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药分析学(第3版/本科中医药类/配增值)

- ISBN:978711737307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117373074 ; 978-7-117-37307-4
本书特色
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之一。
2.由全国近2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共同编写而成。
3.本教材在第2版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融合,结合中医药院校的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坚持遵循“三基”“五性”的编写原则,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力求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启发性,注重思想性和创新性。
4.理论联系实践:结合病案分析,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5.纸数融合,创新形式:设有PPT课件等数字资源,助力学生学习和理解,体现了教材与时代融合、与科技融合的特色和理念。
内容简介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民卫生出版社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上一轮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启动第四轮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教育规划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本教材根据中药分析学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本科规划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原则,对"十三五"期间编写的第二版规划教材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改,补充了一些内容。习题做了部分调整,习题答案附书后,并增加了部分提示。本次编写还增加了融合教材内容和思政元素,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引入其中。使整套教材通俗易学,增加学习的灵活性,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掌握。
前言
中药分析学是一门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信息学等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质量评价方法、质量标准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随着研究领域的拓展与分析技术的进步,中药分析学已成为解决中药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等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中关键问题的重要学科。《中药分析学》(第3 版)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之一。本教材在《中药分析学》(第2 版)的基础上,由来自全国22 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医药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专家共同编写,可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制药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中药药品检验、科学研究、生产与经营管理以及药品监督管理等机构的人员参考使用。党的二十大强调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2023 年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亦强调“加速中药质量标准升级”,这些均为编写一本高质量的中药分析学教材指明了方向。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中药分析学的性质与任务 / 1
一、中药分析学的性质 / 1
二、中药分析学的任务 / 1
第二节 中药分析学的形成与发展 / 3
一、中药分析学的沿革 / 3
二、中药分析学的发展趋势 / 5
第二章 中药质量分析的依据与工作程序 / 7
**节 概述 / 7
一、药品的质量特性 / 7
二、药品质量的科学管理 / 7
第二节 药品质量分析的依据 / 10
一、国家药品标准 / 10
二、地方标准 / 16
三、其他药品标准 / 17
四、主要国外药典简介 / 18
第三节 中药分析工作基本程序 / 19
一、取样 / 19
二、供试样品的制备 / 21
三、分析检验 / 21
四、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 22
第三章 中药分析供试品设备 / 23
**节 中药分析供试品前处理方法 / 23
一、粉碎 / 23
二、提取 / 23
三、净化 / 26
四、浓缩 / 27
五、衍生化 / 28
第二节 不同类型中药样品的前处理特点 / 29
一、固体中药样品的前处理特点 / 29
二、半流体中药样品的前处理特点 / 32
三、液体中药样品的前处理特点 / 33
四、其他类型中药制剂及药物传递系统的前处理特点 / 35
第四章中药鉴别 / 38
**节 概述 / 38
第二节 性状鉴别法 / 39
一、性状鉴别的内容 / 39
二、物理常数的测定 / 41
第三节 显微鉴别法 / 42
一、显微鉴别内容 / 42
二、显微鉴别方法 / 43
三、应用示例 / 45
第四节 理化鉴别法 / 45
一、化学反应鉴别法 / 46
二、光谱鉴别法 / 47
三、色谱鉴别法 / 49
四、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别法 / 54
第五节 DNA 分子鉴别法/ 56
一、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 56
二、DNA 条形码分子鉴定法/ 58
第五章 中药指纹图谱与特征图谱 / 59
**节 中药指纹图谱 / 59
一、中药指纹图谱基本属性 / 59
二、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 / 60
三、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基本要求 / 60
四、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程序 / 61
五、中药指纹图谱的评价 / 64
六、应用与示例 / 65
第二节 中药特征图谱 / 67
一、中药特征图谱的特点 / 67
二、中药色谱特征图谱的建立与应用 / 68
第六章 中药检查/ 72
**节 中药检查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 72
一、中药检查的主要内容 / 72
二、中药杂质及有害物质的种类及来源 / 73
三、中药杂质及有害物质的限量检查 / 73
第二节 中药常规物质检查 / 75
一、中药材和饮片中混存杂质检查法 / 75
二、氯化物检查法 / 76
三、铁盐检查法 / 77
四、干燥失重测定法 / 77
五、水分测定法 / 78
六、炽灼残渣检查法 / 80
七、灰分测定法 / 81
八、乙醇量测定法 / 82
九、膨胀度测定法 / 83
十、酸败度测定法 / 84
第三节 中药有害物质检查 / 85
一、内源性有害物质检查 / 85
二、外源性有害物质检查 / 91
第四节 其他检查方法 / 114
一、有关物质或相关物质检查分析 / 114
二、生物检查法 / 115
第五节 中药制剂通则检查 / 118
一、中药制剂通用原则 / 118
二、常见中药制剂的制剂通则检查 / 119
第七章 中药含量测定 / 127
**节 常用定量分析方法 / 127
一、化学分析法 / 127
二、光谱分析法 / 132
三、色谱分析法 / 141
四、联用技术法 / 155
五、生物活性测定法 / 161
第二节 中药分析方法验证、转移和确认 / 164
一、分析方法验证、转移和确认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 164
二、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5
