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1星价
¥70.6
(7.2折)
2星价¥70.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371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8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22703718 ; 978-7-5227-0371-8
内容简介
本书从学术主体层面出发,提出了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要素,通过学术引领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构建了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综合的实证检验。通过构建的评价模型对中国学术话语权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中国学者、机构和国家学术话语权的综合得分及其排名情况,对排名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提升路径和策略。
目录
引言
**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
**节 科学计量学理论与方法
一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
二 引文分析理论与方法
三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
第二节 评价学理论与方法
一 评价学理论
二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三 比较与分类理论
第三节 学术话语权评价理论与方法
一 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
二 学术评价理论及方法
三 学术话语权评价理论
第四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的评价理论
一 引领力理论
二 影响力理论
三 竞争力理论
四 创新力理论
五 传播力理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理论体系分析
**节 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话语权的定义
二 话语权的类型
三 话语权评价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概念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作用
三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因素
第三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标准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标准
三 评价的组织实施要点和局限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模型的构建
**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分析
一 学术话语权的概念
二 学术话语权的内涵
三 学术话语权的类型
四 学术话语权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构成要素
一 学术引领力
二 学术影响力
三 学术竞争力
第三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选取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模型的构建
三 中国学术话语权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单维度评价实证分析
**节 基于引领力的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学者引领力分析
二 机构引领力分析
三 国家引领力分析
第二节 基于影响力的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学者影响力分析
二 机构影响力分析
三 国家影响力分析
第三节 基于竞争力的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学者竞争力分析
二 机构竞争力分析
三 国家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与模型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指标模型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与验证分析
三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第二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一 中国学者学术话语权评价结果分析
二 中国机构学术话语权评价结果分析
三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结果分析
四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结果验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提升策略与保障机制
**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提升策略
一 提升学术引领力
二 增进学术影响力
三 扩大学术竞争力
第二节 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保障机制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提升路径与推进机制研究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的保障体系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三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
**节 科学计量学理论与方法
一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
二 引文分析理论与方法
三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法
第二节 评价学理论与方法
一 评价学理论
二 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
三 比较与分类理论
第三节 学术话语权评价理论与方法
一 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
二 学术评价理论及方法
三 学术话语权评价理论
第四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的评价理论
一 引领力理论
二 影响力理论
三 竞争力理论
四 创新力理论
五 传播力理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理论体系分析
**节 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话语权的定义
二 话语权的类型
三 话语权评价的作用
第二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概念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作用
三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核心因素
第三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标准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基本方法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标准
三 评价的组织实施要点和局限性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模型的构建
**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分析
一 学术话语权的概念
二 学术话语权的内涵
三 学术话语权的类型
四 学术话语权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构成要素
一 学术引领力
二 学术影响力
三 学术竞争力
第三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模型构建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选取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模型的构建
三 中国学术话语权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单维度评价实证分析
**节 基于引领力的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学者引领力分析
二 机构引领力分析
三 国家引领力分析
第二节 基于影响力的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学者影响力分析
二 机构影响力分析
三 国家影响力分析
第三节 基于竞争力的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分析
一 学者竞争力分析
二 机构竞争力分析
三 国家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指标与模型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指标模型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设计与验证分析
三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第二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一 中国学者学术话语权评价结果分析
二 中国机构学术话语权评价结果分析
三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结果分析
四 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结果验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学术话语权提升策略与保障机制
**节 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提升策略
一 提升学术引领力
二 增进学术影响力
三 扩大学术竞争力
第二节 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保障机制
一 中国学术话语权提升路径与推进机制研究
二 中国学术话语权的保障体系研究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余波,男,1981年生,湖北洪湖人,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讲师,科技与智库评价中心主任,《评价与管理》编辑部主任;全国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校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6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5.4¥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2.0¥38.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字海探源
¥25.0¥78.0 -
乡土中国
¥12.2¥26.0 -
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
¥25.0¥52.0 -
与内心的恐惧对话:摆脱来自亲人的负能量
¥28.8¥4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5.9¥15.0 -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八品)
¥40.7¥59.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3.0¥36.0 -
中国人的精神
¥9.3¥29.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9¥39.8 -
你能写出好故事-写作的诀窍.大脑的奥秘.认知的陷阱
¥16.4¥32.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24.3¥45.0 -
焦虑心理学:不畏惧、不逃避,和压力做朋友
¥11.4¥38.0 -
理解生命
¥10.5¥32.8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上大演讲录(1922-1927卷)(九品)
¥14.0¥52.0 -
汉字王国
¥18.3¥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