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271637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892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72716379 ; 978-7-5727-1637-9
本书特色
全球畅销30年,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奖项得主的启蒙读物。
内容全部出自名校杰出教授的课堂,趣味物理学问题引入 细致前沿解答,指引好奇心,在探究中构建通识思维。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刘华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知名古生物学者邢立达、国内权威自然科普作家陈睿联袂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骆驼为什么很少中暑?蚂蚁和大象究竟谁更强壮?拿起杠铃和举着杠铃,哪个更累?在海拔4500米的山上,喝沸腾的茶会烫伤吗?《光速声波物理学》由美国概念物理教学先驱、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罗·休伊特打造,全球畅销30年,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奖项得主的启蒙读物。全书以贴近读者日常生活的有趣问题引入,辅以细致、前沿的解答,可以帮助读者在探究中构建通识思维。
目录
《光速声波物理学1》
序章 学习大自然的规则
科学的起点:测量
科学的宿命:求真
科学的未来:全新的可能
**部分 力学
牛顿**运动定律——惯性
Q1 物体是如何保持“天性”的?
Q2 惯性为什么不是一种力?
Q3 物体如何保持运动?
Q4 静止的物体如何受力?
Q5 飞机在飞行中如何保持平衡?
Q6 为什么在行驶的火车上起跳会落在原地?
速度如何影响运动状态
Q1 我们相对于太阳的速度是多少?
Q2 为什么公交车加速时,人站不稳?
Q3 什么情况下,羽毛和硬币的下落速度相同?
Q4 为什么飞机会被吹离航线?
是什么影响了物体的下落
Q1 “牛顿世界”的力有哪些?
Q2 下雪天为什么不能猛踩刹车?
Q3 如何在真空状态下称重?
Q4 真空中,硬币和羽毛受到的重力相等吗?
Q5 自由落地运动如何“自由”?
Q6 跳伞者为什么不会加速降落?
力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Q1 你在推墙时,墙也在推你吗?
Q2 为什么桌上的书不会“自发”地加速?
Q3 在马路上行走时,道路会升起“迎接”你吗?
Q4 滑雪时如何保持平衡?
Q5 为什么候鸟迁徙时呈V形?
什么是运动中的惯性
Q1 同样速度下,为什么卡车比小汽车更难停下?
Q2 从高处跳到地面为何要弯曲膝盖?
Q3 为什么发生反弹时冲量更大?
Q4 为什么推仪表盘不会让车动起来?
Q5 什么情况下碰撞的物体会“粘”在一起?
能量是如何转换的
Q1 拿起杠铃和举着杠铃,哪个更累?
Q2 是什么让过山车在空中转圈?
Q3 为什么车速越快,刹车距离越长?
Q4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
Q5 为什么“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Q6 世界上存在效率达100%的机械吗?
Q7 大自然取之不尽的能源是什么?
物体旋转时发生了什么
Q1 旋转时,为什么外侧轨道速度更快?
Q2 洗衣机的脱水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Q3 汽车向左转弯时,为何身体会向右倾斜?
Q4 是什么让陀螺持续旋转?
Q5 两个体重不同的人能让跷跷板平衡吗?
Q6 为什么比萨斜塔不会倒塌?
Q7 滑冰时,为何收回手臂和腿时旋转更快?
引力如何塑造世界
Q1 地球的引力也在吸引月球吗?
Q2 为什么体重会因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Q3 海水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的涨落?
Q4 当你掉进一个贯穿地球的洞里会发生什么?
Q5 坐过山车时为什么会有失重感?
Q6 黑洞具有攻击性吗?
Q7 地球为什么是圆的?
卫星是如何运动的
Q1 投出的球为什么沿抛物线运动?
Q2 卫星如何实现绕地飞行?
Q3 卫星轨道是圆形还是椭圆形的?
Q4 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是什么?
Q5 什么样的速度能够让卫星“逃离”地球?
第二部分 物质的性质
原子如何构成了复杂的世界?
Q1 爱丽丝会如何漫游原子世界?
