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夏书系·教师专业发展:理想新课堂

大夏书系·教师专业发展:理想新课堂

1星价 ¥40.6 (7.0折)
2星价¥40.6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37272
  • 装帧:70g书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3-04-01
  • 条形码:9787576037272 ; 978-7-5760-3727-2

本书特色

构建面向学生自我发展的开放式课堂 ☆正高级教师吴春来倾力打造,让课堂更灵动智慧! ☆回归教学的基本常识,打破封闭式教学的壁垒,构建面向全体学生自我发展的开放式课堂。 ☆教育之目的在于解放学生,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只有教师自我解放,方能更好地解放学生;只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将“双减”落实到位。学生要“双减”,教师请“五多”。“双减”落地,赢在课堂! ☆兼具可读性与实用性,不仅可以获得教育理念的更新,还可以学到方便实用的教学方法。 编辑推荐篇章: P22 “五多课堂”的实践逻辑:解放学生 P31 学习真实发生 P49 立足课堂育人 P81 教学路径

内容简介

正高级教师吴春来基于多年的教育经历提出了“五多课堂”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师们多到学生中去,多让学生提问,多让学生展示,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讨论。本书系统呈现了“五多课堂”的内涵解析、发展逻辑、教学审美和实践路径,并精选了七个典型课例进行解读,从实践层面呈现“五多课堂”的教学魅力和操作方法。“五多”旨在揭示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回归教学的基本常识,牢牢树立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课堂意识,打破封闭式教学的壁垒,构建面向全体学生自我发展的开放式课堂。

目录

自序/1

**章 “五多课堂”的内涵解读
**节 “五多课堂”的诞生背景 /3
第二节 “五多课堂”的学理内涵 /6

第二章 “五多课堂”的发展逻辑
**节 “五多课堂”的理论逻辑:因材施教 /17
第二节 “五多课堂”的实践逻辑:解放学生 /22
第三节 “五多课堂”的文化逻辑:理性参与 /26

第三章 “五多课堂”的教学审美
**节 学习真实发生 /31
第二节 实现教学合一 /36
第三节 追求动静结合 /46
第四节 立足课堂育人 /49

第四章 “五多课堂”的实践路径
**节 教学行为 /55
第二节 教学路径 /81
第三节 教学治理 /96

第五章 “五多课堂”课例解读
**节 解放教师在于独立思考
——《高考作文审题的三个维度》课例解读 /107
第二节 解放学生在于自我发展
——口语交际课《请你支持我》课例解读 /128
第三节 语文学习育人
——《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例解读 /145
第四节 教学过程育人
——《古诗两首》课例解读 /158
第五节 提供发现的条件
——《*后一次讲演》课例解读 /175
第六节 教学重在会引路
——《植树的牧羊人》课例解读 /190
第七节 学生进步看得见
——作文课《水滴旅行记》课例解读 /206

