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赵由才)(第四版)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赵由才)(第四版)

1星价 ¥50.8 (8.5折)
2星价¥50.8 定价¥5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41292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3-09-01
  • 条形码:9787122412928 ; 978-7-122-41292-8

本书特色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死板)》教材是由同济大学博导、国内知名的固废专家赵由才教授主持编写,编写团队具有丰富的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关科研和工程经验。教材内容教材内容深度融合生态文明思想、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工程创新思维,工艺设计原理与应用实例相结合,全面描述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各种原理、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书中介绍了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发展历程等内容 ,充分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科技进步,引导学生及其他广大读者独立思考、爱岗敬业,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教材介绍了环境卫生信息化和在线监测及监管等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是一本在高等院校本科教材结合社会信息化大环境的与时俱进的新形态教材。本教材体系完整,图文并茂,适合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师生、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与工程应用的专业人员使用和参考;也适合作为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和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的入门参考书。同时,教材配有二维码动画资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强读者的学习兴趣。

内容简介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是环境工程专业三大核心方向之一。《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四版)全面系统地描述了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重金属废物等)、工业固体废物、电子废物、建筑废物、城市污泥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体系,特别是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废物利用、收集、转运、焚烧发电、卫生填埋与填埋场存量垃圾再利用,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厌氧消化、气化热解,各类危险废物预处理、安全填埋、焚烧、分离利用,各种工业固体废物预处理、有价物质分离利用、资源化利用,电子废物拆解和再生利用,建筑废物破碎分选与再利用,以及碳减排、清洁生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园、信息化与人工智能应用等,力求客观反映工程应用实际需求,充分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科技进步。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第四版)可作为高等学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教材,还可供从事环境工程设计与工程应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适合作为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和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的入门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绪论 001
1.1 固体废物概述 001
1.1.1 固体废物的定义 001
1.1.2 固体废物的性质 001
1.1.3 固体废物的分类 002
1.1.4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发展历程 002
1.2 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 004
1.3 生活垃圾分类及资源化 005
1.3.1 生活垃圾分类的定义 005
1.3.2  以资源化为导向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 005
1.3.3 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008
1.4 环境卫生信息化和智能化 009
1.4.1 环卫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009
1.4.2 环卫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范围 010
1.4.3 环卫信息化系统典型技术架构 010
1.4.4 环卫信息化系统的网络拓扑 012
1.4.5 信息化在环卫车辆作业监管中的应用 012
1.4.6 信息化在环卫设施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013
1.4.7 信息化在市容环境质量监测中的应用 013
1.4.8 环卫智能化简介 013
1.5 工业固体废物 014
1.5.1 化工冶金采矿废物 014
1.5.2 废机电和废家电 014
1.5.3 废橡胶 015
1.6 建筑废物概况 015
1.7 危险废物概况 016
1.8 医疗废物概况 016
1.9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过程碳减排技术 018
本章主要内容 018
习题与思考题 019

第2章 生活垃圾清运保洁和机械分选技术 020
2.1 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 020
2.1.1 混合收集 020
2.1.2 分类收集 021
2.2 生活垃圾清运 022
2.2.1 拖曳容器收集操作法 022
2.2.2 固定容器收集操作法 024
2.2.3 收集车辆 026
2.2.4 收集次数与作业时间 026
2.2.5 垃圾收集质量要求 027
2.2.6 生活垃圾收运路线 027
2.2.7 生活垃圾转运 028
2.2.8 集装化转运系统中转站 029
2.3 固体废物分选 030
2.3.1 固体废物筛分 030
2.3.2 风力分选 034
2.3.3 磁选 035
2.3.4 电力分选 037
本章主要内容 039
习题与思考题 039

