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268097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0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302680970 ; 978-7-302-68097-0
本书特色
(1)知识全面,内涵丰富。涵盖物联网技术从末端的信息感知一直到顶层应用的全过程,提供系统而全面的学习框架,使读者逐步深入了解物联网技术的方方面面,为未来在物联网领域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仅介绍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还步步推进,深入剖析与物联网相关的多个关键领域,如近距离无线通信、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定位技术等,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知识体验。
(3)重视实践,案例生动。精心选择物联网在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等方面的应用,源于生活、贴近实际,使读者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启发读者思考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4)配套齐全,资源丰富。配套教学课件、解说或演示动画、实验代码,便于课堂教学和课后自学。
内容简介
"为了总结物联网领域前沿技术,并为读者提供全面实用的指南,本书全面深入地探讨物联网领域的各个问题,内容涵盖物联网的概述、感知、传输和共性支撑四个主要方面,以及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系统、智慧供应链和军事应用等具体领域的应用。每章在各自领域有所侧重,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物联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 概述篇系统地介绍物联网的起源、核心技术、主要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物联网领域的基础知识。感知篇详细讨论身份感知、位置感知、传感器、前沿感知技术等感知技术,揭示物联网在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的关键技术。传输篇重点关注物联网中的传输技术,包括无线广域网、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前沿传输技术等,提供物联网数据传输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场景。共性支撑篇则从编码标识与编目、安全与隐私、物联网平台等方面展开讨论,提供保障物联网安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应用篇对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系统、智慧供应链和军事应用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概述、案例分析和发展展望,展示物联网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创新成果。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物联网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前言
物联网技术作为连接世界各种设备、实现信息互通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军事、航空航天和民用领域均展现出重要作用。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智能感知和实时决策,提高作战效能和安全性; 推动飞行器监测和通信的先进化,提高空中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领域带来高效管理和智能化生活。物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为不同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发展机遇,可助力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现代化和智能化的进程。随着技术不断进步,物联网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引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网络、5G芯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1) 知识全面,内涵丰富。
本书覆盖了物联网的概念、系统结构、应用、关键技术、发展前景等方面,并深入探讨了传感器、无线通信、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计算技术、安全技术等各个关键领域。可以说,本书提供了更为全面而深刻的知识体系。同时,本书深度剖析了前沿技术,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本书,可以提高科研工作者及工程师调动和运用物联网知识的能力,掌握分析研究集成电路与器件物联网问题的方法,进而提高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及理论思维水平。研读本书,可以获取较为密集的、系统的、深广的物联网知识,从而提高读者对物联网的认识和理论水平,为物联网设备与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保障。
目录
PPT课件
概述篇
第1章物联网概述
1.1起源与发展
1.1.1物联网兴起背景
1.1.2物联网发展历程
1.1.3物联网国内外发展状况
1.2核心技术
1.2.1自动识别技术
1.2.2物联网感知技术
1.2.3物联网通信技术
1.2.4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
1.2.5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
1.3主要特点
1.3.1全面感知
1.3.2可靠传输
1.3.3智能处理
1.3.4连接性
1.3.5自治终端互联化
