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平台企业嵌入创业网络下的集群创业机制研究

制造业平台企业嵌入创业网络下的集群创业机制研究

1星价 ¥48.4 (5.5折)
2星价¥48.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9368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4-01-01
  • 条形码:9787509693681 ; 978-7-5096-9368-1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创业迭代是改变网络现状和学习方式的关键,进而发现创业迭代能够有效促进网络与学习的正反馈机制设计进而改变网络现状和学习方式,这对于补充创业网络视角下的“结构—行为—绩效”逻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区分了传统和新兴企业基础上,本书揭示了创业网络构建(强弱关系)、利用(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与公司创业迭代间的内在关联机理,构建了创业迭代视角下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公司创业的研究框架。相比已有研究关注创业行为及资源获取过程,本书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这一研究架构,有利于未来采取理论驱动的研究设计来验证构建和利用创业网络实现创业成功的内在机制。此外,尽管现有理论对于创业网络、创业学习有一定的论述,但大多数研究都是从企业战略层面进行研究。本书基于创业迭代视角,以创业事件为基本分析单元,将创业迭代嵌入在创业阶段性分析过程中,强调公司创业的动态演变过程具有网络和学习双重机制,即公司创业不仅面临着探索和利用与所处产业相关的一系列知识体系,更面临着如何逐步地构建自身所处内外部网络结构并合法化新的技术应用体系和管理模式的难题,回应了学者关于加强基于中国背景多元创业研究的呼吁。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二节 问题提出 一、区别于消费服务业平台,制造业平台需要重新定义 二、制造业平台重新定义了集群创业的形式 三、需要进一步解释政府与集群创业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节 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公司创业 一、创业网络相关文献回顾 二、创业学习相关文献回顾 三、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公司创业的研究 第二节 平台企业及创业政策研究 一、平台企业研究 二、公司创业政策研究 第三节 制度工作、制度逻辑与集群转型升级 一、新制度主义集群学说 二、制度工作理论 三、制度逻辑理论 第四节 理论述评 第三章 构建和利用创业网络实现创业迭代:制造业企业转型平台企业的创业过程 **节 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择 二、资料来源与数据收集 三、资料分析及数据编码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传统企业案例:杰克创业迭代过程分析 二、新兴企业案例:南讯创业迭代过程分析 第三节 案例发现 一、杰克创业网络阶段性演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 二、南讯创业网络阶段性演化:实现交互式创业迭代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 一、理论框架的延展:创业网络与创业学习的正反馈机制提出 二、创业迭代驱动创业网络与创业学习的分阶段关系演化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构建和利用创业网络实现创业迭代:生产性服务企业转型平台企业的创业过程 **节 网络关系强度、企业学习与集群创业网络的关系机制 一、强关系对企业学习的影响 二、弱关系对企业学习的影响 三、关系强度与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模型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和方法 二、研究样本及分析单元 三、样本信度检验 四、样本效度检验 第三节 余姚塑料产业集群案例分析 一、余姚塑料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演化 二、网络关系、企业学习与集群创业网络协同演化的机理分析 第四节 集群创业网络演化阶段性的进一步讨论:政府政策的作用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创业网络、创业学习与企业创业的实证研究 **节 关系机理与分层假设 一、创业网络与企业创业 二、创业网络与创业学习 三、创业学习与企业创业 四、创业学习中介作用的假设 第二节 实证分析 一、问卷设计 二、研究变量测量量表 三、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四、相关性分析 五、假设检验 六、中介效应检验 七、假设检验结果 第三节 小结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第六章 政府辅助性制度工作、制度逻辑与集群升级:基于制造业平台企业的启示 **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取与数据收集 第二节 案例论述及概念形成 一、案例背景 二、两地政府制度工作分析:战略意图 三、产业集群和政府的制度逻辑分析 四、两地政府制度工作分析:定点式扶持的“努力” 五、主要发现 第三节 进一步讨论 一、政府辅助性制度工作的提出 二、政府与集群制度逻辑的关系演化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节 理论贡献 第二节 实践启示 一、平台企业创业启示 二、集群创业及演化升级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企业实地访谈提纲 附录3 本书案例企业介绍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纯(1983-),浙江富阳人,博士、副教授,中国民建会员,现任浙江财经大学EDP培训中心主任、国资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企业战略与创新、产业与区域经济及发展等。在《管理世界》、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 ment(SSCI)、《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与浙江省各地政府及企业展开多项合作与交流,并主持与参与相关项目50余项;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的重要批示5次。 陈琛(1995-),浙江温州人,硕士、助教,共产党员,浙江财经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企业战略与创新、组织战略与竞争力等。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其他级别课题10余项,参与地方政府咨政项目、企业咨询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获杭州市社会科学界第5届学术和咨政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并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