第3章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 040
3.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过程 040
3.2 填埋场总体设计 041
3.2.1 填埋场工程 041
3.2.2 规划布局 042
3.2.3 填埋区构造及填埋方式 042
3.2.4 地表水排水设施 043
3.2.5 环境监测设施 043
3.2.6 基础设施 043
3.2.7 终场规划 043
3.3 填埋工艺 043
3.4 场地处理与场底防渗系统 045
3.4.1 场地处理 045
3.4.2 场底防渗系统 046
3.4.3 人工水平防渗系统 046
3.4.4 渗滤液收集系统 048
3.5 渗滤液产生与处理 052
3.5.1 渗滤液的来源与特性 052
3.5.2 渗滤液处理方法 052
3.6 填埋气体的导排及综合利用 056
3.6.1 填埋气体的组成与性质 056
3.6.2 产气量确定 057
3.6.3 填埋气体的主动导排方式及系统组成 057
3.6.4 填埋气体的利用 060
3.6.5 填埋场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 060
3.7 终场覆盖、封场与土地利用 061
本章主要内容 063
习题与思考题 063

第4章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064
4.1 概述 064
4.2 危险废物的判别方法及鉴别标准 064
4.2.1 危险废物名录法判断 064
4.2.2 危害特性鉴别法 064
4.3 危险废物预处理技术 065
4.4 危险废物固化/ 稳定化技术 067
4.4.1 水泥固化/ 稳定化 068
4.4.2 石灰固化 069
4.4.3 熔融固化 069
4.4.4 药剂稳定化 070
4.5 危险废物柔性安全填埋技术 071
4.5.1 建设框架 071
4.5.2 选址 072
4.5.3 总体设计 074
4.5.4 填埋区构造及填埋方式 075
4.5.5 终场规划 076
4.5.6 填埋工艺 077
4.5.7 水平防渗系统 078
4.5.8 垂直防渗系统 079
4.5.9 填埋气体导排 079
4.5.10 渗滤液产生与处理 080
4.5.11 终场覆盖与封场 081
4.5.12 环境监测 081
4.5.13 现场运行管理 082
4.6 危险废物刚性填埋库区设计技术 084
4.7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 087
4.7.1 危险废物焚烧厂选址 087
4.7.2 危险废物焚烧系统 087
本章主要内容 090
习题与思考题 090

第5章 固体废物焚烧技术 091
5.1 概论 091
5.2 焚烧过程及焚烧产物 092
5.2.1 焚烧的产物 092
5.2.2 焚烧技术指标和标准 094
5.2.3 影响焚烧的主要因素 096
5.2.4 四个控制参数的关系 098
5.3 焚烧过程平衡分析 098
5.3.1 物质平衡分析 098
5.3.2 热平衡分析 100
5.3.3 主要焚烧参数计算 103
5.4 固体废物焚烧系统 105
5.4.1 垃圾接收系统 106
5.4.2 焚烧系统 107
5.4.3 助燃空气系统 108
5.4.4 余热利用系统 108
5.4.5 蒸汽及冷凝水系统 111
5.4.6 烟气净化系统 111
5.4.7 灰渣处理系统 111
5.4.8 飞灰处理系统 112
5.4.9 自动燃烧控制系统 117
5.5 固体废物焚烧炉 118
5.5.1 炉排型焚烧炉 118
5.5.2 流化床焚烧炉 120
5.5.3 回转窑焚烧炉 122
5.5.4 各种焚烧炉的综合性能对比 123
5.6 固体废物焚烧炉设计 123
5.6.1 炉型 124
5.6.2 送风方式 124
5.6.3 炉膛尺寸的确定 125
5.6.4 设计参数 125
5.6.5 机械炉排焚烧炉的设计 126
5.6.6 机械炉排焚烧炉升温与降温 128
5.7 焚烧烟气控制技术 129
5.7.1 湿法净化工艺 129
5.7.2 半干法净化工艺 130
5.7.3 干法净化工艺 131
5.7.4 NOx 净化工艺 133
本章主要内容 135
习题与思考题 136