1.3.6普适服务智能化
1.3.7普通对象设备化
1.4发展趋势
感知篇
第2章身份感知
2.1标识与识别
2.2条码技术
2.2.1条码识别原理
2.2.2常用一维条码
2.2.3常用二维条码
2.3RFID技术
2.3.1RFID系统组成与分类
2.3.2RFID系统工作原理
2.3.3RFID系统的应用
第3章位置感知
3.1室外定位技术
3.1.1GPS定位
3.1.2GLONASS定位
3.1.3北斗定位
3.1.4基站定位
3.2室内定位技术
3.2.1WiFi定位技术
3.2.2蓝牙定位技术
3.2.3超宽带定位技术
3.2.4RFID定位技术
第4章传感器
4.1传感器概述
4.2传感器基础理论
4.2.1传感器的理论基础
4.2.2传感器的基础效应
4.3常用传感器
4.3.1红外传感器
4.3.2温湿度传感器
4.3.3压力传感器
第5章前沿感知技术
5.1仿生传感器
5.2MEMS传感器
5.3集成传感器
传输篇
第6章无线广域网
6.1低功耗无线广域网
6.1.1NBIoT
6.1.2eMTC
6.1.3LoRa
6.1.4Sigfox
6.2非低功耗无线广域网
6.2.14G
6.2.25G
6.2.3卫星物联网
第7章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7.1WiFi
7.1.1WiFi简介
7.1.2WiFi工作原理和规范
7.1.3WiFi应用
7.2蓝牙
7.2.1蓝牙简介
7.2.2蓝牙工作原理和规范
7.2.3蓝牙应用
7.3ZigBee
7.3.1ZigBee简介
7.3.2ZigBee工作原理和规范
7.3.3ZigBee应用
7.4UWB
7.4.1UWB简介
7.4.2UWB工作原理和规范
7.4.3UWB应用
7.560GHz通信
7.5.160GHz通信简介
7.5.260GHz通信工作原理和规范
7.5.360GHz通信应用
7.6NFC
7.6.1NFC简介
7.6.2NFC工作原理和规范
7.6.3NFC应用
7.7无线光通信
7.7.1无线光通信简介
7.7.2无线光通信工作原理和规范
7.7.3无线光通信应用
第8章前沿传输技术
8.1无源物联网
8.1.1无源物联网简介
8.1.2无源物联网原理
8.1.35G/6G中的无源物联网技术
8.2毫米波通信
8.2.1毫米波通信简介
8.2.2毫米波通信原理
8.2.3毫米波前沿技术及应用
8.3卫星通信
8.3.1卫星通信简介
8.3.2卫星通信原理
8.3.3卫星通信未来演进
8.4声音通信
8.4.1声音通信简介
8.4.2声音通信原理
8.4.3声音通信前沿动态
8.5跨技术通信
8.5.1跨技术通信简介
8.5.2跨技术通信原理
8.5.3跨技术通信展望
8.66G
8.6.16G简介
8.6.26G总体愿景和能力
8.6.36G目前需求新原理和规范
共性支撑篇
第9章编码标识与编目
9.1编码标识体系
9.1.1国际编码标识情况
9.1.2国内编码标识情况
9.1.3EPC标识体系
9.1.4Ecode标识体系
9.1.5编码标识体系应用
9.2编目体系
9.2.1编目简介
9.2.2国际编目情况
9.2.3国内编目情况
9.2.4北约编目系统
9.2.5我军编目系统
第10章安全与隐私
10.1概述
10.1.1物联网的安全需求
10.1.2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基础
10.1.3物联网的安全体系结构
10.2基于传感器的隐私泄露
10.2.1隐私敏感的传感器
10.2.2隐私不敏感的传感器
10.2.3传感器的其他安全风险
10.3基于流量的隐私泄露
10.3.1数据处理与隐私性
10.3.2流量与隐私泄露
10.4物联网隐私安全防护
10.4.1隐私保护策略
10.4.2技术手段
10.4.3法律与政策
第11章物联网平台
11.1物联网平台简述
11.2物联网平台原理
11.3物联网平台关键技术
11.3.1边缘计算
11.3.2中间件
11.3.3平台载体
11.3.4大数据
11.3.5人工智能
11.4物联网平台应用及市场分析
应用篇
第12章智慧交通
12.1概述
12.1.1智慧交通系统
12.1.2智慧交通系统架构研究综述
12.2基于车联网的智慧交通应用
12.2.1智慧铁路
12.2.2智慧民航
12.2.3智慧物流
12.3发展与展望
12.3.1建设交通强国
12.3.2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
12.3.3智慧交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组成
12.3.4智慧交通仍然面临巨大挑战
第13章智能制造系统
13.1概述
13.2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及设备
13.2.1智能制造技术
13.2.2测控装置
13.2.3制造装备
13.3智能家居
13.4智能建筑
13.4.1智能建筑概述
13.4.2智能建筑中的物联网技术
13.4.3智能建筑的应用
13.4.4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
13.5环境监测
13.5.1环境监测起源与发展
13.5.2无线传感网与环境监测
13.5.3无线传感网系统和部署
13.6发展与展望
13.6.1国内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
13.6.2机遇与挑战
第14章智慧供应链
14.1智慧供应链概述
14.1.1智慧供应链基本概念
14.1.2智慧供应链应用技术概览
14.2智慧供应链中的物联网技术
14.2.1生产加工环节
14.2.2仓储物流环节
14.3智慧供应链新应用
14.3.1新零售模式
14.3.2维护食品安全
14.3.3供应链后端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
14.4智慧供应链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14.4.1智慧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14.4.2智慧供应链的优势机遇
14.4.3智慧供应链的现实挑战
第15章军事应用
15.1物联网军事应用领域
15.1.1侦察监视
15.1.2环境保障
15.1.3战场监视
15.1.4勤务支援
15.1.5单兵装备
15.2物联网军事应用案例
15.2.1军事物流系统
