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包邮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62.6 (7.9折) ?
1星价 ¥62.6
2星价¥62.6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134607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6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301346075 ; 978-7-301-34607-5

本书特色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注重理论基础。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理论基础,能为学生提供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释问题的依据。本书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三部分内容,并对相关的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梳理,便于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相关内容。
第二,强调实践应用。本书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重点介绍了促进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方法与教育策略,以及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第三,突出自主学习与研究。自主学习是现代学生的生存与发展技能。每章内容后设置了反思与探究、推荐阅读栏目,供学生深入思考与自主学习;每章中设置多个研究新进展栏目,为学生开展教育实践问题的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内容简介

本教材根据核心课程指南,理论联系实操,内容更全面与丰富。案例经典,有代表性,突出心理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在每章节中以专栏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了大量的案例、阅读材料等,在拓展心理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未来的教师工作实际相联系,在教师教育中发挥作用。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改革之间的关系,引导师范生关注基础教育**线的教学以及师范生未来职业生涯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本教材配备了视频教学资源和PPT课件。

目录

目录
**章概述1
**节青少年期1
一、青少年期与青春期1
二、青少年期的年龄界定2
三、青少年期是发展的转折3
四、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动力4
第二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6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6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9
第三节青少年的生理变化与性心理11
一、青少年的生理变化11
二、性心理14
第四节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5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15
二、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18
三、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21
四、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22
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24
第二章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与教育27
**节青少年的注意力27
一、注意的概念27
二、注意的种类28
三、青少年注意力的发展特点30
第二节青少年的记忆力32
一、记忆的概念33
二、记忆的种类33
三、青少年记忆力的发展35
四、提高青少年记忆效果的策略36
第三节青少年的思维能力38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38
二、思维的种类39
三、青少年的思维发展41
第四节青少年的智力与创造力42
一、智力与创造力的概念42
二、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44
三、青少年的智力与创造力发展44
四、青少年的智力开发47
五、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49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目录第三章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发展与教育52
**节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52
一、情绪、情感和情操的含义52
二、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53
第二节青少年的不良情绪与调节55
一、青少年不良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56
二、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57
三、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学校调节策略60
第三节青少年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63
一、心理疗法63
二、行为疗法65
三、生物疗法65
四、情境疗法66
五、休闲和运动疗法66
第四节青少年各种高级情感的培养67
一、青少年的道德感67
二、青少年的理智感70
三、青少年的美感71
第四章青少年的自我发展与教育75
**节青少年的自我意识75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75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76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77
四、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78
五、塑造青少年健全自我意识的途径79
第二节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81
一、自我同一性的含义81
二、自我同一性的理论及其发展82
三、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85
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影响因素85
第三节自我建构发展层次理论与青少年自我发展87
一、自我建构发展层次理论87
二、青少年自我建构发展的任务及策略91
第五章青少年的人格发展与教育95
**节人格概述95
一、人格的含义95
二、人格的特征96
三、人格的结构97
第二节人格发展的理论99
一、特质理论99
二、类型理论101
第三节人格测量104
一、人格测量概述104
二、人格测量方法104
第四节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110
一、我国儿童青少年人格的发展110
二、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111
三、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有效措施115
第六章青少年的品德发展与培养119
**节青少年的品德发展特征119
一、品德概述119
二、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发展特点121
三、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发展特点123
四、青少年道德行为的发展特点124
第二节青少年道德习惯的形成125
一、道德发生作用的习惯观:中西见解125
二、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特点126
三、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126
第三节品德不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129
一、“品德不良”的诊断标准129
二、品德不良青少年的心理特点130
三、品德不良青少年的转变过程132
第四节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培养133
一、品德形成的过程133
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134
三、培养青少年良好品德的途径136
第七章青少年的社会行为142
**节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142
一、亲社会行为概述142
二、亲社会行为的理论143
三、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发展144
四、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45
五、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147
第二节青少年的攻击行为149
一、攻击行为概述149
二、攻击行为的理论151
三、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特点153
四、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154
五、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干预157
第三节青少年的退缩行为159
一、社会退缩行为含义159
二、青少年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因素159
三、青少年社会退缩行为的干预161
第八章青少年的人际关系166
**节青少年的亲子关系166
一、亲子关系的含义166
二、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特点167
三、指导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170
第二节青少年的同伴关系171
一、青少年同伴关系的含义171
二、青少年的同伴接纳172
三、青少年对同伴的服从173
四、青少年的友谊174
五、青少年的异性同伴关系177
第三节青少年的师生关系178
一、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178
