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1星价
¥52.0
(7.6折)
2星价¥52.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39310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2
- 出版时间:2023-08-01
- 条形码:9787564393106 ; 978-7-5643-9310-6
内容简介
本书为研究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互关系的学术专著。全书在分析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评估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耦合度,并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厘清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耦合机制与路径,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思路,*后提出相应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支持政策建议。本书内容包括: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理论、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耦合度分析、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书稿在定量和定性研究基础上,分析了西藏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的新动能,提出了品牌化、差异化、网络化和一体协同战略等创新发展战略,指出了投入子系统、产出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耦合下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创新发展路径,为相关领域学者了解西藏城镇和乡村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
目录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态势
1.1.2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互动及协调发展
1.1.3 西藏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性
1.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1.2.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
1.2.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机制与实现路径
1.2.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定量分析与测度
1.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国内实践
1.3.1 东部地区: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实践
1.3.2 中部地区:岳西县温泉镇的实践
1.3.3 西部地区:凯里市的实践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理论
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
2.1.1 系统论与社会-经济复杂系统分析
2.1.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系统性
2.1.3 城乡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
2.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子系统
2.2.1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子系统的组成
2.2.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子系统的功能
2.2.3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子系统的演化
2.3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
2.3.1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的组成
2.3.2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的功能
2.3.3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的演化
2.4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机制
2.4.1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形式
2.4.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动力
2.4.3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路径
3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3.1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城镇化发展进程与特点
3.1.1 城镇化率视角下的西藏城镇化发展进程
3.1.2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城镇化发展特点
3.1.3 西藏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成就
3.2.1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举措
3.2.2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就
3.3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与趋势
3.3.1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
3.3.2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4 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耦合度分析
4.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4.1.1 权重确定方法及数据来源
4.1.2 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4.1.3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4.2 西藏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4.2.1 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测度
4.2.2 评价及结果分析
4.3 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4.3.1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计算
4.3.2 评价及结果分析
4.4 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4.4.1 构建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4.4.2 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分析
5 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拉萨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
5.1.1 拉萨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5.1.2 拉萨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
5.2 林芝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
5.2.1 林芝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5.2.2 林芝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
5.3 昌都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
5.3.1 昌都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5.3.2 昌都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
5.4 山南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
5.4.1 山南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5.4.2 山南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
5.5 多案例研究下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机制
6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6.1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新动能
6.1.1 产业发展形成的新动能
6.1.2 文化自信形成的新动能
6.1.3 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的新动能
6.2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6.2.1 品牌化战略
6.2.2 差异化战略
6.2.3 网络化战略
6.2.4 一体协同战略
6.3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6.3.1 投入子系统耦合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6.3.2 产出子系统耦合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6.3.3 环境子系统耦合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7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支持政策
7.1 政策目标
7.1.1 产业发展
7.1.2 生态安全
7.1.3 共同富裕
7.1.4 边疆稳定
7.2 政策制定原则
7.2.1 适当倾斜原则
7.2.2 可持续原则
7.2.3 精细化原则
7.2.4 协同原则
7.3 政策重点
7.3.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政策
7.3.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政策
7.3.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边疆政策
8 主要结论及进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新态势
1.1.2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互动及协调发展
1.1.3 西藏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必要性
1.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研究综述
1.2.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
1.2.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机制与实现路径
1.2.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定量分析与测度
1.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国内实践
1.3.1 东部地区: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实践
1.3.2 中部地区:岳西县温泉镇的实践
1.3.3 西部地区:凯里市的实践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理论
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
2.1.1 系统论与社会-经济复杂系统分析
2.1.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系统性
2.1.3 城乡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
2.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子系统
2.2.1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子系统的组成
2.2.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子系统的功能
2.2.3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子系统的演化
2.3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
2.3.1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的组成
2.3.2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的功能
2.3.3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子系统的演化
2.4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耦合机制
2.4.1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形式
2.4.2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动力
2.4.3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路径
3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3.1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城镇化发展进程与特点
3.1.1 城镇化率视角下的西藏城镇化发展进程
3.1.2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城镇化发展特点
3.1.3 西藏城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2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成就
3.2.1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举措
3.2.2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就
3.3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与趋势
3.3.1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特点
3.3.2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
4 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与耦合度分析
4.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4.1.1 权重确定方法及数据来源
4.1.2 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体系
4.1.3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4.2 西藏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4.2.1 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测度
4.2.2 评价及结果分析
4.3 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4.3.1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计算
4.3.2 评价及结果分析
4.4 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4.4.1 构建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4.4.2 耦合协调度测算及分析
5 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拉萨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
5.1.1 拉萨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5.1.2 拉萨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
5.2 林芝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
5.2.1 林芝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5.2.2 林芝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
5.3 昌都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
5.3.1 昌都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5.3.2 昌都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
5.4 山南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案例
5.4.1 山南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5.4.2 山南市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机制分析
5.5 多案例研究下西藏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机制
6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发展
6.1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新动能
6.1.1 产业发展形成的新动能
6.1.2 文化自信形成的新动能
6.1.3 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的新动能
6.2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
6.2.1 品牌化战略
6.2.2 差异化战略
6.2.3 网络化战略
6.2.4 一体协同战略
6.3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6.3.1 投入子系统耦合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6.3.2 产出子系统耦合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6.3.3 环境子系统耦合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7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支持政策
7.1 政策目标
7.1.1 产业发展
7.1.2 生态安全
7.1.3 共同富裕
7.1.4 边疆稳定
7.2 政策制定原则
7.2.1 适当倾斜原则
7.2.2 可持续原则
7.2.3 精细化原则
7.2.4 协同原则
7.3 政策重点
7.3.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经济政策
7.3.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政策
7.3.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边疆政策
8 主要结论及进一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师晓娟,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西藏自治区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西藏民生研究中心成员;研究方向为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女性生存战争
¥29.9¥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4¥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6.7¥45.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自卑与超越
¥18.1¥39.8 -
偏见
¥17.8¥56.0 -
书影三叠:人文学术访谈录
¥19.6¥58.0 -
咬文嚼字大赛场
¥12.2¥35.0 -
冬季里的春闱:1977年恢复高考纪实
¥25.0¥75.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0¥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3.0¥38.0 -
说文解字-影印本
¥13.2¥3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18.4¥5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5.7¥39.8 -
生活的科学
¥10.0¥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4.0¥36.0 -
乡土中国
¥13.2¥26.0 -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6.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