Q2 为什么说你身体里的原子可能与宇宙一样年代久远?
Q3 我们如何观察原子?
Q4 为什么原子内部几乎是空的?
Q5 原子有多少种结合方式?
Q6 反物质到底是什么?
固体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性?
Q1 晶体是如何形成的?
Q2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
Q3 为什么棒球被击打后不会永久变形?
Q4 为什么拱形建筑更坚固?
Q5 蚂蚁和大象谁相对更强壮?
液体能产生哪些力?
Q1 人躺在插满钉子的床上会受伤吗?
Q2 为什么把巨石从河底吊起相对容易?
Q3 为什么鱼能在水中自由上浮和下沉?
Q4 如何用液体控制一台挖掘机?
Q5 雨滴和油滴为何是球形的?
Q6 把方糖一角浸入咖啡,为什么整个方糖都湿了?
气体的特性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Q1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空气的重量?
Q2 汽车轮胎里藏着什么气体定律?
Q3 气球在空气中上升要具备什么条件?
Q4 飞驰而过的大车为什么会产生吸力?
Q5 如何让荧光灯、霓虹灯中的气体发光?
《光速声波物理学2》
**部分 热
温度是如何产生的
Q1 我们为何能感知不同的温度?
Q2 物质本身含有热量吗?
Q3 为什么热汤比烤面包凉得慢?
Q4 为什么自行车的车胎在夏天时不宜打太足?
热是如何传递的
Q1 炊具的把手为什么通常是木制的?
Q2 为什么把手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会感觉更热?
Q3 看得见星星的夜晚更冷吗?
Q4 为什么冷冻食品在温暖的房间里升温更快?
Q5 为什么车在暴晒后内部温度更高?
Q6 人类能多大程度地影响气候变化?
Q7 我们在阳光下为什么能感到温暖?
Q8 保温瓶是如何保温的?
相变是如何发生的
Q1 冰块长时间放在冰箱里,为什么会变小?
Q2 湿度会让我们感觉更热还是更冷?
Q3 在海拔4 500米的山上,喝沸腾的茶会被烫伤吗?
Q4 为什么天气太冷就没法打雪仗?
Q5 为什么用湿手指短暂触摸热锅不会受伤?
热力学告诉我们什么
Q1 温度有上限和下限吗?
Q2 为什么搓手掌时,手掌会变得更暖和?
Q3 是什么导致了各地的气候差异?
Q4 骆驼为什么很少中暑?
Q5 在自然界,无序才是常态吗?
Q6 如何把炒鸡蛋还原成一个鸡蛋?
第二部分 声
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Q1 为什么宇宙是寂静无声的?
Q2 我们如何描绘声波?
Q3 为什么海啸过后,被扰乱的物品会*终回到原位?
Q4 波是如何相互干涉的?
Q5 为什么远方急驶过来的火车鸣笛声变得尖细?
Q6 飞机是如何实现超音速飞行的?
Q7 声爆是如何发生的?
为什么我们能听见声音
Q1 大象如何通过声波交流?
Q2 声音为什么能在空气中传播?
Q3 蝙蝠为何能在暗夜中捕食?
Q4 为什么敲击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Q5 降噪耳机的原理是什么?
Q6 我们如何借助声音的频率来调节乐器?
奇妙的音乐是怎样产生的
Q1 为什么音乐是千变万化的?
Q2 乐器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Q3 留声机的发声原理是什么?
Q4 人耳会自动进行傅里叶分析吗?
电和磁
电如何影响世界
Q1 电力是什么样的?
Q2 为什么静电有时很危险?
Q3 为什么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存在差异?
Q4 充电的微观过程发生了什么?
Q5 电场是什么?
Q6 电如何转换成能量?
电流是怎样工作的
Q1 电流如何发挥作用?
Q2 电流过大会造成哪些危害?
Q3 直流电和交流电有什么不同?
Q4 电子如何运动?
Q5 为什么LED灯取代了白炽灯?
Q6 电路中的开与关到底代表什么?
磁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Q1 磁铁有什么神奇力量?