第6章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与厌氧发酵技术 137
6.1 堆肥原理及影响因素 137
6.1.1 定义与分类 137
6.1.2 好氧堆肥原理 137
6.1.3 影响堆肥的因素 139
6.1.4 堆肥的腐熟度及其判定 141
6.2 有机废物堆肥工艺 142
6.2.1 好氧堆肥的基本工艺 142
6.2.2 典型好氧堆肥工艺 144
6.3 好氧堆肥设备 144
6.3.1 进料供料设备 145
6.3.2 发酵设备 147
6.4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发酵 151
6.4.1 有机固体废物厌氧发酵定义 151
6.4.2 厌氧发酵原理 152
6.4.3 厌氧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 152
6.4.4 甲烷形成理论及计算 155
6.4.5 厌氧发酵反应热力学与动力学 159
6.5 厌氧发酵设备与工艺 161
6.5.1 传统发酵系统 161
6.5.2 现代大型工业化沼气发酵设备 165
6.5.3 发酵工艺 166
6.6 湿式发酵与干式发酵处理工艺 168
6.7 沼气与沼渣的综合利用 169
6.7.1 沼气的利用 169
6.7.2 沼液与沼渣的利用 169
本章主要内容 170
习题与思考题 171

第7章 有机固体废物热解技术 172
7.1 热解原理 172
7.1.1 热解定义 172
7.1.2 热解过程及产物 172
7.1.3 热解特点 173
7.2 热解动力学模型 174
7.2.1 热解动力学方程 174
7.2.2 数值解求解方法 175
7.2.3 转化函数 176
7.3 热解工艺 177
7.3.1 工艺分类 177
7.3.2 影响热解的主要参数 179
7.4 热解装置 181
7.4.1 固定床 182
7.4.2 流化床 182
7.4.3 回转窑 184
7.5 热解产物 184
7.5.1 生物油 185
7.5.2 热解气 186
7.5.3 生物炭 187
7.6 生活垃圾热解案例分析 188
本章主要内容 189
习题与思考题 190

第8章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191
8.1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与技术 191
8.1.1 处理技术 192
8.1.2 资源化途径 192
8.2 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192
8.2.1 矿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特点和危害 192
8.2.2 矿山废石与尾矿 193
8.2.3 煤矸石的处理与资源化 194
8.3 粉煤灰的处理与资源化 195
8.3.1 粉煤灰概况 195
8.3.2 粉煤灰在建材工业中的应用 196
8.3.3 粉煤灰在环保上的应用 197
8.3.4 粉煤灰的工程填筑应用 197
8.3.5 从粉煤灰中回收有用物质 197
8.3.6 生产功能性新型材料 198
8.4  冶金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199
8.4.1 钢铁工业固体废物概况 199
8.4.2 高炉渣 199
8.4.3 钢渣 201
8.4.4 冶金渣 202
8.4.5 赤泥 205
8.5  化学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资源化 205
8.5.1 化学工业固体废物概况 205
8.5.2 硫铁矿渣 206
8.5.3 磷石膏 208
8.5.4 铬渣 210
8.6 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园区 212
8.6.1 基本概念 212
8.6.2 建设流程和实施途径 212
8.6.3 涉及的废物类型及园区布局形式 213
8.7 水泥窑协同处理工业废物 214
本章主要内容 215
习题与思考题 215

