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受家庭暴力妇女求助行为模式研究

包邮遭受家庭暴力妇女求助行为模式研究

1星价 ¥51.2 (5.8折)
2星价¥51.2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67978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13679787 ; 978-7-5136-7978-7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论述了遭受婚姻暴力妇女求助行为模式,以建构的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对受暴妇女进行质性访谈,从过程视角探索受暴妇女求助中的认知、影响因素、求助障碍以及求助成效。研究结果包括:**,受暴妇女的求助包含过程视角,受暴妇女的求助行为分为求助前的知觉并定义暴力问题、决定寻求帮助、确定适当的求助对象,过程视角将求助视为非线性的过程,并包含一个反馈循环;第二,受暴妇女会依个人需求、暴力的时间以及求助成效使用非正式或正式支持系统;第三,受暴妇女的求助行为受到施助者、施暴者三方的互动所影响,三方的交互作用对受暴妇女求助行为产生促进或阻碍因素;第四,传统的华人文化在求助行为不同阶段都呈现抑制效应,家庭本位及自力更生的求助观念,通过集体主义与面子文化、人情文化、孝道文化深刻影响受暴妇女的求助行为,父权社会建构下的文化具有高度的性别压迫性,影响受暴妇女从认识及定义暴力问题到求助行动整个历程,并通过受暴妇女、施助者及施暴者三方的互动渗透到各个过程,影响求助成效;*后受暴妇女在障碍中亦能运用脸面文化,发挥个人主体性,发展个人的求助应对策略。

目录

目 录**章 绪 论 / 001**节 研究的必要性 / 003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 011一、研究动机 / 011二、研究目的 / 012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013一、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 / 013二、受暴妇女(battered woman) / 013三、求助行为(help-seeking behavior) / 014四、求助行为模式(help-seeking behavior model) / 014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015第二章 受暴妇女求助行为文献综述 / 017**节 家庭暴力概念意涵、理论解释 / 019目 录 **章 绪 论 / 001**节 研究的必要性 / 003第二节 研究动机与研究目的 / 011一、研究动机 / 011二、研究目的 / 012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013一、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 / 013二、受暴妇女(battered woman) / 013三、求助行为(help-seeking behavior) / 014四、求助行为模式(help-seeking behavior model) / 014第四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015第二章 受暴妇女求助行为文献综述 / 017**节 家庭暴力概念意涵、理论解释 / 019一、家庭暴力的概念界定 / 019二、家庭暴力的理论解释 / 023第二节 受暴妇女求助行为相关研究 / 028一、求助行为的概念界定 / 028二、受暴妇女求助行为的理论解释 / 032三、受暴妇女求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 040四、受暴妇女求助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 047五、现有研究的综合检视 / 049第三节 华人文化影响下的受暴妇女的求助行为探讨 / 051一、华人文化下求助行为逻辑 / 051二、过程视角下受暴妇女求助行为模式研究思路 / 055第三章 受暴妇女求助行为的研究过程 / 057**节 对受暴妇女求助行为进行质性研究的必要性 / 059第二节 研究方法介绍 / 060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 063第四节 资料分析过程 / 064第五节 研究信度与效度 / 065一、研究信度 / 066二、效度 / 067第六节 研究伦理 / 068一、告知与澄清 / 068二、个人隐私与保密性 / 069第四章 受暴妇女求助行为历程模式建构 / 071**节 研究对象个人信息简介 / 073第二节 受暴妇女求助行为历程模式建构 / 083一、受暴妇女求助行为发生前问题定义与认知 / 083二、受暴妇女决定求助的脉络因素 / 094三、受暴妇女求助需求、求助对象选择 / 101四、文化视角下受暴妇女求助障碍影响因素 / 132五、求助成效及应对策略 / 145六、文化视角下受暴妇女求助行为模式建构 / 169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171**节 结 论 / 173第二节 建 议 / 176一、政策面 / 176二、实务面 / 183附 录 访谈大纲 / 189参考文献 / 194重要术语索引 / 218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金凤,女,汉族,社会工作博士,岭南师范学院社会工作系专任教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应用。主编出版著作4部,主持与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教研项目多项。曾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不同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心理减压、反家暴、儿童青少年防性侵、心理健康等专题培训,并开展过基层干部能力提升、活动策划与实践等社会治理培训项目工作。 杨健,男,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专任教师。广东省心理学会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专委会副秘书长,湛江市心理危机干预队成员,入选湛江市“高层次人才”等人才工程。拥有多年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指导学生获得多项省级学科竞赛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