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490166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37
  • 出版时间:2024-07-01
  • 条形码:9787574901667 ; 978-7-5749-0166-7

本书特色

今天你又纠结了吗?在被压力、焦虑、内卷裹挟的当下,身处其中的你我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如何找寻生命的意义,接纳并转化不安全感,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创新性将儒家、道家等东方文化智慧精髓与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融会贯通,一本写给东方人自己的安全感成长之书!12条“爱自己在先,利他在后”的实用性原则 九大不安全感情结的应对策略 26个真实心理临床案例及分析

内容简介

在面临既要实现目标化的人生又想真正做自己的当下,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时常陷入巨大的纠结情绪中。本书基于作者三十多年的心理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积累,创新性地将存在心理学和中国文化心理融会贯通,突出“做自己为先”的重要性,提供化解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不安全感情结的应对策略,强调敢于做“中国式的做自己为先”的重要性,使读者能拥有自在、自然、幸福的人生。 全书结构条理明晰、表达通俗易懂,结合简洁的可视化图表让艰涩的心理学理论易于理解。结合作者临床的真实案例及分析,读者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便检省自身防范于未然。本书的出版,旨在为不安全感的大众提供自我成长的路径,为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读者提供自我救赎的理念和策略,为心理工作者能坚守中国文化自信,坚持中国文化心理临床应用提供一份例证。

目录

前 言 **章 东方大母神情结和不安全感特征 **节 不安全感分类及东西方心理不安全感的差异 第二节 东西方文化导致心理结构和情结的差异性 第三节 情感不安全感 第四节 思维不安全感 第五节 社会不安全感 第六节 潜意识的不安全感情结 第二章 中国文化与生命的“存在”意义 **节 生命的存在意义 第二节 中国哲学思想中之“存在” 第三节 个体如何看待生命的意义 第四节 为什么会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 第三章 做人为先还是做己为先? **节 做人为先的中国文化背景 第二节 为什么必须做自己在先 第三节 爱自己在先,利他在后 第四节 中国文化支持做自己为先 第五节 中国式的有“良知”的“做自己为先” 第四章 如何从接纳到转化不安全感? **节 接纳的本质和境界 第二节 接纳自身一切不安全感情感 第三节 接纳自己的思维不安全感 第四节 接纳和化解“纠结” 第五章 不安全感情结的应对策略 **节 化解害怕的策略 第二节 讨好—委屈应对策略 第三节 愧疚—背负应对策略 第四节 后悔的应对策略 第五节 化解愤怒的策略 第六节 自虐的应对策略 第七节 改变懒惰—拖延的方法 第八节 减少怀疑,增加信任的策略 第九节 缓解骄傲—嫉妒(自恋)的策略 附录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内忧外患 **节 社会和家庭原因 第二节 青少年自身的内在原因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伯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心理科主任、教授,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委会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从事“安全感—幸福心理治疗”,已出版心理学书籍《重建幸福力》。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