第9章 典型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216
9.1 废橡胶的回收处理方法 216
9.1.1 整体再用或翻新再用 216
9.1.2 生产胶粉 217
9.1.3 制造再生胶 217
9.1.4 热解与焚烧 218
9.2 废汽车的回收与处理 219
9.2.1 废汽车材料回收的工艺流程 219
9.2.2 部分配件的再生 220
9.2.3 金属材料回收 220
9.2.4 废汽车中铝金属的回收 221
9.2.5 废汽车镁合金的再生工艺 222
9.2.6 废汽车的热解与焚烧处理 222
9.3 电子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223
9.3.1 电路板的机械处理方法 223
9.3.2 电子废物的火法冶金技术 226
9.3.3 热解法 227
9.4 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和处理 227
9.4.1 废塑料基本分类 227
9.4.2 废塑料来源 229
9.4.3 废塑料回收利用及处理技术 229
9.5 废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 233
9.5.1 废电池再生利用技术 233
9.5.2 废干电池的综合处理技术 233
9.5.3 废镉镍电池的综合处理技术 235
9.5.4 混合电池的处理技术 238
9.5.5 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技术 238
9.5.6 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技术 240
9.6 碱溶性金属废物碱介质提取技术 242
9.6.1  废物和尾矿中碱溶性金属碱介质浸出过程 243
9.6.2 浸出工艺及动力学 244
9.6.3  碱溶性金属废物碱介质中金属提取技术 244
9.7 污泥厌氧消化 246
9.7.1 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246
9.7.2 消化池设计 246
9.8 餐厨垃圾处理 247
9.8.1 堆肥处理 248
9.8.2 厌氧发酵处理 249
9.9 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 251
9.9.1 建筑废物再生骨料概述及性能指标 251
9.9.2 建筑废物再生骨料制备技术及设备 253
9.9.3 建筑废物再生骨料后续利用技术 255
9.9.4 建筑废物高值化利用 256
9.10 医疗废物收集、贮运和处置 256
9.10.1 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和运输 256
9.10.2 医疗废物处置技术 258
本章主要内容 260
习题与思考题 260