Q2 信用卡如何刷出信息?
Q3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是什么?
Q4 磁场会怎样影响带电粒子的运动?
Q5 地球的磁场一直保持不变吗?
Q6 为什么动物能感应磁场?
电磁感应如何发生
Q1 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电磁感应?
Q2 发电机如何发电?
Q3 变压器如何工作?
Q4 关电器时为何要先关开关再拔插头?
Q5 电力公司为什么主要提供交流电?
《光速声波物理学3》
**部分 光
光如何“创造”世界
Q1 光竟然是一种电磁波?
Q2 什么是可见光?
Q3 为什么光能够透过玻璃?
Q4 金属为什么有光泽?
Q5 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
Q6 我们的眼睛怎么看到物体?
我们如何看到五彩斑斓的颜色
Q1 为什么物体有不同的颜色?
Q2 白色如何成为“颜色组合体”?
Q3 如何用彩色颜料调配出不同的颜色?
Q4 蓝天真的是蓝色的吗?
Q5 阳光下的水究竟是什么颜色?
光如何反射和折射
Q1 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屋顶漆成白色更凉快?
Q2 为什么湿沙看起来比干沙更暗?
Q3 日落时,为什么太阳沉入地平线以下还能被看到?
Q4 海市蜃楼是如何形成的?
Q5 为什么每个人看到的彩虹都不同?
Q6 钻石为什么会“闪闪发光”?
Q7 夜空中的星星为什么“眨眼睛”?
Q8 为什么我们在明亮的光线下看得更清楚?
光波是如何产生的
Q1 为什么水波会形成同心圆?
Q2 海豚为什么能“像医生一样观察事物”?
Q3 孔雀羽毛的美丽颜色来自哪里?
Q4 潮湿路面上的油污为何是彩虹色的?
Q5 3D成像的原理是什么?
我们如何看到光
Q1 极光是如何产生的?
Q2 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光谱指纹”?
Q3 白炽灯与霓虹灯有什么不一样?
Q4 怎样通过恒星发出的光谱来确定它们的速度?
Q5 为什么不同矿物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Q6 为什么有些物体可以在黑暗中发光?
Q7 为什么人们现在普遍使用LED灯?
Q8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激光?
光如何开启量子理论
Q1 量子理论是如何诞生的?
Q2 我们看似“平滑”的世界背后是什么?
Q3 光伏电池如何发电?
Q4 相机是如何成像的?
Q5 光子什么时候会表现为粒子?
Q6 高速步枪子弹如何拥有波粒二象性?
Q7 原子层面的自然为何是不确定的?
Q8 如何在混乱中寻找秩序?
第二部分 核物理在研究什么
原子和量子如何运动
Q1 原子核是如何被发现的?
Q2 电子是如何被发现的?
Q3 科学家如何探查太阳的原子结构?
Q4 原子如何塑造生命?
Q5 电子为何“神出鬼没”?
Q6 通往未来物理学的窗口是什么?
放射性如何产生和衰变
Q1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放射性物质?
Q2 “辐照食品”为什么是安全的?
Q3 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中微子“穿身而过”?
Q4 人体如何成为天然辐射源?
Q5 原子核中有哪些力?
Q6 为什么半衰期不受外界影响 ?
Q7 如何检查辐射是否过量?
Q8 元素如何相互转化?
Q9 碳-14为何只能探测5万年以内的历史?
核裂变和核聚变是如何发生的
Q1 为什么天然铀矿床不发生链式反应?
Q2 核弹拆除后可以用来发电吗?
Q3 核电站如何发电?
Q4 核废料会无限期影响人类吗?
Q5 爱因斯坦如何理解原子核内的能量?
Q6 原子结合时如何释放能量?
Q7 你真的“来自星星”吗?
第三部分 相对论告诉我们什么
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什么
Q1 运动背后有什么规律?
Q2 爱因斯坦如何颠覆传统认知?
Q3 什么情况下时间会走得更快或更慢?
Q4 我们能够借助星际旅行回到过去吗?
