——艺术者
天才与疯子一线之隔——探索者
疑虑带来的矛盾——忠诚者
向快乐和刺激进发——热情者
我的地盘,我做主——挑战者
退一步海阔天空——和平者

第二章 性格与气质——生来已有的差异
并非白板——测量气质的六个维度
乖宝宝的典范——容易型气质
活力与麻烦并存——困难型气质
并非迟钝——慢热型气质
因材施教——气质与教养的匹配

第三章 性格与亲子关系——生命早期的情感联系
活力的丧失——无依恋关系
舒适与快乐——互惠依恋
悲伤的“安静脸”——慢性抑郁的母亲
情感上的不安全——缺乏敏感性
被遗忘的父亲——游戏伙伴

第四章 性格与家庭——以情感为纽带的整体
负能量的代代相传——家族诅咒
以爱为糖衣的压榨——情感勒索
期待带来的压抑——情感监禁
四海之内皆我妈——巨婴的形成
冷漠,致人心死——零反馈

第五章 性格与同伴——平等互动的开始
我和小伙伴——同伴的吸引力
“仲永”没有同伴——病态的成长
刚性需求——同伴的重要性
适应社会从同伴开始——社会化
难挨的孤独——被同伴排挤
……
第六章 性格与生理变化——被禁锢的灵魂
第七章 性格与创伤经历——恐怖的麻木感
第八章 性格与文化-人为赋予的差异
展开全部

节选

  对于幼儿来说,情感依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能与其他人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并对养育者形成情感依恋。通常来说,养育者都是母亲,即幼儿对母亲有着十分强烈的依恋,并能从依恋中获得安全感和快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幼儿无法对母亲产生情感依恋。当然,母亲不是绝对的依恋对象,在幼儿与母亲长期分离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能代替母亲成为养育者,那么幼儿就会对这个人产生情感依恋。如果幼儿没有可依恋的对象,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松松,频繁地更换监护人,这样会在幼儿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并影响性格的形成。而且研究表明,许多成年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其根源都来自幼儿时期的心理阴影。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与他人产生联系也是我们的心理需求之一。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选择了群居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都受到群体的保护,这使得每个人的生存机会大大增加。为此,孤独成了人们所无法忍受的状态,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本能之中。如果幼儿无法对养育者产生依恋,那么就会渐渐丧失与人交往的兴趣,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影响性格的发展。  心理学家约翰·鲍勃在研究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时,发现了一个规律,即幼儿在与母亲分离时常常会经历三个阶段。鲍勃的研究对象是一群15~30个月的幼儿,他们因为生病住院接受治疗,为此不得不长期与母亲分离。  当幼儿刚刚与母亲分离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反抗,不停地哭叫,期望母亲回到自己的身边。这是**阶段,即反抗期。  一段时间后,幼儿渐渐意识到母亲是不可能回到自己身边了,于是不再哭叫,开始变得悲伤起来,对周围的一切都表现得十分冷淡,对心爱的玩具也提不起兴趣。这是第二阶段,即绝望期。渐渐地,幼儿开始玩玩具并对护士产生了兴趣。但是当母亲来探望幼儿时,幼儿的表现十分冷淡。当母亲离开时,幼儿不再会表现出十分激烈的反应。这是第三阶段,即冷漠期。  在上述案例中,松松的情况与儿童冷漠期的表现非常吻合。他在被父亲丢弃时,没有哭叫的反应,很显然,他早就在辗转的寄养经历中切断了与父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在父亲出现时,松松显得非常冷漠,好像对待一个陌生人一样。  这种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早期无法对一个人形成依恋关系,那么他就会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之中,这些都会对他的性格造成消极的影响。  依恋关系有许多种,其中*糟糕的一种就是无依恋。顾名思义,幼儿没有对任何一个人产生依恋。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一些不健康的家庭中,即父母忽视或虐待孩子。此外,在孤儿院这种情况也十分普遍。  在20世纪4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的孤儿院内,幼儿们无法对养育者形成依恋。孤儿院内的工作人员每天要负责大量的工作,平均每个人要照顾十几个幼儿,根本没时间与幼儿发展情感上的依恋关系,只能做到给幼儿洗澡、换尿布和喂奶等基本工作。  起初这些幼儿会和正常幼儿一样,渴望能与养育者互动,会做出微笑等表示友好的动作,有时也会用哭叫来引起养育者的注意。但这些都没有得到养育者的回应,渐渐地幼儿的行为开始变得不正常起来。  长时间生活在孤儿院的幼儿,就好像一个没有生命的玩偶一样,一点儿孩子该有的活力都没有,整个人显得呆呆的,不会主动与周围的人产生互动,显得十分忧郁。当一个人主动接近他时,他会有一点点的反应和活力。可一旦没人主动与他互动,他就会重新变得呆若木鸡。在这种无依恋状态下长大的幼儿,会出现许多问题。在其年幼时期,行为问题并不显著,主要表现有进食障碍和生理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与正常人相比,他们的智商更低、语言技能差、攻击性强、不合群、难以与他人相处。对于孤儿院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尽早被人收养,那么就能渐渐从无依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与养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如果一个幼儿在孤儿院里待的时间超过了三年,那么他即使被收养了,也很难与养父母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由于无法与养父母进行安全的互动,此类幼儿长大后,性格更孤僻,很难交到朋友,还会经常惹麻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由于经济低迷、人口锐减,政府开始鼓励人们生育,并且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过多的孩子势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便选择将孩子送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在这里接受批量抚养,这里的孩子也因此过早地进入了集体生活。教养院的生活与孤儿院无异,20~30个人共同生活在一个房间里,一个工作人员要同时照顾10~20个幼儿,每个孩子都生活在无依恋的状态中。这些孩子长大后都出现了行为异常,无法与人交流,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甚至会出现像自闭症一样的某种刻板行为,如不停地前后摇晃。  ……

作者简介

  李娟娟,知名心理作家,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心理学科普读物创作,尤其对大众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有深入的研究,代表作有《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分析》《精神病院里的正常人》《性格心理学》等,长期占据心理学图书畅销榜,深受读者喜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