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205678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9
  • 出版时间:2023-05-01
  • 条形码:9787312056789 ; 978-7-312-05678-9

内容简介

本书在综述媒介文化理论历史的基础上,介绍了新媒体文化的意识形态与权力、符号与表征、生产与劳动、消费与受众、性别视角、空间批评、身体研究、视觉性等专题,并分别探讨了新媒体、青年与亚文化研究以及新媒体、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相关内容。每章分别按照理论脉络的梳理、重要理论家观点的呈现、新媒体文化案例研究进行展开介绍,所列案例尽可能切合新媒体文化的时代性和代表性。本书可作为新闻传播学本科教材。

目录

前言 绪论 媒介文化理论的过去与现在 **节 媒介技术与媒介文化 第二节 “漫长的革命”:文化思潮的变迁 第三节 媒介文化理论的主要流派 第四节 回归本土与当下:新媒体文化研究 **章 新媒体文化的意识形态与权力 **节 文化领导权与大众共识的建构 第二节 意识形态与主体询唤 第三节 话语、权力与规训 第四节 案例分析:网络事件中的话语争夺 第二章 新媒体文化的符号与表征 **节 理解符号:索绪尔与皮尔斯 第二节 神话学与表征的文化政治 第三节 符号消费与符号狂欢 第四节 案例分析:网络恶搞文化中的符号游戏 第三章 新媒体文化的生产与劳动 **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 第二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产业 第三节 新经济模式中的劳动与劳动者 第四节 案例分析:平台经济与数字劳动 第四章 新媒体文化的消费与受众 **节 悲观的文化消费论 第二节 乐观的文化消费论 第三节 粉丝文化、参与式文化与媒介融合 第四节 案例分析:“饭圈”与粉丝经济 第五章 新媒体、青年与亚文化研究 **节 亚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 第三节 数字时代的后亚文化转向 第四节 案例分析: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抵抗与收编 第六章 新媒体文化的性别视角 **节 大众媒介与性别身份的建构 第二节 女性主义媒介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性别话语的多元化与后现代转向 第四节 案例分析:新媒体与女性赋权 第七章 新媒体文化的空间批评 **节 列斐伏尔与空间的生产性 第二节 福柯与空间权力观 第三节 大卫·哈维的后现代空间思想 第四节 案例分析:短视频中的乡村空间生产 第八章 新媒体、全球化与民族文化 **节 大众传媒与想象的共同体 第二节 东方学与后殖民批判 第三节 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与影响 第四节 案例分析:网络文学及动画的文化传播 第九章 新媒体文化的身体研究 **节 文化理论的“身体”转向 第二节 身体规训与身体抗争 第三节 后人类、赛博格与技术化的身体 第四节 案例分析:网络社交平台的身体表演 第十章 新媒体文化的视觉性 **节 图像转向、景观社会与媒体奇观 第二节 观看中的欲望与认同 第三节 拟像与超真实 第四节 案例分析:虚拟现实的视觉景观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