三、分析方法验证项目及指标的选择 / 170
第八章 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 173
**节 生物碱类成分分析 / 173
一、结构与分布 / 173
二、定性鉴别 / 176
三、定量分析 / 177
第二节 黄酮类成分分析 / 182
一、结构与分布 / 182
二、定性鉴别 / 183
三、定量分析 / 185
第三节 醌类成分分析 / 187
一、结构与分布 / 187
二、定性鉴别 / 188
三、定量分析 / 188
第四节 三萜类成分分析 / 190
一、结构与分布 / 190
二、定性鉴别 / 191
三、定量分析 / 192
第五节 香豆素类成分分析 / 194
一、结构与分布 / 194
二、定性鉴别 / 195
三、定量分析 / 195
第六节 木脂素类成分分析 / 196
一、结构与分布 / 196
二、定性鉴别 / 197
三、定量分析 / 197
第七节 挥发油类成分分析 / 198
一、结构与分布 / 198
二、定性鉴别 / 199
三、定量分析 / 200
第八节 蛋白质、多肽及氨基酸类成分分析 / 201
一、结构与分布 / 201
二、定性鉴别 / 202
三、定量分析 / 203
第九节 其他类型成分的分析 / 207
一、甾体类成分分析 / 207
二、有机酸类成分分析 / 208
三、环烯醚萜类成分分析 / 211
四、多糖类成分分析 / 213
五、鞣质类成分分析 / 216
六、色素类成分分析 / 218
七、核苷类成分分析 / 220
八、无机类成分分析 / 223
第九章 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 / 226
**节 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的特点 / 226
一、中药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存在状态 / 226
二、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的对象及特点 / 230
第二节 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样品的制备 / 231
一、常用生物样品的采集和贮存 / 231
二、常用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233
第三节 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236
一、常用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方法 / 236
二、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6
三、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方法验证与评价 / 237
第四节 生物样品中中药成分分析应用示例 / 240
一、TSG 在 Beagle 犬体内的代谢产物分析 / 241
二、Beagle 犬血浆中 TSG 浓度分析 / 245
第十章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分析 / 248
**节 中药生产过程分析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 249
一、中药生产过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 249
二、中药生产过程分析的特点 / 250
第二节 中药生产过程分析方法 / 250
一、在线紫外分析法 / 250
二、在线近红外分析法 / 251
三、在线色谱分析法 / 253
四、流动注射分析法 / 254
五、光纤传感器技术 / 254
第三节 中药生产过程分析的应用 / 255
一、中药饮片生产过程分析 / 255
二、中药提取物生产过程分析 / 256
三、中药制剂生产过程分析 / 257
第十一章 中药质量标准 / 261
**节 概述 / 261
一、中药质量标准的特性 / 261
二、中药质量标准制定原则和前提 / 262
三、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程序 / 263
第二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要求 / 263
一、中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内容与技术要求 / 263
二、植物油脂和提取物质量标准内容与技术要求 / 266
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内容与技术要求 / 268
四、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供试品与对照品 / 271
第三节 中药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272
一、中药材和饮片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272
二、植物油脂、提取物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274
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起草说明 / 274
第四节 中药稳定性研究 / 276
一、稳定性研究试验设计 / 276
二、稳定性研究试验内容 / 277
三、稳定性研究试验方法 / 277
四、稳定性研究结果评价 / 278
第五节 中药质量标准的复核 / 279
一、实验室条件要求 / 279
二、样品要求 / 279
三、技术要求 / 280
第六节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应用示例 / 282
一、药材、饮片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示例 / 282
二、提取物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示例 / 284
三、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及起草说明示例 / 287
主要参考文献 / 297
书末彩图 / 1
作者简介
江苏省中医药局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科带头人。从事中药质量评价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29年,近年来主持并以课题副组长/第二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支撑等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负责起草2005年版与2010年版《中国药典》“荆芥”项下各饮片标准。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学术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46篇,主编行业规划教材10部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6.8¥18.0 -
落洼物语
¥9.4¥28.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9.0¥25.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6.0¥48.0 -
艺术学概论
¥14.5¥37.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5¥25.0 -
智能控制
¥40.2¥56.0 -
社会学概论(第二版)
¥34.0¥55.0 -
法理学(第二版)
¥18.0¥50.0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养生学/马烈光/十三五规划
¥36.8¥55.0 -
基于python的从学习编程到解决问题
¥35.4¥53.8 -
水利工程监理
¥28.3¥42.0 -
新编大学生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
¥13.7¥39.8 -
世界现代史(1900-2000)
¥31.4¥80.0 -
水电站
¥24.4¥36.0 -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第二版)
¥18.6¥32.0 -
香辛料原理与应用(第二版)
¥52.0¥68.0 -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24.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