Q5 物体如何接近甚至超过光速?
Q6 质量和能量真的等效吗?
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什么
Q1 光只能沿直线传播吗?
Q2 你和别人变老的速度一样吗?
Q3 时空扭曲是怎么发生的?
Q4 我们如何探测引力波?
相关资料
本书含有趣的提问和符合现代研究进展的回答,“学伤”了的读者完全不需要担心。这套“妙趣横生的名校通识课”覆盖“天、地、生”,让你在快乐阅读的同时能收获满满。 刘华杰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 Q6 为什么在行驶的火车上起跳会落在原地?
中国的高速列车以其*高速度行驶,每秒能前进一百多米。你在高铁过道向上跳,经过0.5秒落地,为什么不会在距离起跳点50米的地方落下,而是会准确地降落在你的起跳点?这是因为在你0.5秒的跳跃过程中,火车和你前进的直线距离相同。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外力作用速度不会发生变化。虽然你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很快,但你相对于火车的速度是0。
当哥白尼在16世纪宣布地球是运动的,惯性的概念还没有被众人理解,关于地球是否在运动,仍有很多争论。大多数人认为使地球运动所需的力量大得超乎想象,不可能存在。认为地球是静止的人的另一个论据是:想象一只鸟儿在一棵大树的顶端休息,地面上有一条肥嫩多汁的虫子(见图1-15)。鸟儿看到虫子,垂直下落,然后抓住它。如果按照哥白尼的观点,鸟儿是无法抓住虫子的。因为如果哥白尼是正确的,地球将以107000千米/时的速度在一年内绕太阳一周,也就是大约每秒转动30千米。假设鸟儿能在1秒内从枝头飞下来,虫子会因为地球的运动而移动30千米,鸟儿想捉虫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事实上,鸟儿会从高高的枝头上飞下来捕捉虫子,所以这是地球静止的证据。
你能反驳这个论据吗?我们可以用惯性来反驳。你看,不仅地球在以30千米/秒的速度转动,树、树枝、树枝上的鸟儿、地面的虫子,甚至中间的空气也在转动。它们都以30千米/秒的速度转动。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在运动中的物体上,它们就会保持匀速运动。因此,当鸟儿从枝头飞下时,它将保持以3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它捕捉虫子的过程完全不受整个环境运动的影响。这样的例子还有站在墙边跳起来,此时你的脚不再接触地板,以30千米/秒运动的墙会撞到你吗?事实是不会,因为你在跳跃前、跳跃中和跳跃后的速度都是30千米/秒。30千米/秒是地球相对于太阳的速度,而不是墙相对于你的速度。
400年前,人们很难接受这样的观点,这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惯性,还因为他们不曾乘坐高速运动的车辆。在马车上缓慢而颠簸的旅行不利于揭示惯性效应。今天,我们在高速运动的高铁或飞机上投掷硬币后,可以在同一位置抓住落下的硬币,就像是交通工具静止了一样(见图1-16)。就是因为硬币在被接住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水平运动速度相同,这就是惯性定律成立的论据。硬币能跟上我们的速度,这个过程中重力只影响硬币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今天我们对运动的观念与祖先大不相同。亚里士多德没认识到惯性的存在,因为他没有认识到所有运动的物体都遵循相同的规则。他认为,天空中的运动规则与地面的运动规则非常不同;垂直运动是自然的,水平运动是不自然的,水平运动需要持续的力来维持。然而,伽利略和牛顿发现,所有运动的物体都遵循相同的规则。他们认为,运动的物体不需要任何力来维持运动状态。我们不禁感到好奇,如果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各种运动的统一性,科学的发展史会有多大的变化!
Q6 为什么在行驶的火车上起跳会落在原地?