15.2.2智慧军营系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吴建飞,正高级工程师。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优聘研究员、天津市先进技术研究院副总工及科研业务部部长。分别于2002年、2006年和200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感知领域自主标准、规模集成系统应用研究和集成电路电磁兼容与可靠性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现任国家IC-EMC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军队物联网核心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委人工智能组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青年专家技术组委员、第十二届IC-EMC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主席等。主持军内科研、国自科、天津市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军用/国家射频识别标准2项、推动制定国家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标准1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际研讨会杰出贡献奖、亚太杰出青年科学家、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奖等奖项。
王宏义,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研究员。分别于1997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和2004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技术基础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发表国家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4项,集成电路布图2项。获湖南省专利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
吴建飞,正高级工程师。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优聘研究员、天津市先进技术研究院副总工及科研业务部部长。分别于2002年、2006年和2009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感知领域自主标准、规模集成系统应用研究和集成电路电磁兼容与可靠性课题研究和标准制定。现任国家IC-EMC标准工作组副组长、国家/军队物联网核心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委人工智能组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青年专家技术组委员、第十二届IC-EMC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主席等。主持军内科研、国自科、天津市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军用/国家射频识别标准2项、推动制定国家集成电路电磁兼容标准1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天津市/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国际研讨会杰出贡献奖、亚太杰出青年科学家、天津市滨海新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奖等奖项。
王宏义,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研究员。分别于1997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和2004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技术基础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发表国家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4项,集成电路布图2项。获湖南省专利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荣立个人三等功。
郑黎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副主任。分别于2001年、2005年和2008年于国防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物联网、射频识别、无线通信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技术基础、军内科研、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多项,参与了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3项,集成电板版图2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
落洼物语
¥10.9¥28.0 -
唐诗经典研读
¥20.7¥58.0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5.9¥18.0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4.9¥45.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6.0¥48.0 -
推理要在晚餐后2(八品-九品)
¥11.9¥29.0 -
中医基础理论
¥51.7¥59.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10.3¥25.0 -
法理学(第二版)
¥31.0¥50.0 -
无人机低空基站组网与优化
¥70.6¥98.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二版
¥58.8¥68.0 -
金融学(精编版)第六版
¥51.1¥59.0 -
刑法学 上下
¥114.4¥208.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版
¥8.4¥23.0 -
智能控制
¥40.2¥56.0 -
水利工程监理
¥28.3¥42.0 -
博雅大学堂·历史中国古代简史(第2版)/张帆
¥38.8¥60.0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学基础课系列教材中国古代史(下)(第4版)/宁欣
¥23.4¥52.0 -
水电站
¥24.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