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害经济学

包邮灾害经济学

¥76.4 (7.8折) ?
1星价 ¥76.4
2星价¥76.4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073851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28
  • 出版时间:2010-11-01
  • 条形码:9787100073851 ; 978-7-100-07385-1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经济学视角对灾害问题进行研究的著作,全书从明确灾害问题的实质即是经济问题着手,以追求灾害损失*小化为研究目标,首次明晰了灾害经济学的架构,系统阐释了灾害不可避免、不断发展、人灾互制、区域组合四大基本规律和灾害周期变化、害利互变、连锁反应、负负得正、标本兼治五大基本原理。同时,立足灾害与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经济、企业、家庭、社会公共组织的关系,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对灾害经济问题进行了理论解析,并对灾害损失与经济补偿机制、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科学回应。本书是一本有相当影响力的灾害经济学著作。

目录

重视灾害经济研究,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
**章 绪论
一 灾害问题的实质即是经济问题
(一)灾害问题是相对人类社会而言的异常现象
(二)灾害是可以计量的经济损失
(三)经济因素是决定灾害问题的基本因素
(四)结论:灾害问题的实质即是经济问题
二 经济研究与灾害经济学
(一)经济研究与灾害问题
(二)建立灾害经济学的必要性
(三)中国对灾害经济问题的初步研究
三 灾害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与任务
(一)灾害经济学的研究目标
(二)灾害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四 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灾害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灾害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五 灾害经济学的地位和基本理论框架
(一)灾害经济学的独特地位
(二)灾害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
(三)灾害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二章 四项基本规律
一 不可避免规律
(一)灾害与灾害损失不可避免
(二)灾害与灾害损失可以减轻
(三)不可避免规律下的灾害经济
二 不断发展规律
(一)影响灾害不断发展的因素
(二)不断发展规律的表现形式
(三)不断发展规律的新趋势
三 人灾互制规律
(一)人对灾害的制约
(二)灾害对人类的制约
(三)人灾互制规律发展的两个图示
(四)人类应有的作为
四 区域组合规律
(一)区域组合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区域组合规律的层次性
(三)区域组合规律与区域经济

第三章 五条基本原理
一 周期发展原理
(一)两个层次的周期发展问题
(二)灾害周期发展的历史考察
(三)周期发展原理的表现形态
(四)灾害周期发展与经济发展周期
(五)灾害经济的周期发展
二 害利互变原理
(一)害利互变原理的基本内涵
(二)害利互变的临界点
(三)如何利用害利互变原理
三 连锁反应原理
(一)灾害链与经济链
(二)连锁反应原理的理论界定
(三)连锁反应原理的举证
(四)适应连锁反应原理的经济对策
四 负负得正原理
(一)负负得正原理的提出
(二)负负得正原理的内涵与外延
(三)负负得正原理对灾害经济实践的指导
五 标本兼治原理
(一)治标与治本的经济学意义
(二)标本兼治原理的理论界定
(三)标本兼治原理的举证

第四章 灾害经济的宏观解析
一 灾害致因的经济学分析
(一)灾害对国家财政的双重损害
(二)国家财政对灾害的投入
(三)配套的税收政策

第五章 灾害经济的微观解析
一 灾害经济微观解析的基本观点
(一)基本出发点——宏、微观有机结合
(二)利益冲突与强制性规则调整
(三)即期“转移型”补偿是根本出路
(四)风险管理与风险费用核算是关键
(五)揭示微观灾害经济的行为特征与规律
二 灾害与企业经济
(一)灾害对企业的损害与影响
(二)成本核算对企业行为的影响
(三)典型的企业经济模式
(四)企业风险的管理
三 灾害与家庭经济
(一)灾害对家庭的损害与影响
(二)收入差距、阶层划分与穷人效应
(三)家庭风险的管理
四 灾害与社会公共组织
(一)社会公共组织的经济意义
(二)社会公共组织中的独特灾害经济问题
(三)社会公共组织对灾害事故的经济反应

第六章 灾害损失与经济补偿
一 灾害经济损失的构成
(一)有关概念的解析
(二)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公式
(三)公式之外的思考
二 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计量
(一)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计量尺度
(二)有关估损方法简介
(三)人类创造的财富损失的计量
(四)自然人的生命与健康损失的计量
(五)自然资源损失的计量
(六)相关费用损失的计量
三 灾害经济损失的补偿
(一)几种灾害经济损失补偿理论
(二)灾害经济损失补偿实践的发展
(三)灾害经济损失补偿的趋势
四 灾害损失补偿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一)灾害损失补偿的基本结构解析
(二)各种补偿方式的比较与效率分析
(三)适宜的灾害经济补偿组合方式

第七章 减灾与经济效益
一 减灾的一般经济学分析
(一)减灾目标及其经济学意义
(二)减灾的经济功能
(三)两类不同性质的减灾方式
(四)蓬勃发展的减灾运动
二 减灾投入
(一)减灾投入及其结构分析
(二)减灾投入与常规经济投入的分异
(三)减灾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 减灾决策
(一)减灾决策的经济价值
(二)减灾方案的制定与优选
(三)宏观的减灾决策
(四)微观的减灾决策
四 减灾效益的评价
(一)减灾效益的经济学分析
(二)减灾效益的非经济学思考
(三)个案列举

第八章 灾害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一 全球的灾害问题
(一)全球灾害问题的总括分析
(二)发达国家的灾害问题
(三)发展中国家的灾害问题
(四)结论
二 灾害对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
(一)制约的主要方式与表现
(二)灾害恶化导致制约力的扩张
三 减轻灾害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一)适宜的经济发展观
(二)全球统一的减灾行动
(三)诱人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开展灾害问题研究,建立中国灾情学
后记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郑功成,湖南人。长期从事社会保障、灾害保险及与民生相关领域的研究,灾害问题是其一直关注的重要方向。1995年春即任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出版有《灾害经济学》、《多难兴邦:新中国60年抗灾史诗》、《中国灾情论》、《中国救灾保险通论》、《社会保障学》、《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道路》、《中国社会保障30年》、《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等多种著作,发表学术文章约300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