二、青少年师生关系的类型180
三、青少年师生关系的特点182
第四节青少年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方案183
一、团体辅导目标183
二、辅导方案设计依据183
三、辅导方案内容设计185
四、实施方案186
第九章网络与青少年心理189
**节青少年网络文化概述189
一、网络文化189
二、青少年网络使用特点192
第二节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194
一、网络与认知过程195
二、网络与青少年人格发展196
三、网络与青少年人际交往197
第三节青少年问题网络行为及其调适199
一、问题网络行为199
二、网络沉迷199
三、青少年网络欺凌203
第四节青少年网络心理健康与网络素质提升207
一、网络心理健康208
二、青少年网络安全认知210
三、青少年网络素质提升211
第十章青少年心理健康213
**节心理健康概述213
一、心理健康概念213
二、心理健康的判别215
第二节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216
一、不良状态216
二、心理障碍217
三、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219
第三节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220
一、个体因素220
二、环境因素224
第十一章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230
**节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概述230
一、团体的概念与类型230
二、团体心理辅导概念的界定231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功能232
四、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233
五、团体心理辅导的要素233
第二节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与方法235
一、团体心理辅导开始阶段235
二、团体心理辅导工作阶段236
三、团体心理辅导结束阶段237
第三节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239
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原则239
二、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内容240
三、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步骤242
第四节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组织与实施245
一、团体的准备245
二、团体的形成246
三、团体的起动248
四、团体的运作249
五、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束251
第十二章青少年的学习253
**节学习概述253
一、学习的含义253
二、学习的分类254
三、学习的作用256
四、青少年学习的特点257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58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258
二、华生的条件反射理论260
三、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261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263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65
第三节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67
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268
二、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269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270
四、加涅的认知—指导论273
第四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75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275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275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276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276
第十三章青少年的学习动机280
**节学习动机概述280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280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281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283
四、中学生的学习动机283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284
一、强化动机理论284
二、成就动机理论285
三、成就归因理论286
四、成就目标理论287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288
六、需要层次理论289
第三节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290
一、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的影响因素290
二、青少年学习动机培养的基本要求292
三、青少年学习动机的培养294
四、学习动机的激发295
五、差生学习动机的培养297
第十四章青少年的学习策略303
**节学习策略概述303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303
二、学习策略的成分与层次305
三、青少年的学习策略306
第二节认知策略308
一、复述策略308
二、精细加工策略310
三、组织策略311
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314
一、元认知策略314
二、资源管理策略319
第四节学习策略的应用320
一、策略的学习原则320
二、学习策略教学321
三、几种常见学习策略的具体应用323
第十五章青少年的学习迁移328
**节学习迁移的概述328
一、学习迁移的含义328
二、学习迁移的分类328
三、学习迁移的作用330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331
一、形式训练说331
二、相同要素说332
三、概括化理论333
四、格式塔的关系理论334
五、认知结构说335
六、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336
第三节学习迁移的影响因素337
一、主观因素337
二、客观因素339
第四节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340
一、学生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340
二、促进学习迁移的学习方法345
第十六章中学教师的心理348
**节中学教师的角色分析348
一、教师的角色348
二、中学教师的角色心理349
三、中学教师的角色冲突351
第二节中学教师的心理品质354
一、中学教师的认知特征354
二、中学教师的人格特征356
三、中学教师的行为特征358
第三节中学教师的成长360
一、中学教师的成长历程360
二、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的特征361
三、教师的成长与发展364
第四节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366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367
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367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措施369第十七章中学教师的教学心理373
**节教学概述373
一、教学的概念373
二、教学过程375
三、教学目标376
第二节教学理论378
一、程序教学理论378
二、掌握学习理论379
三、范例教学理论379
四、发展性教学理论380
第三节有效的中学教学模式382
一、信息加工教学模式382
二、人格发展教学模式384
三、社会交往教学模式384
四、行为控制教学模式385
第四节促进中学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386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386
二、促进教师有效教学的途径387
第十八章教学评价394
**节教学评价概述394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394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396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397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402
第二节教学评价内容和指标体系404
一、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04
二、教学评价的内容408
第三节教学评价方法412
一、观察法413
二、调查法414
三、测验法415
四、档案袋评价法417
五、概念图评价418
参考文献42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洪新
----------------------------
林洪新,鲁东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习与认知,具体为样例学习、网络学习、自我调节学习及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与资源消耗等问题。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8项,参编心理学教材、专著和译著7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郑淑杰
----------------------------
郑淑杰,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心理学会理事、烟台市心理学会理事长。【研究领域】儿童社会性发展;幼儿心理学;问题青少年预防与教育。【讲授课程】为本科生讲授“发展心理学”,为硕士研究生开设“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催眠专题”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问题青少年心理学专题研究”课程。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