中国的高速列车以其*高速度行驶,每秒能前进一百多米。你在高铁过道向上跳,经过0.5秒落地,为什么不会在距离起跳点50米的地方落下,而是会准确地降落在你的起跳点?这是因为在你0.5秒的跳跃过程中,火车和你前进的直线距离相同。牛顿**运动定律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外力作用速度不会发生变化。虽然你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很快,但你相对于火车的速度是0。
当哥白尼在16世纪宣布地球是运动的,惯性的概念还没有被众人理解,关于地球是否在运动,仍有很多争论。大多数人认为使地球运动所需的力量大得超乎想象,不可能存在。认为地球是静止的人的另一个论据是:想象一只鸟儿在一棵大树的顶端休息,地面上有一条肥嫩多汁的虫子(见图1-15)。鸟儿看到虫子,垂直下落,然后抓住它。如果按照哥白尼的观点,鸟儿是无法抓住虫子的。因为如果哥白尼是正确的,地球将以107000千米/时的速度在一年内绕太阳一周,也就是大约每秒转动30千米。假设鸟儿能在1秒内从枝头飞下来,虫子会因为地球的运动而移动30千米,鸟儿想捉虫是不可能实现的。但事实上,鸟儿会从高高的枝头上飞下来捕捉虫子,所以这是地球静止的证据。
你能反驳这个论据吗?我们可以用惯性来反驳。你看,不仅地球在以30千米/秒的速度转动,树、树枝、树枝上的鸟儿、地面的虫子,甚至中间的空气也在转动。它们都以30千米/秒的速度转动。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在运动中的物体上,它们就会保持匀速运动。因此,当鸟儿从枝头飞下时,它将保持以30千米/秒的速度运动,它捕捉虫子的过程完全不受整个环境运动的影响。这样的例子还有站在墙边跳起来,此时你的脚不再接触地板,以30千米/秒运动的墙会撞到你吗?事实是不会,因为你在跳跃前、跳跃中和跳跃后的速度都是30千米/秒。30千米/秒是地球相对于太阳的速度,而不是墙相对于你的速度。
400年前,人们很难接受这样的观点,这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惯性,还因为他们不曾乘坐高速运动的车辆。在马车上缓慢而颠簸的旅行不利于揭示惯性效应。今天,我们在高速运动的高铁或飞机上投掷硬币后,可以在同一位置抓住落下的硬币,就像是交通工具静止了一样(见图1-16)。就是因为硬币在被接住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水平运动速度相同,这就是惯性定律成立的论据。硬币能跟上我们的速度,这个过程中重力只影响硬币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
今天我们对运动的观念与祖先大不相同。亚里士多德没认识到惯性的存在,因为他没有认识到所有运动的物体都遵循相同的规则。他认为,天空中的运动规则与地面的运动规则非常不同;垂直运动是自然的,水平运动是不自然的,水平运动需要持续的力来维持。然而,伽利略和牛顿发现,所有运动的物体都遵循相同的规则。他们认为,运动的物体不需要任何力来维持运动状态。我们不禁感到好奇,如果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各种运动的统一性,科学的发展史会有多大的变化!
Q4 为什么说你身体里的原子可能与宇宙一样年代久远?
原子极其微小,一个原子比你小很多,就像一颗普通的恒星比你大很多一样。一个形象的说法是,我们处于原子和恒星之间。另一种表达原子之小的方式是,原子的直径相对于苹果的直径,就像苹果的直径相对于地球的直径一样。因此,要想象一个充满原子的苹果,就想象一下地球被苹果紧密地填满。两者所能容纳的数量大致相同。
我们肉眼看不到原子,是因为它们太小了。同样,我们也看不到*远的星星。有很多东西我们用肉眼看不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些东西开展调查,可以通过仪器“看到”它们。
原子数不胜数,1克水中大约有1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个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就是1×10²个原子。想象一下,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数到1×10?呢?如果每次计数需要1秒,那么不间断地计数到1×10?需要11.6天;计数到1×10°需要31.7年;计数到1×10²需要31700年;计数到1×10²³,需要的时间是宇宙年龄的10000倍以上!