主要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29
展开全部

节选

学习真实发生 “真”是“五多课堂”的审美特征之一。“五多课堂”,基于问题教学,以学生问题确定教学起点。“学生展示”暴露问题,“学生提问”呈现问题,教师根据学生问题确定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五多课堂”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面向全体。课堂上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多展示,多讨论,让他们在参与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真实发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真实离不开自然表达。记得一次听课,一位女老师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俨然舞台的节目主持人,学生仿佛观众,呆呆地观望着老师在讲台上表演,老师人为地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课堂语言不应是一种板着面孔的教化和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孤傲的独演,而应该是从里到外都能发出真实的召唤的声音,能够把学生召唤到这堂课里来,这种召唤是生命的召唤、真情的召唤、生活的召唤。我们的每一句话,是声音的艺术,是艺术的再现,是思想的载体。对音色的把握,对语言的选择和提炼,何时点拨,何时启发,都要斟酌和推敲,只有这样严谨地对待,才会让自己的课堂发出真实的声音。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自然。自然的表达,重在对话,对话主要体现在师生交谈,交谈要真诚,语言宜生活化,介于书面与口语之间。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观点。课堂的*高境界,其实就是人的*高境界。学习真实发生,教师首先要做个真人,人真,言才诚。“五多课堂”主张学生理性参与,教师当做好榜样,成为生活的热爱者、语言的艺术家。 真实借助互学与帮学。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你我互助,互通有无。教师要善于搭建学生沟通交流的桥梁,要营造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可以这样说,没有和谐的氛围,没有共享的品质,没有乐于助人的精神,互学与帮学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有,那也是表面的伪装。“功夫在诗外”(陆游语),“五多课堂”强调育人,教师的功夫亦如是。一次我执教《火烧云》,一男生模仿课文说话,当他说出“一会儿火烧云像一只老虎”后就语塞了,我趁机说:“老虎怎么样呢?大家可以帮帮他。”突然另一个学生说:“张牙舞爪。”这位男生来了灵感,接着说:“一会儿火烧云像一只老虎张牙舞爪,正好抓住了一只猎物,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这时,他又停了下来,我及时肯定一 “津津有味”这个词用得好,他高兴地说:“突然猎物消失了,老虎也消失了。”有同学说:“不要重复出现消失。”我连忙说:“哪位同学帮着一起思考思考?”“突然猎物消失了,老虎也不见了。”一位女生大声说。学生练习说话的能力,在互学与帮学中得以提升。 真实要求多关注学困生。“五多课堂”不提倡一味地表扬,主张要善于指出学生的错误,尤其对于学困生。老师有什么作用?**,鼓励、表扬学生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第二,含蓄、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学记》里讲的“长善救失”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适当、适时地指出学困生的错误比不负责任地胡乱表扬有意义得多。无论是表扬还是指出问题,一定要给出过程评价,以达育人之效。“五多课堂”坚持“用课堂改变孩子”的教育理念,让学困生重塑人生自信。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调动情感激发力。何齐宗说:“教育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的教育美的一种态度体验。人在教育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各种认识,而且还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态度。教育美感中情感活动是随着对教育美的认识而产生和发展的,即随着对教育美的感知、联想和想象,引起审美主体的各种情绪和情感活动,才使情感贯穿于整个教育美感活动中,并成为教育审美心理中*活跃的因素。教师创造教育艺术都是以自己的情感推动力支配进行的。没有情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艺术。”a多关注学困生,一定要多倾注情感,眼里溢满爱,心中装着光。优秀的教师,他们的表情会说话。 真实一定是基于生成的。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之功在于“引导”二字。“五多课堂”倡导跟着学生走,帮着学生学。教师跟着学生走,才可有生成;牵着学生走的教学,不但不能生成,还会制约学生思维的成长。帮着学生学,方可在生成基础上有进一步的生成,在学习上不断超越。在这里,我想举个例子说说真实生成的教学意义。一次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我让一位学生朗诵全词后,其他同学对该生的朗诵进行了点评。当第二次邀请他朗诵时,主持人用淡淡的语气说“让我们再一次掌声有请”,该生面有难色。于是我借机说:“由于是主持,我们还是要注意文采,不能简单地用‘再一次’,接下来请大家结合课文写一段主持词,然后请两位同学上台主持。”同学们开心地接受了这一学习任务。几分钟后,女主持人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忆往昔,苏东坡在赤壁发出感慨与悲愤。看今朝,同学们风华正茂,现在隆重请出艾俊同学为我们再朗诵一次这千古流传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男主持人幽默地说:“刚才我们欣赏了老师的雄姿英发、豪情壮志,他那声音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现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隆重请出艾俊同学再次登上这美丽的舞台,相信艾俊同学会迈着自信的步伐,挺着自信的胸膛,用那英俊潇洒的面貌和铿锵有力的朗诵来征服我们。有请!”艾俊同学自信乐观地迈上讲台,富有激情地再次朗诵,赢得了全场掌声。既然有主持,我们便要适当训练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作主持词的能力,培养他们上台主持的能力,同时也要保护与尊重朗诵者。 真实需要讲逻辑。一次一老师送教下乡执教《送孟浩然之广陵》,而学生早早就学了这篇课文,但老师依旧从字词、作者简介入手进行教学,这样的课堂哪里谈得上真实发生。学生已经懂了,老师依旧将之当新课来上,从学理上讲这是对学情的严重忽视,实际上这是不讲逻辑的具体表现。“五多课堂”遵循“懂得—欣赏—运用”的教学逻辑:学生不懂,要教他们懂;学生不会欣赏,要教他们欣赏;学生不会运用,要教他们运用。一些课堂杂乱无章,主要是因为教学逻辑的缺失。教学逻辑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例如,一老师执教《美丽的西沙群岛》,老师抓住“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八个字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之后,设计了一个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给旅客朋友介绍西沙群岛。活动设计不可不谓精彩,如果上课伊始就设计这样的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帮助更大;课上完了,再去做这样的活动,意义就减少了许多。“五多课堂”遵循“尊重文体”的审美逻辑:站在文体角度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审美鉴赏,而不是想当然加以所谓的创造性批判。例如用现代观点去批判愚公,移山不如搬家之类云云,皆是不尊重文体的体现。尊重文体,也要尊重历史。曾听某老师执教《小石潭记》,课中老师展示现在的小石潭的照片,学生们惊呼道:“原来跟课文里描写的太不一样了。普通山水在作者笔下便成了不朽篇章。”这样的审美是不合乎逻辑的。小石潭历经千年岁月的磨蚀,模样已大不一样,今日读者所见并非昔日作者所见。看不看现在的小石潭,作用并不大。文学长存于读者之心。“五多课堂”让教师明白:先教什么、后教什么,什么要教、什么不该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而不能那样教。这是教学的基本逻辑。 “五多课堂”强调课堂上有看得见的进步。学生在多提问、多展示、多思考、多讨论中得以进步。课堂是移动的,它跟着学生在走;课堂是开放的,它带给学生学习的自由。课堂上应该有一个不知到知的过程,不敢到敢的跨越,不会到会的转变,不喜欢到喜欢的改观。从一般角度来说,看得见的进步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提升:知识的提升,素养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学生会享受进步的快乐。当然,除了学生进步之外,师生共同进步是“五多课堂”的理想追求。教师进步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进步促进教师的进步,课前的认真备课、课后的深刻反思倒逼教师的进步。 在“五多课堂”里,师生的教学行为是真实的:真真切切教,明明白白学;不装,不演;说真话,学说真话;做真人,学做真人。

作者简介

吴春来,正高级教师,“五多课堂”理论构建与倡导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名师培养对象,《语文教学通讯》(A刊)等多家杂志封面人物,“春来咏语”教研团队主持人。先后任重点中学教师、市教研员和乡村学校**校长,兼任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现任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著有《发现语文》(入选2018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语文教学技能九讲》,主编《教师喜爱的36堂名师语文课》、《教育机智:优秀教师专业发展**素养》。教育教学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未来教育家》等媒体宣传报道。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