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精编版)第六版(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金融学(精编版)第六版(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

1星价 ¥50.6 (8.5折)
2星价¥50.6 定价¥59.5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2694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24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300326948 ; 978-7-300-32694-8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国家“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金融学(精编版)第六版的修订强调了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借鉴现代货币金融理论的积极成果、结合中国货币金融改革与发展实际以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货币金融思想的重要性,延续和拓展了运用现代经济学原理讲述“中国金融故事”的既有传统,熔金融学基本原理和中国货币金融实践于一炉,合理整合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形成了系统完整的逻辑框架和知识体系。新版本具有如下特点:
·篇章结构重新调整,整体篇幅由原来的20章精简压缩到18章。特别是新增了导论,简要梳理和阐述了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演进;通过与相关学科的比较,帮助读者初步把握金融学的学科角色与定位。
·教材表述方式进一步优化,如每章开始增加了学习目标,结尾新添了本章要点和关键术语;读者完全可以通过阅读本章要点大致了解甚至掌握本章的核心内容。
·增设学习中心平台辅助学习,学生可扫码登录查看相关信息。
本教材适用于大学金融学类以及经济学科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金融从业者以及需要系统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的一般读者。

目录

导论 /1**篇 基础知识**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节 初识货币 /11第二节 货币起源 /12第三节 货币形态 /15第四节 货币职能 /18第五节 货币制度 /22第六节 国际货币制度 /25第二章 信用及其形式 /32**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32导论 /1**篇 基础知识**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1**节 初识货币 /11第二节 货币起源 /12第三节 货币形态 /15第四节 货币职能 /18第五节 货币制度 /22第六节 国际货币制度 /25第二章 信用及其形式 /32**节 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32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34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37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40第五节 国际信用 /44第三章 利率及其决定 /49**节 利 息 /49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52第三节 利率决定 /57第四节 利率作用 /62第五节 利率度量 /64第六节 利率风险结构 /68第七节 利率期限结构/71第四章 汇率及其决定 /80**节 外汇与外汇管理 /80第二节 汇率与汇率制度 /83第三节 币值、利率与汇率 /87第四节 汇率决定 /88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问题 /93第二篇 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第五章 金融中介体系 /101**节 金融中介及其特点 /101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金融中介体系 /103第三节 中国的金融中介体系 /107第四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116第五节 金融体系结构及其形成 /121第六章 商业银行 /127**节 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27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类型与组织 /129第三节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 /131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134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36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139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42第八节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148第九节 存款保险制度 /151第七章 中央银行 /156**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56第二节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资本与组织结构 /158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 /161第四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统 /164第五节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167第六节 中央银行独立性 /170第八章 金融市场(上) /177**节 金融市场及其要素 /177第二节 货币市场 /182第三节 外汇市场 /186第四节 黄金市场 /189第五节 金融市场国际化 /192第九章 金融市场(中) /198**节 股票市场 /198第二节 债券市场 /200第三节 投资基金 /202第四节 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 /207第五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209第十章 金融市场(下) /215**节 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215第二节 证券价格与证券价格指数 /216第三节 金融市场风险 /217第四节 风险度量与资产组合 /220第五节 证券价值评估 /224第六节 资本市场效率 /227第三篇 货币均衡与宏观政策第十一章 现代货币创造机制 /233**节 存款货币创造 /233第二节 存款货币创造乘数 /239第三节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242第四节 铸币税 /246第十二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251**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251第二节 中国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研究 /257第三节 货币需求面面观 /260第四节 货币需求分析的微观角度与宏观角度/262第五节 货币供给及其口径 /264第六节 经济主体行为与货币供给 /271第七节 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 /275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280**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280第二节 通货膨胀成因 /284第三节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287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 /289第五节 通货膨胀对策 /291第六节 通货紧缩 /293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 /299**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299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304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08第四节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312第五节 货币政策效应 /314第六节 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 /317第十五章 开放经济的均衡 /326**节 国际收支 /326第二节 国际收支调节 /329第三节 国际储备 /332第四节 国际资本流动 /335第五节 对外收支与货币均衡 /339第六节 开放条件下的政策搭配 /344第四篇 金融发展与稳定机制第十六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353**节 金融发展概述 /353第二节 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 /358第三节 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 /361第十七章 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369**节 金融脆弱性的生成机制 /369第二节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 /374第三节 金融危机 /377第四节 金融危机的防范与治理 /381第五节 中国的金融脆弱性与金融危机 /384第十八章 金融监管 /389**节 金融监管的界说和理论 /389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制 /392第三节 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 /397第四节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 /40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新中国金融学科主要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主任、社会科学委员会顾问、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等。曾获第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首届“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第六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及第三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张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曾任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首任秘书长。曾获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