1×10²³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比世界上所有湖泊和河流中所包含的水滴数都要多。因此,1克水中的原子数比世界上所有湖泊和河流中的水滴数还要多。在大气中,1升空气中大约有1×10²³个原子。有趣的是,大气层的体积能容纳约1×10²³升空气。原子是如此之小,如此之多,以至于在任何时候,人体肺部空气中的原子数量与地球大气中的空气体积都拥有相同的数量级。
原子在不断移动:在固体中,原子在原地振动;在液体中,它们从一个位置迁移到另一个位置;而在气体中,原子的迁移范围更大。例如,在一杯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它会很快扩散到整个杯子中。同样,将一杯食用色素倒入海洋,食用色素会扩散,*终在世界所有海洋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它的身影。
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以高达10倍音速的速度快速移动。它们传播得很快,所以你在几天前呼吸的一些氧分子可能已经遍布全国一半的地区。进一步看图10-3,我们发现,你呼出的空气很快就会与大气中的其他原子混合。几年后,你呼出的空气在大气中均匀分布,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只要吸入一口空气,平均来说,都会吸入你呼出空气中的一个原子。但是你呼出了大量空气,所以其他人吸入了很多曾经存在于你肺部中的原子,这些原子曾经是你身体的一部分。当然,反之亦然。信不信由你,随着每一次呼吸空气,这些空气中的原子曾经是存在过的每个人的一部分!考虑到我们呼出的原子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狗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可以说我们真的是在呼吸彼此。
原子永不衰老,你身体中的许多原子几乎和宇宙一样年代久远。例如,当你呼吸时,你吸入的原子中只有一部分在下一次呼吸中被呼出,剩下的原子被吸收到体内,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然后通过各种方式离开你的身体。你不“拥有”构成你身体的原子,你可以暂时借用它们。我们都来自同一个原子池,因为原子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不断地重新排列和循环。当我们呼吸和蒸发汗水时,原子在人与人之间循环。我们在大规模地循环利用原子。
质量*小的原子可以追溯到宇宙的起源,而质量*大的原子比太阳和地球更古老。在你的身体里,有的原子在宇宙起源时就已经存在,并在整个宇宙中以不同的形式循环,无论是生命形式还是非生命形式。你是你身体中原子的当前看护者,此后会有很多人继续看护它们。
作者简介
保罗·休伊特
美国物理学家、铀矿勘探者、作家和漫画家。1964年,取得犹他州立大学科学教育与物理双硕士学位,随后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直到1999年退休。
美国概念物理教学的先驱,美国多所大学、中学的客座教师。休伊特认为,教学不仅仅是工作,更是一种对待生命与生活的态度。休伊特相信,学习物理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开发出许多有趣的教学示范以及阐释物理概念的方法,让很多原本不可能喜爱物理的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
为了表彰休伊特的成就,美国物理教师协会于1982年授予他一年一度的米利坎奖(Millikan Award),这是表彰对物理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权wei 奖项。他还曾获得美国未来高中物理教师奖学金、美国教育电影节科学一等奖、美国物理教师协会密立根奖等。
-
那颗星星不在星图上-寻找太阳系的疆界
¥8.8¥29.0 -
屋子里有位数学家
¥23.6¥59.0 -
物种起源
¥10.0¥36.0 -
物理学家的智性冒险
¥16.8¥56.0 -
我的世界观
¥10.4¥36.0 -
趣味代数学
¥14.4¥42.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现在有多长
¥21.3¥48.0 -
看花是种世界观
¥16.7¥58.0 -
这不科学!如何科学地思考伪科学
¥22.4¥68.0 -
怪奇问题事件簿
¥13.5¥39.0 -
袜子:隐秘的安慰
¥12.4¥38.0 -
科学全知道-那些古怪有趣的科学现象
¥18.4¥45.0 -
植物不简单
¥20.5¥65.0 -
0,无穷大和糟糕的13
¥24.1¥56.0 -
宇宙已知和未知的一切
¥17.8¥48.0 -
无论如何都想告诉你的时间杂学
¥16.9¥49.8 -
花间鸟语:花园里的歌唱家
¥21.3¥58.0 -
你一定爱读的古怪科学
¥15.9¥49.8 -
密林侦探:无人相机捕捉到的自然
¥24.8¥68.0