参考文献 26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赵赵由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先后在瑞士、新加坡、美国和希腊工作4年。自1998年起,连续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欧盟Marie-Curie奖学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和“启明星后”人才跟踪计划、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领军人才,80多个全国性和上海市有关学会、协会、大学、学术刊物的专家委员会专家或专家委员会主任、兼职教授、编委等。35年来,一直致力于生活垃圾、建筑废物、危险废物、城市污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发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固废领域的应用,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和环境成效显著。在生活垃圾投放过程环境卫生防控方面,系统地建立了生活垃圾投放设施环境卫生风险环节识别-病原菌和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和强度监测-暴露风险等级划分-防护用品配置-次氯酸原位制备与消毒除臭-涉外船废消毒技术体系。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和大规模转运方面,创建了系列化源头分类分流-干垃圾智能化机械分选-分类废物无水洁净和利用-湿垃圾厌氧发酵和热化学转化为碳源-有机垃圾浆液聚合-分类废物大型组合式集装箱转运技术装备。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与填埋废物挖采分选利用方面,开发了完整的场底和边坡防渗-蚊蝇恶臭控制-渗滤液处理-堆场堆高-封场绿化-加速稳定化-矿化垃圾挖采分选-腐殖土及轻质物和惰性物高值化利用等可持续卫生填埋技术创新链。在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焚烧发电方面,创建了高含水率生物堆酵脱水提高热值-炉条配方生产-炉排炉膛设计制造-飞灰固化稳定化与高静压压块安全填埋-炉渣分选和制砖及污水处理填料利用等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技术设备。在建筑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面,系统建立了拆房建筑垃圾破碎-装修垃圾分类分选-微纳米骨料材料细胞粉磨及其高性能水性涂料和废水处理催化剂制备-工矿企业和火灾爆炸污染建筑废物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技术设备体系。在危险废物无害化与利用方面,发明应用了危废智能化识别与鉴别-锌铅危废和低品位锌铅废矿及镀锌废钢铁烧碱溶液生产锌/铅粉和剥锌钢铁再生-粉末危废高压压块减容填埋-高传染性有机危废焚烧-安全填埋等成套技术装备。在城市污泥方面,发明应用了铝钙镁基和铁(II)和焦硫酸钾及水泥石灰协同固化调理-超高静压高压( 50 Mpa)压榨深度脱水-矿化垃圾改性降低臭度提高抗压强度-脱水污泥卫生填埋与填埋污泥挖采等技术与装备。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开发了人工智能准确预测生活垃圾产量-危险废物智能识别-防篡改实时移动监控和指纹特征抓取-转运过程中恶臭异味识别和控制-有害垃圾智能化识别分拣箱-生活垃圾智慧化转运等技术设备。排名1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6项、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了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863和科技支撑和环保部公益性科研、15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3项重大和博士点及跨世纪人才培养等一大批国家和地方项目或课题;培养了61名博士、116名硕士和工程硕士、6名博后、10名委派进修教师等环境卫生领域杰出科技和管理人才;在Elsevier和Springer出版了9部代表国际领先水平英文专著,国内出版83部、销售量超过40万册多次再版和印刷的专著、学术著作、科普、教材;其中《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本科生教材已经出版3版,2022年8月份出版第四版,已销售5万册;发表SCI 168篇,中文论文380篇,排名1授权中国和日本发明专利72项。赵赵由才,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先后在瑞士、新加坡、美国和希腊工作4年。自1998年起,连续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欧盟Marie-Curie奖学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和“启明星后”人才跟踪计划、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领军人才,80多个全国性和上海市有关学会、协会、大学、学术刊物的专家委员会专家或专家委员会主任、兼职教授、编委等。35年来,一直致力于生活垃圾、建筑废物、危险废物、城市污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发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在固废领域的应用,成果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和环境成效显著。在生活垃圾投放过程环境卫生防控方面,系统地建立了生活垃圾投放设施环境卫生风险环节识别-病原菌和挥发性有机物种类和强度监测-暴露风险等级划分-防护用品配置-次氯酸原位制备与消毒除臭-涉外船废消毒技术体系。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资源化和大规模转运方面,创建了系列化源头分类分流-干垃圾智能化机械分选-分类废物无水洁净和利用-湿垃圾厌氧发酵和热化学转化为碳源-有机垃圾浆液聚合-分类废物大型组合式集装箱转运技术装备。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与填埋废物挖采分选利用方面,开发了完整的场底和边坡防渗-蚊蝇恶臭控制-渗滤液处理-堆场堆高-封场绿化-加速稳定化-矿化垃圾挖采分选-腐殖土及轻质物和惰性物高值化利用等可持续卫生填埋技术创新链。在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焚烧发电方面,创建了高含水率生物堆酵脱水提高热值-炉条配方生产-炉排炉膛设计制造-飞灰固化稳定化与高静压压块安全填埋-炉渣分选和制砖及污水处理填料利用等自主研发和国产化技术设备。在建筑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方面,系统建立了拆房建筑垃圾破碎-装修垃圾分类分选-微纳米骨料材料细胞粉磨及其高性能水性涂料和废水处理催化剂制备-工矿企业和火灾爆炸污染建筑废物无害化处理和利用技术设备体系。在危险废物无害化与利用方面,发明应用了危废智能化识别与鉴别-锌铅危废和低品位锌铅废矿及镀锌废钢铁烧碱溶液生产锌/铅粉和剥锌钢铁再生-粉末危废高压压块减容填埋-高传染性有机危废焚烧-安全填埋等成套技术装备。在城市污泥方面,发明应用了铝钙镁基和铁(II)和焦硫酸钾及水泥石灰协同固化调理-超高静压高压(>50 Mpa)压榨深度脱水-矿化垃圾改性降低臭度提高抗压强度-脱水污泥卫生填埋与填埋污泥挖采等技术与装备。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开发了人工智能准确预测生活垃圾产量-危险废物智能识别-防篡改实时移动监控和指纹特征抓取-转运过程中恶臭异味识别和控制-有害垃圾智能化识别分拣箱-生活垃圾智慧化转运等技术设备。排名1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6项、同济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承担了1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863和科技支撑和环保部公益性科研、15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3项重大和博士点及跨世纪人才培养等一大批国家和地方项目或课题;培养了61名博士、116名硕士和工程硕士、6名博后、10名委派进修教师等环境卫生领域杰出科技和管理人才;在Elsevier和Springer出版了9部代表国际领先水平英文专著,国内出版83部、销售量超过40万册多次再版和印刷的专著、学术著作、科普、教材;其中《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本科生教材已经出版3版,2022年8月份出版第四版,已销售5万册;发表SCI 168篇,中文论文380篇,排名1授权中国和日本发明专利7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