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8706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4-04-01
- 条形码:9787208187061 ; 978-7-208-18706-1
内容简介
在近代中国,随着内贸和外贸的发达,越来越多的工业和金融服务业企业得以建立,并且企业雇佣员工的规模也在逐步变大。在这些企业中,雇主和员工到底是怎样建立信任关系的? 本书基于近代中国熟人社会的事实,从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视角出发,去探究企业与员工之间*初的信任关系的构建方式。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基本结论,本书主要通过量化的方式研究社会资本对员工工资的影响能力及其相应的机制。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数据为分析样本,本书搜集1937年1454位行员的相关信息,在简单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计量回归。经研究笔者发现担保人是行员得到信任的来源,并且显著地影响了从事财务相关工作行员的工资。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当下,通过研究近代中国企业与员工建立信任的方式和机制,对今天的中国企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目录
目 录
**部分 理论与背景介绍
**章 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的历史和现实.........................................................3
**节 为什么要研究企业员工的社会资本 .............................................3
第二节 在定量分析时为何采用近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数据 ...............6
第三节 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观点 .................................................7
第四节 本书的整个研究图景和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员工社会资本的理论回顾 ..................................................................11
**节 社会资本的界定 .........................................................................12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经济效应 ..................................................................15
第三节 社会资本对工资的影响机制 .......................................................17
第四节 社会资本的物品属性 ..................................................................20
第二部分 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的使用和经济回报
第三章 被动用的社会资本——介绍人和担保人 ...........................................25
**节 近代关系人与社会活动 ..............................................................25
第二节 近代银行业的介绍人与职员工资 ...............................................30
第三节 近代银行业的保证人与职员工资 ...............................................42
第四章 近代员工社会资本经济回报的实证案例 ...........................................45
**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经营与用人的非人情化 ............................45
第二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人员的任用、考核和调动 ............................47
第三节 人力资本对行员薪水的影响 .......................................................58
第四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介绍人 .......................................................62
第五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担保人 .......................................................69
第五章 近代中国员工社会资本经济回报的回归分析 ....................................76
**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社会资本对工资的影响机制 ........................76
第二节 行员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和其作用的实证模型 .......................81
第三节 其他控制变量的取值 ..................................................................87
第四节 模型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基准回归结果 .......................................95
第六章 行员社会资本影响工资的机制分析 ...................................................99
**节 介绍人对工种的影响 ..................................................................99
第二节 担保人对晋升的影响 ................................................................105
第七章 稳健性检验和调节效应 ....................................................................113
**节 基于练习生的回归结果稳健性检验 .........................................113
第二节 教育水平对担保人“信任”作用的调节 ..................................116
第三节 总分行对介绍人“人情”作用的调节 .....................................118
第三部分 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的构建: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
第八章 社会资本的私人物品特征及制约.....................................................125
**节 近代中国员工社会资本的部分私人物品属性 ..........................125
第二节 私人物品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127
第三节 担保人社会资本“不够用”的具体表现 ..................................131
第四节 英美员工担保人社会资本从私人物品向公共物品的转化 .......139
第九章 近代中国员工担保人社会资本向公共物品转变的尝试 ...................150
**节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向公共物品转换的铺垫 ...........150
第二节 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向公共物品转变的铺垫 ...................162
第三节 个人信用保险到团体信用保险——公共物品提供的尝试 .......165
第四节 建立银行业互助保险——公共物品提供的尝试 .......................173
第五节 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转变的艰难 .........................................179
附录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行员工资数据.....................................................187
附录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员役保证细则.....................................................323
**部分 理论与背景介绍
**章 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的历史和现实.........................................................3
**节 为什么要研究企业员工的社会资本 .............................................3
第二节 在定量分析时为何采用近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数据 ...............6
第三节 本书想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观点 .................................................7
第四节 本书的整个研究图景和研究方法 .................................................9
第二章 员工社会资本的理论回顾 ..................................................................11
**节 社会资本的界定 .........................................................................12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经济效应 ..................................................................15
第三节 社会资本对工资的影响机制 .......................................................17
第四节 社会资本的物品属性 ..................................................................20
第二部分 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的使用和经济回报
第三章 被动用的社会资本——介绍人和担保人 ...........................................25
**节 近代关系人与社会活动 ..............................................................25
第二节 近代银行业的介绍人与职员工资 ...............................................30
第三节 近代银行业的保证人与职员工资 ...............................................42
第四章 近代员工社会资本经济回报的实证案例 ...........................................45
**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经营与用人的非人情化 ............................45
第二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人员的任用、考核和调动 ............................47
第三节 人力资本对行员薪水的影响 .......................................................58
第四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介绍人 .......................................................62
第五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担保人 .......................................................69
第五章 近代中国员工社会资本经济回报的回归分析 ....................................76
**节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社会资本对工资的影响机制 ........................76
第二节 行员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和其作用的实证模型 .......................81
第三节 其他控制变量的取值 ..................................................................87
第四节 模型数据的统计描述和基准回归结果 .......................................95
第六章 行员社会资本影响工资的机制分析 ...................................................99
**节 介绍人对工种的影响 ..................................................................99
第二节 担保人对晋升的影响 ................................................................105
第七章 稳健性检验和调节效应 ....................................................................113
**节 基于练习生的回归结果稳健性检验 .........................................113
第二节 教育水平对担保人“信任”作用的调节 ..................................116
第三节 总分行对介绍人“人情”作用的调节 .....................................118
第三部分 企业员工社会资本的构建: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
第八章 社会资本的私人物品特征及制约.....................................................125
**节 近代中国员工社会资本的部分私人物品属性 ..........................125
第二节 私人物品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127
第三节 担保人社会资本“不够用”的具体表现 ..................................131
第四节 英美员工担保人社会资本从私人物品向公共物品的转化 .......139
第九章 近代中国员工担保人社会资本向公共物品转变的尝试 ...................150
**节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向公共物品转换的铺垫 ...........150
第二节 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向公共物品转变的铺垫 ...................162
第三节 个人信用保险到团体信用保险——公共物品提供的尝试 .......165
第四节 建立银行业互助保险——公共物品提供的尝试 .......................173
第五节 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转变的艰难 .........................................179
附录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行员工资数据.....................................................187
附录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员役保证细则.....................................................32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耀华,现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社会文化和近当代中国经济变迁。已经出版《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演化:强制储蓄》《中国当代保险业发展历史及其效率研究》两部专著,论文20余篇。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故事力法则
¥15.4¥48.0 -
美国陷阱
¥24.1¥68.0 -
领导学全书柯维领导培训中心
¥19.4¥68.0 -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24.2¥42.0 -
影响力3
¥34.3¥68.0 -
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深度工作
¥18.1¥45.0 -
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
¥29.3¥69.0 -
图解博弈论
¥12.4¥38.0 -
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精装本理智与情感典藏版
¥25.3¥45.8 -
设计的力量
¥18.2¥42.0 -
她们-女性的镜像与觉知
¥13.9¥38.0 -
贼巢-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内幕交易网的猖狂和覆灭
¥48.6¥139.9 -
战国时代-货币战争-4
¥17.8¥46.0 -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24.4¥65.0 -
广告, 艰难的说服--广告对美国社会影响的不确定性
¥8.3¥27.0 -
行动学习从入门到精通
¥18.4¥58.0 -
顶级销售法则:销售就是玩转情商
¥15.2¥38.0 -
情境销售
¥18.5¥45.0 -
极简博弈论
¥18.4¥58.0 -
成事法则
¥21.6¥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