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3097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24-03-01
  • 条形码:9787100230971 ; 978-7-100-23097-1

内容简介

《先锋派理论》首先阐释了批判科学的概念,说明批判科学要反观科学本身,说明科学知识是在什么社会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由此转到对先锋派理论的讨论上来,指出审美范畴不是永恒的,而是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先锋派则是对这些范畴的批判。书中专门讨论了艺术自律问题。自律使艺术离开现实生活,而先锋派艺术则使艺术回到现实。*后,作者讨论了介入或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生活与艺术相互干预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艺术体制问题。 本书是西方探讨先锋派理论影响优选的专著之一。

目录

英译本序言:现代主义理论还是先锋派理论 约亨·舒尔特-扎塞 1 作者前言52 引言:先锋派理论与文学理论54 **章对批判的文学科学的初步思考62 1.解释学62 2.意识形态批判 66 3.功能分析 71第二章先锋派理论与批判的文学科学77 1.审美范畴的历史性77 2.作为资产阶级社会中艺术的自我批判的先锋派83 3.有关本雅明的艺术理论的讨论92 第三章论资产阶级社会中的艺术自律问题100 1.研究问题100 2.康德与席勒美学中的艺术自律108 3.先锋派对艺术自律的否定114 第四章先锋主义的艺术作品.124 1.论“作品”范畴.. 12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彼得·比格尔(Peter Burger,1936-2017),1971年起任德国不来梅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著有《先锋派理论》、《现代主义的衰弱》、《唯心主义美学批判》、《中介-接受-功能》(论文集)和《艺术体制:现代德国文化与文学》(与克丽斯塔·比格尔合著)。 高建平,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美学美育中心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国际美学协会原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原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